山西省长治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786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鼎盛时期,雅典总人口40万人中,奴隶20万,公民16.8万,外邦侨民3.2万。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通史·古代史》
材料二  19世纪后半期:成年男子获得普选权。
1918年:30岁以上有一定时产的妇女获得普选权。
1969年:年满18周岁的英国男女公民都有权参加下议院选举。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通史·近代史》
材料三 第九条: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权利法案》
来雅典讲学的哲学家普罗塔哥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结果其著作被焚,这个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句话影响西方哲学史两千年伟大的哲学家被控“不敬神”,只好逃离雅典并死于途中。
——袁廷虎《从自由角度看雅典民主的弊端》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一指出英国民主政治与雅典的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分别指出英国和雅典对待个人自由的态度。结合所学谈谈你对雅典民主制的认识。

2.单选题(共20题)

2.
直接民主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直接有关的是
A.雅典的农业发达
B.小国寡民的城邦
C.古希腊民主传统
D.斯巴达人的威胁
3.
梭伦改革的一项措施被认为“像一颗耀眼的明珠,驱走了贵族经济上残酷统治的黑暗,给广大平民带来了光明”。该项改革措施应该是
A.颁布“解负令”
B.实行财产等级制
C.设立民众法庭
D.设立四百人会议
4.
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取时,“把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
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
5.
有学者认为:雅典民主“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材料认为雅典民主
A.易形成集体暴政
B.是一种直接民主
C.是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D.是少数人的民主
6.
有人在评价雅典民主时说道:“在一项政策通过时,它往往能够集中多数人的智慧,从而使该政策总是显现出更实际和更安全。”这实际上是说明雅典民主
A.有利于修正错误
B.有利于监督政府行为
C.有利于正确决策
D.有利于促进文化发展
7.
有历史学家评价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下列属于“狭隘”的主要表现的是
A.妇女无权参与政治
B.男人参军保卫国家
C.全体男性皆为公民
D.男性公民共享政权
8.
罗马法经历了从治“公民”到治“万民”的变化,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A.平民和贵族斗争
B.罗马帝国不断向外扩张
C.法律混杂使用不便
D.罗马帝国的分裂
9.
《十二铜表法》规定:买卖不动产和奴隶等,除当事人亲自到场外,还必须邀请5个证人和1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由此可见罗马法
A. 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
B. 便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 不断发展完善
D. 反对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
10.
《十二铜表法》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仍是平民的胜利。原因是
A.是在平民的强烈要求斗争下颁布的
B.法典给平民一定的好处
C.实现了有具体、明确的法律条文可依
D.它规定了严酷的债务奴役制
11.
下面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反映了罗马法
●案情:甲请乙建造房屋。新屋落成后不久倒塌,致甲之子身亡。乙逃遁,甲将乙之子告上法庭。
●判决: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判决乙之子无罪开释。在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
●案情:甲请乙建造房屋。新屋落成后不久倒塌,致甲之子身亡。乙逃遁,甲将乙之子告上法庭。
●判决: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判决乙之子无罪开释。在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
A.重视人的基本权利B.限制原告的权利
C.强调原告被告平等D.维护被告的利益
12.
罗马法规定:“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在未经个人许可时,即使国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该规定
A.强调保护私权,限制公权滥用
B.强调人人平等,打破贵族垄断
C.强调法律至上,维护法律权威
D.强调社会和谐,协调人际关系
13.
“《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这一观点主要认为《权利法案》
A.创造了英国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
B.改变了英国国王权力的来源
C.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D.为君主立宪制奠定了法律基础
14.
1730年,英国艾格蒙特勋爵评论当时的首相沃波尔说:“现在沃波尔爵士……成了一些渺小不足道的坏蛋们的避难所,这些坏蛋们干着肮脏的勾当,趋附着他,并且首先获得他的保护,然后得到他的宠信,……而实际上王座除了从首相那儿,很少可能得知某些个别人的优点与品格……”,这主要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政治制度的腐败B.议会是政治制度的基础
C.责任内阁制成为政治制度的核心D.工业革命影响政局变化
15.
英格兰大法官亨利·德·布雷克顿有一句名言:“国王在万人之上,但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由此分析英国18世纪初的国王
A.拥有专制王权
B.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力
C.依据宗教教义进行统治
D.是国家元首,有权制定法律
16.
二战时期,不论首相丘吉尔的演说如何出色,他仍然需要那位口吃的乔治六世,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国王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
B.国王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C.战时状态赋予国王行政大权
D.君主立宪制削弱了首相权力
17.
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得以进入议会是在
A.1832年议会改革后B.内阁制形成以后
C.光荣革命后D.19世纪后半期的议会改革后
18.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产生了广泛的世界影响,其确立的标志是
A. “光荣革命”
B. 《权利法案》颁布
C. 责任内阁制形成
D. 1832年议会改革
19.
19世纪英国政治家说道:“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这反映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征是(  )
A.国王是国家元首B.国王任命内阁首相
C.国王“统而不治”D.国王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20.
1784年,英国下议院以208票对196票延搁了首相小威廉·皮特关于增收补助金的议案,并上书国王要求改组政府。小威廉·皮特宣称:“我信任我的同僚,但我更信任自己。”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A.交给最高法院裁决B.提交国王作出决策
C.悍然出兵驱散议会D.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21.
著名史学家钱乘旦指出:“经过18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实际的政治问题交给政客们去处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且承担错误的后果。”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 工业资产阶级主导政府
C. 议会开始限制王权
D. 国王凭手中权力转嫁责任

3.选择题(共1题)

22.

{#mathml#}37{#/mathml#} 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扩大{#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