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材料二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材料三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材料四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确实是一位工作勤勉的君主。她通常从早晨7点半开始工作,每天要批阅数十种文件。在白金汉宫,她办公室的灯光几乎每晚都是最后一个熄灭的。但据英国2005年11月公布的民意测验显示,王室的支持率已从1983年的65%降至32%。只有20%的年轻人认为王室对英国仍具有重要性。换句话说,王室的存在已没有多少意义。据报道,许多英国人对王室的奢侈、远离公众及种种脱离现代社会的陈规陋习颇为反感。
(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文献的时间及名称?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两国元首产生方式及与各自议会之间关系的差异?
(3)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你认为英国君主制度后期还会存在下去么?说明理由。
材料一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材料二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材料三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材料四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确实是一位工作勤勉的君主。她通常从早晨7点半开始工作,每天要批阅数十种文件。在白金汉宫,她办公室的灯光几乎每晚都是最后一个熄灭的。但据英国2005年11月公布的民意测验显示,王室的支持率已从1983年的65%降至32%。只有20%的年轻人认为王室对英国仍具有重要性。换句话说,王室的存在已没有多少意义。据报道,许多英国人对王室的奢侈、远离公众及种种脱离现代社会的陈规陋习颇为反感。
(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文献的时间及名称?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两国元首产生方式及与各自议会之间关系的差异?
(3)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你认为英国君主制度后期还会存在下去么?说明理由。
2.单选题- (共10题)
3.
海尔莫盖尼斯曾劝说苏格拉底:“难道你看不出雅典人的法庭由于受到言辞的影响常常把无辜的人处死,而在另一方面,由于言辞所引起的恻隐之心或由于申辩的人话说得中听,也常把有罪的人释放了吗?”由此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A.雅典法庭并无公平与正义 |
B.辩论对于民主是不利的 |
C.程序公平不代表结果公正 |
D.奠基时期的民主制度存在诸多弊端 |
4.
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他这样说的依据可能是
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 B. 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
B.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D. 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
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 B. 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
B.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D. 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
5.
“《十二铜表法》的篇目依次为传唤、审理、索债、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追补及后五表的追补。”该材料反映出《十二铜表法》的特点不包括
A.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涉及内容广泛庞杂
C. 重视诉讼程序
D. 注重保护私人财产
A.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涉及内容广泛庞杂
C. 重视诉讼程序
D. 注重保护私人财产
6.
下列有关美国总统权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军队总司令
②可独自与外国缔结条约
③有权提名并经过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
④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
①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军队总司令
②可独自与外国缔结条约
③有权提名并经过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
④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7.
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的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
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
C.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的控制 |
D.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 |
8.
制度和笼子的关系经常被用来说明民主制度建设状况。下列关于该关系的描述与近代各国政体相对应的是( )
A.“国家权力的尾巴是逐渐收起来的,制度笼子的形成也是渐进的”:法国 |
B.“国家设计了完美的制度笼子,将权力彻底驯服”:美国 |
C.“制度笼子的形成历经反复,最终成功奠定了稳定政体”:德国 |
D.“国家权力公然站在制度的笼子之上,驯服了人民”:英国 |
9.
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在晚年会见晚清重臣李鸿章时谈到:“《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得益于美国”主要指的是
A.避免权力的过于集中 |
B.保留浓厚的专制残余 |
C.体现民主共和的精神 |
D.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
10.
“对共和派而言,虽然宪法未对国家政治体制做出明确规定,但既然宪法承认了共和国总统’这一职衔,那么自然也就意味着承认共和国本身;而对君主派来说,由于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参议院由由间接选举产生,一俟君主派得势,只要将宪法略加修改,总统可以变为国王,参议院可以变为贵族院。”这反映出法国1875年宪法
A.脱离法国国情 |
B.是两派相互妥协的产物 |
C.不能维持长久 |
D.获得了两派的竭力支持 |
11.
历史学家巴里·科沃德认为:“(《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定期召开议会,但到底几年召开一次,法案并没有做出详细规定,更何况国王依然拥有随意召开和解散议会的权力;国王还拥有制定内外政策的权力,拥有任免各部大臣及官吏的权力。”据其描述,当时英国
A.实行责任制内阁 |
B.削弱了议会立法权 |
C.国王仍然拥有较大的行政权 |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
3.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