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雅典宪政代表了古代政治文明发展的最高峰,但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存在诸多缺陷。它是19世纪以前世界史上最为民主的政治制度,但民主的实现方式和手段是原始而简陋的。它赋予了公民以充分的积极自由,但却忽视、压制了消极自由。它构建了多元主义的权力结构和严密的权力监控机制,但权力交叉现象明显,分权制衡机制既不健全,更不科学。它是以大量金钱和时间投入为代价的,运行成本昂贵
(2)根据材料二,指出1787年美国确立的民主制度原则,并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析上述原则确立的背景。
材料一雅典宪政代表了古代政治文明发展的最高峰,但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存在诸多缺陷。它是19世纪以前世界史上最为民主的政治制度,但民主的实现方式和手段是原始而简陋的。它赋予了公民以充分的积极自由,但却忽视、压制了消极自由。它构建了多元主义的权力结构和严密的权力监控机制,但权力交叉现象明显,分权制衡机制既不健全,更不科学。它是以大量金钱和时间投入为代价的,运行成本昂贵
——摘编自程汉大《雅典宪政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材料二独立自主的胜利推翻了英国政府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共和国。美国人民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确立美国的民主制度。结果在相当长时间内未能建立起有一定权力的并对各州有约束力的中夬政府。美国人民从自己的痛苦经历中发现,缺失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是年轻共和国的致命弱点。1787年,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上主张中央政府相对集权,反对主权在州的人几乎都强调人民主权原则,主张把制定和批准宪法的权力从各州议会手中转交给民选代表。按照联邦宪法的规定美国的新政体摒弃了欧洲立法机构至上的传统,采取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而又相互制衡的原则。——摘编自张友伦《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宪政的局限性。(2)根据材料二,指出1787年美国确立的民主制度原则,并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析上述原则确立的背景。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88年英国议会策划宫廷政变,荷兰执政威廉继承英国王位,并于1689年被迫签署了国会提出的《权利法案》。《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颁布法律或终止法律的效力,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收,在和平时期不得招募和維持常备军;议员有在议会期间自由发言的权利;议员的选举是自由的,国王不得干涉;应定期召开议会等。《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它的制定标志着具有近代意义的英国宪法的初步形成。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权利法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通作用。
材料一:1688年英国议会策划宫廷政变,荷兰执政威廉继承英国王位,并于1689年被迫签署了国会提出的《权利法案》。《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颁布法律或终止法律的效力,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收,在和平时期不得招募和維持常备军;议员有在议会期间自由发言的权利;议员的选举是自由的,国王不得干涉;应定期召开议会等。《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它的制定标志着具有近代意义的英国宪法的初步形成。
——摘编自宗传军《英国宪法形成过程》
材料二:德国的统一使新宪法的制定和推行成为可能。1871年4月,俾斯麦亲自领导制订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在新选出的德意志帝国议会上原样通过。根据宪法,帝国的主权属于各邦的代表,由邦代表组成的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重要的机构,掌握国家权力。普鲁士国王是世袭的德意志帝国皇帝,任命宰相和其他扞政官员,也可免除他们的职务。皇帝还有召集立法机构或宣布解散的权力,法律由皇帝签署并领布。帝囯议会是人民的代表机构,但实际权力很小。它没有一个对它负责的政府,所以有人说帝国议会只能发表“独白”。——摘编自羊海飞、丁建弘《浅谈德国统一与德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权利法案》、德意志帝国宪法有关议会规定的主要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不同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权利法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通作用。
2.单选题- (共14题)
4.
梭伦规定,所有雅典公民(包括因定居雅典而获得公民权的部分原外邦人)均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同等的表决权。这一规定
A.扩大了雅典公民队伍 |
B.提高了公民大会的地位 |
C.赋予了平民政治权利 |
D.遏制了贵族对平民的欺压 |
5.
有人指出,大陆法系直接以罗马法的观念原则为基础,以罗马法提供的现成法律形式为蓝本,形成以成文法典为主要标志的体系。这一言论
A.揭示了罗马法具有丰富的内容 |
B.反映了罗马法成就突出的原因 |
C.指出了罗马法得到不断的完善 |
D.强调了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
6.
英国通过《1832年改革法案》,改变了下议院由贵族保守派独占的状态,加入了中产阶级的势力,是英国议会史的一次重大改革。这说明1832年改革
A.解决了不同集团权益之争 |
B.强化了议会至上理念 |
C.推动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
D.扩大了下院选民基础 |
7.
1710-1714年间,为尽快结束长期战争,英国安妮女王先后罢免内阁中不愿停战的辉格党人,建立起托利党的一党制内阁。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
B.国王掌握着国家大权 |
C.政党受到了国王控制 |
D.责任内阁制尚未完善 |
8.
—战后,威尔逊总统亲自参加《凡尔赛和约》的谈判,但该条约遭到了参议院的否决,使美国不能成为国际联盟的成员国。参议院此举
A.加强了国会的立法权力 |
B.反映了立法权已超越行政权 |
C.行使了宪法赋予的权力 |
D.体现了其与总统间权限不明 |
10.
针对法国1875年宪法,人们可以指出它的缺陷,谴责它的弊端,但无法否认它的进步意义。法国1875年宪法的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
A.确立共和主义道路 |
B.强调总统不得连任 |
C.铲除封建保守势力 |
D.赋予议会制约总统的权力 |
12.
《资政新篇》批判重农抑商,尊重科学技术,提倡兴办企业,主张工商牟利,鼓励私人资本。这说明《资政新篇》( )
A.注重广大民众利益 | B.符合太平天国实际 |
C.得到西方列强支持 | D.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
13.
有学者指出,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南京条约》对中国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
A.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
B.导致了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
C.引发了中国内部的革命运动 |
D.刺激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意识 |
14.
1853年,英国利用最惠国待遇和中美《望厦条约》有关12年后贸易及海面各款稍可变更的规定向中方提出修约要求。1854年,美国、法国也积极活动修约。西方列强积极修约意在
A.改变不利的贸易局面 |
B.获取更多的通商口岸 |
C.扩大在华的侵略权益 |
D.帮助清廷镇压太平军 |
15.
学者方之光指出,洪秀全“虽犯了这样那样的甚至严重的错误”/‘仍不愧为近代历史上伟大的农民革命家。该学者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洪秀全
A.制定了反映农民要求平等的纲领 |
B.大力借助西方宗教思想 |
C.揭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
D.将农民战争推向最高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