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7782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0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78——1987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
表2
 
 
1978年
1984年
1987年
农业
粮食(百万吨)
304.77
407.31
420.41
棉花(百万吨)
2.16
4.19
6.25
油料作物(百万吨)
5.21
11.91
15.25
甘蔗(百万吨)
21.11
39.51
46.85
工业
煤(亿吨)
6.18
7.89
9.20
原油(百万吨)
104.05
114.61
134.00
电力(十亿千瓦)
256.60
377.00
496.00
钢(百万吨)
31.78
43.47
56.02
 
——数据引自国家统计局
表格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多种信息,提取至少两条信息并以史实说明(要求:信息提取准确,运用史实恰当,史论结合)。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将一些公立大学、学院和专科学校重组合并成了13所国立大学、5所学院和9所省立大学,并把经费资助扩展到一些水平较高的私立学校,用于开设新学科和购置设备。在20所私立大学和33所私立学院中,1934年和1935年有32所获得了资助,1936年有40所获资助。不应低估的成就是,在这十年中,中等教育也取得了4~5倍的增长。到1937年,有2042所中学,1211所师范和370所职业学校,就读学生达545207人。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教育改革的意义。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6年7月1日,法国北部索姆河附近长达15英里的战线上,英法军队开始与德军展开残酷的厮杀。……壕沟战变得更加普遍,重机枪加壕沟极大限制了骑兵的能力,机械化的装甲部队开始得到发展并投入战场,还有坦克、机枪、火炮等新式武器登场,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军事思想均告失效。索姆河战役无论是双方投入的兵力、武器,都是一战当中规模最大。索姆河战斗从7月爆发开始,几个月后进入秋季,气候条件开始大幅恶化,阴雨连绵导致道路泥泞不堪,战斗也开始渐渐平息。到了11月,战事完全停止。英法原本希望通过索姆河战役,为对德作战夺取决定性的胜利,但英军此时其实仅前进了七英里,他们未能如愿突破德军的防线。巨大的死伤数据为战争冰冷地收尾。参战各方共计超过100万人死伤。
在索姆河战役100周年的纪念仪式上,英国伦敦主教理查德·查特斯(RichardChartres)牧师说,它应该令人们共同努力走向友好和平,保证后代永远无需经历一战中士兵曾经面对过的这一切。社会必须致力于寻找共识,拒绝“那些鼓吹仇恨和分裂的人”。

——摘编自《索姆河战役百年回望》

(1)根据材料,概括英法发动索姆河战役的目的及战役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索姆河战役的历史影响。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刘半农(1891-1934年),名复,原名寿彭,晚号曲庵,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他1891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1911年投身辛亥革命,1912年后的五年在上海以写作为生。1917年应蔡元培之邀,任北京大学预科国文教授。其间,投稿《新青年》,倡导文学革命。1920-1925年赴英法留学,回国后继续在北京大学任教。1934年赴绥远、内蒙古一带考察方言,不幸染病,病逝。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改称<(新青年),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就此展开。刘半农作为《新青年》四大“台柱”之一,大力提倡文学革命,著有《我之文学改良观》《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应用文之教授》《通俗小说之积极教训与消极教训》《中国之下等小说》等一系列重要文章,不仅是对“民主科学”的阐述,更是对“个性解放”的诠释。
刘半农去世前几年写《桐花芝豆堂诗集》,做文言文,有人称之为“落伍”。刘半农说:“十年前,我们对于文言文也曾用全力攻击过,现在白话文已经成功了气候,我们非但不攻击文言文,而且自己也要做一两篇玩玩。”并且,他并不会因为害怕被称为“落伍”而改变自己,丢了自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半农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刘半农前期的“先锋”和后期的“落伍”予以简要评价。

2.单选题(共8题)

5.
有学者指出,梭伦的社会改革秉承着中庸公平的思想,既为平民争取利益,又要维护贵族的特权。这表明梭伦改革
A.实现了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代”
B.没有完全满足平民和贵族的愿望
C.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D.取消了债务奴隶制受到广泛拥戴
6.
有人指出,经过长征,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使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发生了变化。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长征
A.为中国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
B.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
C.推动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D.使中共获得了巨大的政治优势
7.
***指出:“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人大的代表性当然很大,但它不能包括所有的方面,所以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这表明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
A.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部分
C.与人大职能有很多重合部分
D.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前提
8.
《唐代涉商诗研究》指出,唐诗中出现的各种集市名称有:水市、山市、村市、草市、早市、晚市、夜市、鱼市、酒市、药市、蚕市、花市、灯市、槐市、鬼市等。这表明唐代
A.政府对市场有严格管理
B.专业化的市场已经出现
C.商业活动时空限制取消
D.大量诗人身兼商人身份
9.
1978~1991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推广,经历了从不要包产到户到包产到户再到包干到户的过程。1984~1991年,国企改革经历了“利改税”再到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租赁经营责任制的过程。中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都
A.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
B.把计划经济变为了市场经济
C.强调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D.政府由统一监管到放手不管
10.
阿尔贝蒂(1404—1472年)写道:“人们只要想做,没有什么做不到。”这位佛罗伦萨的贯族不仅是剧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风琴演奏家、歌唱家,且是建筑师、数学家、考古学家,摔跤和登山运动员。他的言行
A.表明其成就的影响巨大
B.第一次认识到人的重要
C.说明当时的人无所不能
D.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思潮
11.
质能公式是狭义相对论最著名的推论,它导致了原子弹的诞生。而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引力透镜和黑洞,也相继被引力观测所证实。这表明相对论
A.受到核武器研发的影响
B.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C.开阔了人们认识的视野
D.是唯一正确的科技理论
12.
针对新文化运动时期新学者们“灭国粹而后输入欧化”的论调,吴宓在《论新文化运动》中指出,正确的做法应是:“西洋真正之文化与吾国之国粹,实多互相发明、互相裨益之处。”这说明新文化运动
A.对中西学犯了绝对主义错误
B.对国粹和西学辩证加以吸收
C.得到广大知识分子一致赞同
D.冲击了传统文化的社会基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