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779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8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2:雅典人创立陶片放逐法的本意旨在防止一些人由于权力过于膨胀而危及民主政体,但在以后的发展中逐渐演化为排斥“精英”或者“英雄”的工具,常常放逐有功之人。“主权在民”在后期演化为“暴民政治”,德才之人遭排斥,这种制约“强人”的有力武器中,也集中体现了原始民主制度的所有弊端。在这样的制度下,集体政治导致集体平庸,把城邦推向了自我衰退的道路之中。
——《世界历史》
材料3: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的手中”。
——《雅典民主政治初探》
请回答:
(1)材料1中“源自西方”的“选举”制度实示上是指雅典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2,指出雅典这种制度带来了哪些影响?
(3)据材料3,它反映了雅典时期推行怎样的民主方式?并指出它给我们在当今的决策上有什么启示?
(4)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克利斯提尼改革”“民主政治”“希腊文明”“断层”四个词语,以“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90字以内)

2.单选题(共17题)

2.
下列关于梭伦改革的措施,说法正确的是:①宣布废除债务奴隶制 ②鼓励发展工商业 ③按财产决定公民的政治权利 ④创立五百人议事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3.
克利斯提尼改革旨在打破血缘关系的举措是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建立10个地区部落
C.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D.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4.
苏格拉底认为雅典城邦不能够由公民自己来治理,而是要由“知道如何统治的人来治理”。这一看法是针对
A.直接民主的弊端B.民主范围的扩大
C.参政方式的平等D.贵族统治的专横
5.
以下对雅典和古罗马民主政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为解决平民与贵族的矛盾而实行的
B.梭伦改革将国家引向民主的轨道
C.雅典和罗马人人都可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D.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6.
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其影响源远流长。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成是公民法的代表
B.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C.当公民法演变到万民法时,罗马法的成文法得到进一步发展,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D.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的民法、中国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民法,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罗马法的影响
7.
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发达,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这体现了罗马法的
A.法律至上原则
B.对公民权的尊重
C.自由公正意识
D.人文主义精神
8.
罗马法规定:“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在未经个人许可时,即使国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该规定
A.强调保护私权,限制公权滥用
B.强调人人平等,打破贵族垄断
C.强调法律至上,维护法律权威
D.强调社会和谐,协调人际关系
9.
“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为此罗马形成了
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10.
罗马帝国时代重视法律建设的根本原因是(   )
A.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B.满足公民政治的需求
C.维系和稳定帝国的统治D.重视发展罗马文化
11.
某班级组织“罗马凭什么永恒?”的研究性学习,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B.罗马建成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C.罗马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D.罗马法蕴涵的人人平等等法律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12.
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
其基本含义是
A.议会成为国家政治权利的中心
B.各阶层沟通妥协最终实现制度变更
C.保留国王但是实现了民主
D.资本主义发展导致政治制度变革
13.
20世纪40年代。先后在重庆和北京召开的两次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同点是
A.都是在国共两党达成和平协议基础上召开的
B.都涉及到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
C.各民主党派都积极参加并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D.都制定了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
14.
截至2003年11月,宁波市海曙区59个居委会全部实行了直选。16万选民热情参与直选,成为国内第一个社区居委会全部直选的行政区。
这充分说明
A.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健全和发展
B.我国的民主发展程度最为完善
C.在我国人人享有选举权
D.我国基层政权组织直接选举方式已全面铺开
15.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针对港澳问题说;“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这里的“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意为
A.英国彻底结束殖民统治是顺应世界潮流之举
B.中国在香港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必须收回其主权
C.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权收回香港
D.中国具备了收回香港的实力并提出了适宜的方针
16.
澳门回归以来,澳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事实强有力地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下面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理解是
A.接纳了葡萄牙“主权与治权分开”的提议
B.给予特别行政区包括外交和国防在内的自治权
C.在主权问题上采取了更加灵活的策略
D.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7.
“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求同存异”中的“异”的本质内涵是指
A.不同的国情B.不同的社会制度
C.不同的经济水平D.不同的生活习惯
18.
据华商报消息,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最近因一枚由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公章”而闻名全国。他们将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 审核”字样的印章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保管,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票才可入账报销。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有
①做好农村民主理财,是保证村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基础性工作
②此现象体现了分权制衡理念
③“五合章”能成功使用是民主理财小组认真负责行使自身监督权力的结果
④“五合章”现象违背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选择题(共3题)

19.判断,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12+ =19  18-3=

20.判断,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12+ =19  18-3=

2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