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4题)
4.
英国首相丘古尔说:“核武器……不仅威胁着像英国这样的生存,而且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生存。”因此,美苏在处理相互关系时,往往表现出坚韧和理性,古巴导弹危机正是这一国际关系特点的体现。
2.材料分析题- (共1题)
5.
祖国统一大势所趋,这是两岸十几亿人民的共同心声。阅读下列材料:

(1)图一与近代列强发动的哪一侵华战争有关?面对侵略,台湾人民作出了何种反应?
(2)图二蒋介石画像背景为:一个国民党士兵孤单地守望着大海,大海对岸飘扬着五星红旗。这反映出当时海峡两岸怎样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种关系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文选》系三卷
(3)材料二中“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体现了中国政府坚持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祖国统一,中国政府制定的基本方针。列举出该方针成功实践的两个事例。
材料三
1972年9月29日,日本外务大臣大平正芳在北京记者会上宣布:“虽然((联合声明》中并未提及,但由于……的结果,日台合约已丧失其存续意义,可认为已终止。这是日本政府的见解。”大平正芳的谈话使在台日方人员目瞪口呆。有些人竟大声谴责日本政府,当日午后,台湾“外交部”发出对日断交声明。
——《台日“断交”30年—东京最长的一日》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种“……”所指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促成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到来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在主持高雄港两岸海运直航仪式时表示,两岸直接“三通”启动象征两岸和解,不是走对立冲突的路,
希望两岸能够共谋和平繁荣,马英九在致辞时说:“两岸不再对立,以谈判取代对立,以和解取代冲突。”
结合知识,指出两岸实现直接“三通”的时间。据材料,两岸实现“三通”有何重大意义?

(1)图一与近代列强发动的哪一侵华战争有关?面对侵略,台湾人民作出了何种反应?
(2)图二蒋介石画像背景为:一个国民党士兵孤单地守望着大海,大海对岸飘扬着五星红旗。这反映出当时海峡两岸怎样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种关系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文选》系三卷
(3)材料二中“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体现了中国政府坚持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祖国统一,中国政府制定的基本方针。列举出该方针成功实践的两个事例。
材料三
1972年9月29日,日本外务大臣大平正芳在北京记者会上宣布:“虽然((联合声明》中并未提及,但由于……的结果,日台合约已丧失其存续意义,可认为已终止。这是日本政府的见解。”大平正芳的谈话使在台日方人员目瞪口呆。有些人竟大声谴责日本政府,当日午后,台湾“外交部”发出对日断交声明。
——《台日“断交”30年—东京最长的一日》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种“……”所指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促成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到来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在主持高雄港两岸海运直航仪式时表示,两岸直接“三通”启动象征两岸和解,不是走对立冲突的路,
希望两岸能够共谋和平繁荣,马英九在致辞时说:“两岸不再对立,以谈判取代对立,以和解取代冲突。”
结合知识,指出两岸实现直接“三通”的时间。据材料,两岸实现“三通”有何重大意义?
3.简答题- (共1题)
6.
中国的重大外交举措与世界局势的变化息息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面对这种格局,新中国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方针(政策)?
(2)列举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概括这些重大外交成就对国际关系的重要影响。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什么?为实现这一目标,新时期我国积极开展哪些类型的重要外交活动?
(1)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面对这种格局,新中国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方针(政策)?
(2)列举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概括这些重大外交成就对国际关系的重要影响。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什么?为实现这一目标,新时期我国积极开展哪些类型的重要外交活动?
4.单选题- (共24题)
7.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雅典)最初是贵族寡头政治……后来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针对这一要求梭伦改革
A.实施财产等级制 |
B.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
C.建立十个地区部落 |
D.发放“公职津貼” |
8.
威尔斯在《世界史纲》中评述古希腊民主政治:“当时的民主就是平民的政府;这是全体公民的政府,是多数人的政府以区别于少数人的政府。”这一评述认为雅典民主的主要特点是
A.轮番而治 |
B.全体居民的民主 |
C.主权在民 |
D.直接民主 |
9.
虞崇胜在《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指出:“有衡”对于政治制度文明来说,犹如大坝之于河水。没有均衡,就没有制度,一项新的制度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形成一种新的权力或利益的均衡。下列各组关系中,能突出体现“均衡”原则的是
A.英国议会和国王 |
B.美国国会和总统 |
C.德国皇帝和宰相 |
D.德国皇帝和议会 |
10.
有学者认为,当经济、社会走出传统农业社会时,政治民主变革势所必然。下列说法与该观点相吻合的是
A.工业革命推动了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
B.美国的共和政体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
C.光荣革命推动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 |
D.德意志四分五裂局面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
12.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那时中国的海关是自主的……清政府并不看重那笔海关收入,但是官吏所加的陋规及其繁重,大概连正税要收货价百分之二十。外人每次纳税都经过一种讲价式的交涉,因此很不耐烦。”这一状况状的改变始于
A.《南京条约》 |
B.《马关条约》 |
C.《辛丑条约》 |
D.《临时约法》 |
13.
有学者评述近代某次列强侵华战争:“在中国,政体基本上仍处于中世纪式的,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在作战。”下列有关这场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黄海海战中邓世昌壮烈殉国 |
C.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
D.日本侵略者大肆屠杀南京平民 |
14.
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有这样两段镜头:慈溪西安避难时,安吴夫人向太后提供了10万两白银,未偿还1901年“庚子赔款”,她又向太后提供白银。这两段镜头涉及的历史背景是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5.
战争题材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战争电影所反映的史实,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是
①《挺进大别山》
②《南昌起义》
③《三大战役》
④《武汉会战》
①《挺进大别山》
②《南昌起义》
③《三大战役》
④《武汉会战》
A.②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④①③ |
D.④②①③ |
17.
清人高从望在《随轺笔记》(手稿)中记载:“一月二十九日(1871年3月19日)闻巴里(巴黎)有乱。......晚闻见有粘贴告示,系吉尔)所出,云巴里乡勇作乱,民会(即国民议会)之兵四万已退至渭洒(凡尔赛),这一记载反映的反映的历史事件
A.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作大尝试 |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D.使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
18.
(英)约翰•W•梅森在《冷战》写到“在20世纪中,1917年至至重要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两个欧洲以外的大国——苏联和美国—踏进历史的主流,宣告两个对立世界的意识形态出现。”据此,“宣告两个对立世界的意识形态出现”的标志性事件是
A.十月革命 |
B.二月华命 |
C.北约成立 |
D.巴黎公社成立 |
19.
今年是俄国十月革命100周年纪念日。下列有关十月年命的胜利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
B.在《四月提纲》的指导下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
C.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
D.开创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
20.
这部著作明确表达了(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向不平等宣战,进而实现没有阶级和剥削的理想社会的愿望。”这一评价针对的著作是
A.《共产党宣言》 |
B.《资政新篇》 |
C.«临时约法》 |
D.《天朝田亩制度》 |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第三条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破环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该规定体现的原则有
①民族平等
②民族团结
③民族独立自治
④民族共同发展
①民族平等
②民族团结
③民族独立自治
④民族共同发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23.
小明査阅了以下材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据此推测,小明研究的最有可能是
A.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成就 |
B.建国初期民主与法制建设 |
C.建国以来宪法发展历程 |
D.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历程 |
24.
1987年11月24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某法律文件《试行》规定:“第九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此基础上后来正式通过的法律制度文件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
25.
邓小平曾说:“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都不管,就万事大吉了。这是不行的,这种想法不实际。”该言论主要强调
A.香港地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
B.“一国两制”理论遭到了质疑 |
C.“一国”是“两制”的前提 |
D.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同于大陆 |
26.
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收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
B.“求同存异”的方针一收集日内瓦会议有关材料 |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APEC会议有关材料 |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
27.
近年来,我国以“大国外交”的姿态,首倡亚投行建设、顺利召开G20杭州峰会、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全力派遣维和部队等,实现了从零和博弈到合作共跃的外交转型。这最能说明新时代的中国
A.积极推行多边外交政策 |
B.致力于谋求地区性和平 |
C.彻底放弃“不结盟”外交 |
D.全力深化上海合作组织 |
28.
下列日程是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棑。这次会议


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计 |
B.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位 |
29.
“帮助建立一个在军事上和其他重大问题上同美国和加拿大紧密结合的繁荣而统一的西欧,使它作为一个强大力最重新回到世界舞台,同北美进行广泛协作。”这段话旨在
A.推行马歇尔计划 |
B.建立北约组织 |
C.建立华约组织 |
D.推行杜鲁门主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材料分析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