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17-2018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期终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77713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1/31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全球化经历了三个历史时代:第一个时代是国家间融合,开始于“新大陆”发现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第二个时代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到2000年,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而现在则是第三个时代,网络的普及让世界从小缩成了微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个时代,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哪两场革命促成了国家间融合?
(2)第二个时代,两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分别对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第三个时代,互联网的产生有什么积极的影响?
(4)综上所述,你如何看待全球化的结果。

2.判断题(共3题)

2.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初步建立,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3.
解放战争时期,***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与前景,是***思想成熟的体现。
4.
1992年2月26日《深圳特区报》刊载了“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文章,赞颂了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改革开放带来的积极影响。

3.单选题(共23题)

5.
亚里士多德在关于梭伦改革的论述中提到:“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他们被称为保护民和六一汉……直到当梭伦成为政事的领导者的时候。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永远地解放了人民”的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
B.实行财产等级制
C.提高公民大会地位
D.积极发展工商业
6.
2017年7月25日美国众议院以419票赞成3票反对的绝对多数通过新法案,以俄罗斯涉嫌干涉美国2016年总统选举和乌克兰危机等为由,追加对俄相关个人和实体的经济制裁。尽管特朗普总统认为该法案存在缺陷,但他并未否决。据此可知
A.国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总统与国会间既有分歧也有合作
C.总统无权否决国会的法案
D.总统与国会立场始终一致
7.
19世纪英国历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阿克顿说过,“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民主政治的字典里,宽容、妥协、合作都是关键词。”英国政治活动中符合这段话含义的是
①圈地运动的开展
②“光荣革命”的进行
③《权利法案》的颁布
④1832年议会改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8.
学者魏斐德在《中华帝国的衰落》一书中评价太平天国构建的新社会:“与其说新社会同化了旧社会,不如说它其实是被后者同化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最主要在于
A.未能联合手工业者和产业工人
B.未能实行近代化改革
C.在旧社会中试图去构建新社会
D.属旧式农民战争范畴
9.
下图漫画题为《盟军终于征服了这条龙》。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
A.迫使清政府割让大片领土
B.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C.激发了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10.
1927年11月后,诸如“暴动割据”、“农村割据”、“割据局面”、“割据地带”等词语频繁在中共文献中出现,这说明当时的中共
A.完全放弃了城市革命中心论
B.开始看重农民革命的力量
C.出现了“左倾”的错误思想
D.对斗争方式有了新的认识
11.
《日本人的满洲梦》一文中提及“18日晚22时许,暴戾之东北军在沈阳北大营以西破坏南满铁路,袭击我守备队,与我前来之一部发生冲突。据报告,沈阳独立守备第二大队正向现场出动。”据此可知该事件
A.标志着日本开始全面侵略中国
B.中国人民开始进入到抗战阶段
C.中日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D.揭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序幕
12.
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促使这一飞跃根本条件是
A.社会矛盾的加剧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工人运动的推动
D.马、恩的主观努力
13.
下图表格中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
B
少数民族聚居地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建国后先后建立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
C
1982年全国人大修订宪法
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D
1999年全国人大提出“依法治国”
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
 
A.A
B.B
C.C
D.D
14.
2017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18周年纪念日,澳门特别行政区迎来了“成人礼”,各界举行庆祝活动,热议回归18年来的发展。18年来,澳门同胞当家做主,庄敬自强。澳人治澳,茁壮成长。澳门回归
A.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B.结束了列强占领中国领土的历史
C.得益于中英两国的共同努力
D.有利于推动香港和台湾问题解决
15.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在参加某次国际会议时形象地说:“尽管我们过去在国内谈判有经验,跟美国吵架也有过经验,但是那是野台子戏;这次是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了,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又是一个大国,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又是第一次唱,所以要本着学习的精神去做。”这次会议中国政府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致力解决朝鲜、印度支那问题
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倡导建立不结盟组织
16.
二战结束后,相关美国媒体在民众中开展定期测验:“未来20年内会有战争发生吗?美国应该承担保卫和平的责任吗?”做出肯定回答民众的比例在1945年是32%,1946年是41%,而到了1947年则达到63%。这反映出
A.美国媒体和平呼声日益高涨
B.美国民众的正义感日益增强
C.美苏两极格局对峙局面形成
D.美苏两国之间对抗日趋加剧
17.
“自强运动”源自《易经》,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语转化而来。十九世纪60年代,在内外交困的背景下、清政府的“自强”行为体现在创办
A.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发昌机器厂
D.保兴面粉厂
18.
元代王桢所著的《农书》是一部大型综合性农书,其中《农器图谱》占全书五分之四篇幅,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具100多种。下列图中反映三国时期技术成就的是
A.
B.
C.
D.
19.
唐代越窑在烧制过程中使用了匣体,巧妙地将火焰与制品隔离,避免出现落渣、占釉、火刺等缺陷。烧制的产品器型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滑,极大地提高了瓷器质量。由此可见唐代
A.开始了由陶向瓷生产技术的转变
B.技术创新推动制瓷业发展
C.民营手工业产品的品质极为突出
D.“南青北白”制瓷系统形成
20.
水利工程兴修是历代政府极为重视之事。明朝时期政府兴修水利工程达2270处,清代更是多达3234处。这从根本上说明了明清时期
A.水利建设最为繁荣
B.灌溉技术不断创新
C.高度重视水运交通
D.积极贯彻重农政策
21.
文艺复兴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如人数有限的城市或是贵族精英)为对象;而不像宗教改革那样,以没有受过教育的广大人民群众为对象。由此可知
A.文艺复兴影响的范围稍显有限
B.文艺复兴缺乏思想理性
C.宗教改革仅为下层人民带来福音
D.宗教改革有利于激发革命
22.
“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这种“离形取意,得意忘形”的艺术风格与下列哪种文学艺术形式最为符合
A.草书
B.唐诗
C.宋词
D.京剧
23.
陈独秀在《我之爱国主义》中把“勤、俭、廉、洁、诚、信”等传统美德作为新时期爱国主义重要内容。他对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也是肯定的,认为应当发扬下去。据此,陈独秀主张
A.全面认同传统文化
B.抵制西方文明侵蚀
C.全面推进教育改革
D.理性对待传统文化
24.
在近代思想家之中,康有为的思想转变较为独特。他先是从崇尚经典走向怀疑经典;而后又从怀疑经典转向“大讲西学”;最后吸取了西学中的近代精神,又回过头来重新解释经典。这反映了他主张
A.“中体西用”的思想
B.以西学取代中学
C.儒家思想与西学结合
D.以中学改造西学
25.
1924年,孙中山认为只有实行“直接民权”或是“全民政治”(即全体人民应当直接参与管理国家、政府、官员等工作),方可矫正选举制度之弊端。由此可知他主张
A.直接选举方可创立民主政体
B.直接民权是实现新三民主义核心
C.应实行直接普遍平等的民权
D.民权主义应当与民生主义相结合
26.
上海人民出版社在六十年代出版了《数理化专业中等教育自学丛书》,在1977年多次再版发行,深受广大青年喜爱。该书再版
A.贯彻了党的“双百方针”
B.建立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适应新时期社会建设人才需要
D.符合了“科教兴国”战略要求
27.
智利裔美国作家伊莎贝尔·阿连德被认为是2018年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幽灵之家》是一部描绘智利历史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该书的出版令她名声大噪,一举奠定了她的文学地位。以下作品和她的创作风格最为相似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战争与和平》
C.《百年孤独》
D.《等待戈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判断题:(3道)

    单选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