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7768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3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
美国
部分普通民众的政治参与事例
1.1838年12月12日,广州数万群众反对英美等国暴力干涉广东当局在商馆前处绞烟贩的行为,展示了普通群众支持禁烟的强大民意。
2.1895年,康有为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堵帝,反对签订《马关条约》。这一事件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3.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提倡科学和民主,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4.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表达了“外争主权,内除国域”等诉求。
1.1773年12月16日,示威者们将东印度公司运来的一整船茶叶倾入波士顿湾,以此反抗英国国会于1773年颁布的《茶税法》。
2.1775年,以莱克星頓枪声为起点,北美殖民地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了不懈斗争。
3.革命时期,普通民众要求扩大选举权,“不纳税无代表权”口号成为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专制权力的有力旗帜。
4.在内战和重建时期,南部400万黑人奴隶因为特殊贡献而获得了公民身份和选举权。
5.一战期间,在美国妇女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下,美国终于将禁止以性别为由剥夺妇女的选举权写入联邦宪法,确立了女性和男性的政治平等地位。
 
阅读近代中美部分民众政治参与情况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材料分析题(共2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通过战争的方式,推翻了幕府的统治。随后,又推行“废藩置县”,完成了中央集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条件。1870年12月,明治政府成立工部省,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场,创办官营企业。1873年,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近代“模范工场”,以推动私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1881年,明治政府又设立了农商务省,对官营主义和干涉主义进行了反省,开始将大批官营企业出售给民间人士经营。此后,日本出现了工业革命的热潮。

——摘编自冯玮《日本通史》

材料二 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陆续以官办及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形式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垄断了纺织、航运、煤矿等部门。进入80年代,这些企业大多经营困难。1895年7月,清政府确定了“恤商惠工”的基本经济政策。1898年,又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设农工商总局。1903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商部,以爵赏为核心,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工业、商业、矿山、铁路、商会的奖励章程和法令。在此期间,出现了“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鹜”的局面。

——摘编自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末日本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在发展经济上的相似做法?并简析其影响?
(3)以明治政府和清政府为例,说明政府在发展经济中应重视的问题?
3.
   材料 薛岳(1896——1998),国军著名将领、军事家。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参与“围剿”红军。淞沪会战爆发后,薛岳主动请缨抗日,指挥过多次对日军的大规模会战。1938年6月,日本为迫使国民政府投降,兵分多路围攻武汉,武汉会战爆发。会战期间,薛岳抓住有利时机,在江西北部的万家岭地区巧设“口袋阵”,全歼日军第106师团一万余人,并俘获三百余人。万家岭大捷被誉为“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1939-1942年,他先后指挥三次长沙会战,采用“天炉战法”打退日军的疯狂进犯,大量歼敌,被认为是“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时有抗日“战神”之称,荣膺美国总统杜鲁门所授自由勋章。主政湖南期间,他进行了一系列颇有成效的工作,使湖南成为了大后方的坚强壁垒和物质供应基地。1946年6月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指挥所部向解放区进攻,后败退至台湾。

——据《中华民国史资料丛刊》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万家岭大捷的背景?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薛岳?

3.单选题(共35题)

4.
梭伦改革时“按每年收入多少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这是因为
A. 工商业奴隶主获得了政治权力
B. 下层平民获得部分政治权力
C. 以财产资格代替部落血缘资格
D. 因债务沦为奴隶的人重获自由
5.
雅典人组织上演悲剧时,要求全体公民不论阶层、职业都要参与进来。戏剧节期间,城里的一切事务都要停止,甚至妇女、奴隶、囚犯都可以出来看戏。为了能让穷人也看得上戏,自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开始给看戏的穷人发放看戏津贴。这些做法旨在
A.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
B.增强雅典城邦凝聚力
C.实现全体居民的平等
D.促进人文思想的传播
6.
罗马法律规定,如果出卖人知道物品有瑕疵,而买受人不知情,或者出卖人知道被卖物与买受人所想象的物品之间存在重大差别,这足以使买卖中的买受人获得一项诉因,可以提起有关诉讼。该规定
A.适应了罗马对外扩张的需要
B.旨在保护罗马公民的私有财产
C.反映了罗马法重形式的特点
D.表明法律以诚信规范经济行为
7.
公元3世纪,罗马著名法学家乌尔比央认为:“皇帝的任何吩咐都具有法律的效力,因为人民已经把权力转让给皇帝了。”这表明罗马法
A.崇尚自然法的人权精神B.具有服务于政治的特点
C.规定皇帝由民众们选出D.法律条文都系皇帝制定
8.
根据下列信息判断.这是哪一个国家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9.
在美国制宪会议上,麦迪逊认为,如果中央政府缺乏足够的权威,首先受害的是小州,“阴谋会将弱者卷入,但游戏属于强者”。这说明他
A.强调大小州不能取得平等的地位
B.主张中央政府控制小州对抗大州
C.认为强大的中央政府可消除内乱
D.提出君主专制有利于美国的发展
10.
近代史上,英、法、美、德都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其主要的共同点是
A.议会都拥有立法权
B.政府首脑都对议会负责
C.国家元首都拥有行政实权
D.内阁成员都由选举产生
11.
(题文)1702年威廉去世,玛丽的妹妹安妮继承王位,她讨厌辉格党,出于个人的好恶把大批辉格党人解除职务,代之以托利党人担任要职。这表明
A.君主立宪制遭到破坏
B.政党政治尚未形成
C.国王仍有独立的行政权
D.责任内阁制已形成
12.
某著作中写道:邦联建立不久,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它就像一个“四肢指挥头脑的怪物”。华盛顿将它比喻为“沙子扭成的绳子”。这些比喻旨在讽刺美国(  )
A.各州间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
B.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C.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D.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13.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对于国王的存废,英国人经历了反抗国王、处死国王、请回国王和进口国王的不同选择,但是英国的国王一直保留至今。这表明
A.国王保留了一定的权力
B.英国人尊重社会传统
C.英国政治缺乏民主传统
D.英国民主政治不彻底
14.
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图阴影部分内容,推测正确的是
A.都最终建立了民主革命政权
B.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C.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都具备了反帝反封建的特征
15.
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
A.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B.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16.
《软尘私议》描述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和议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谈时事’四字,俨有诗书偶语之禁。”该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天朝上国”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
B.鸦片战争冲击了国人的旧思想
C.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意识尚未觉醒
D.晚清政府仍厉行思想禁锢政策
17.
英国人密迪乐向太平天国将领提出进行鸦片贸易,遭到严厉拒绝。后英国特使又就《南京条约》中的“条约权利”向太平天国提出要求,被置之不理。这说明太平天国领导者
A.深受传统华夷观念的影响
B.具有独立自主的倾向
C.以反侵略斗争为主要任务
D.作为农民领袖的局限
18.
据统计,广州的生丝出口量从1845年的6787担下降到1847年的1200担。对广州生丝出口下降的合理解释是
A.贸易政策发生了变化
B.战争对广州破坏严重
C.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D.生丝产量的大量减少
19.
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作者把辛亥革命作为“分界线”的史实依据是
A.清帝退位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武昌起义
D.中国同盟会建立
20.
《资政新篇》提出:“治国必先立政,而为政必有资取”。它所“资取”的主旨是“因时制宜,审势而行”地学习西方,即根据本国国情,不失时机地学习西方先进的事物与制度。但《资政新篇》并没有在军民中引起积极的反响,这主要是因为(  )
A.《资政新篇》的主张不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B.其主张未能体现农民起义的现实愿望和要求
C.其作者对西方资本主义了解肤浅
D.当时中国缺乏进行重大改革的环境和物质条件
21.
近代某一事件后,日本对华人不再优待尊重,甚至对华人充满了鄙视,也不再把中国视为其近代化的对手,提出要充当东洋的盟主。这一事件使
A.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C.江苏苏州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D.清廷完全沦为西方列强工具
22.
甲午中日战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突出表明甲午战败
A.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B.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C.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国家意识
23.
如图邮票纪念的历史事件
A.确立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总方针
B.标志着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完成
C.红军从此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堵
D.事实上确立了***的领导地位
24.
宋美龄对张学良的评价非常正面,曾说(在西安事变中)“他(张学良)不要地盘,也不要钱,他要牺牲。”宋美龄对张学良如此评价其依据主要是西安事变
A.消除了国共两党的矛盾
B.说明了张学良坚守三民主义
C.推动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反映出张学良坚持民族立场
25.
***曾富有历史感地说过,辛亥革命的革命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取得了最后胜利。这一“革命事业”是指
A.结束清政府的统治B.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C.打倒日本侵略军D.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26.
俄国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先后经历了十月党、立宪民主党、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领导下的民主改革,但他们根本没有改变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无法满足人民的迫切要求。这表明
A.二月革命未完成革命任务
B.俄国当时的民主宪政比较活跃
C.俄国的资产阶级软弱无能
D.布尔什维克是人民的必然选择
27.
马克思通过大量文献相资料,深入分析了当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初步阐述了剩余价值的思想,揭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这些成果和结论都写进了《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这些研究成果
A. 揭示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社会问题
B. 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理论学说
C. 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D. 论述了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特征
28.
下表是新中国第一届政府组成人员,其表明
类别
副总理
政务院领导成员
政务院下属机构正副职
总人数
4
21
109
民主人士
2
11
49(15个正职)
 
A.政治协商制度进入新发展阶段
B.民主党派已成为了执政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建立
D.新政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9.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功。下列各项属于改革开放后的民主政治建设新举措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宪法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D.村民自治,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30.
“在目前的形势下,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加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并拟订民主联合政府的施政纲领,业已成为必要,时机亦已成熟……但欲实现这一步骤,必须先邀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一个会议。”这次会议
A.探讨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B.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C.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1.
某同学制作了“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学习卡片,请指出有几个错误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②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③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争取以武装起义方式夺取政权④《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2.
1949年单页版、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护照的语种变迁说明了
A.法英语言的普及使护照语种发生变化
B.护照语种是国际政治局势变化的晴雨表
C.中国以开放姿态逐渐融入世界大家庭
D.出国旅游人数的多少影响护照语种变化
33.
新中国成立后,便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敢与帝国主义阵营的霸主美国叫板,一举收回外国兵营。这表明我国政府坚定地执行了***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反对霸权主义”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一边倒”
34.
一位年轻旅行者在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时说:“小时候,每天走过一个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斯大林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都不可以去,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倒是最近又换了一种钱,还不太适应。”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位年轻旅行者的原国籍可能是
A.联邦德国
B.俄罗斯
C.南斯拉夫
D.民主德国
35.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其根本原因是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C.日本经济实力的膨胀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36.
下列图示中,最能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是
A.
B.
C.
D.
37.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思想界仍采用“体、用”来说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1919年以后,瞿秋白等人将“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不同文化高下的标准,打破了东西方文化的截然划分。这反映出
A.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B.“中体西用”思想也被抛弃
C.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D.中西文化逐渐走向融合
38.
有学者认为: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之间的一场核赌博。苏联虽退却了,但随之大力扩充核力量,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与美国的核均势。美国取得了遏制战略和威胁战略的胜利,却也基于这次胜利而误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解决世界上各种问题,进而卷入了越南战争。该学者强调古巴导弹危机
A.加剧了美国与苏联间的大国对抗
B.导致了美国全球战略重心的转移
C.显示了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的优势
D.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3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2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