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英国有哪些“已为世人所公认,,.的政治制度,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从制度建设上防止权力滥用的。
(3)根据材料三说明该国的政体及其特点。比较该国皇帝与英国的国王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
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英国有哪些“已为世人所公认,,.的政治制度,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从制度建设上防止权力滥用的。
(3)根据材料三说明该国的政体及其特点。比较该国皇帝与英国的国王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美国驻华代办田夏礼说:“应该让战争顺着自己的道路走下去,如果干涉带来和平,那种和平是不能持久的。惟有使用武力才能使这个国家和世界融洽共处,只要清皇朝不致受到威胁,中国的战败倒是一个有益的经验
——《华声论坛•甲午海战110周年祭》
材料二 1962年年中,戴高乐到法国中部视察期间,在利莫日发表讲话强调说,法国在履行其对北约义务的同时,不会让任何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它将在联盟内部实行自己的“意愿”、“行动”和“政策”;法国的目标是“建设我们的欧洲”,而不再是“两个大国”的欧洲
——敢峰主编《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戴高乐》
材料三 由于特别的地缘政治原因,中美俄之间一直存在一种特殊的相互关联性,此不仅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发展常常以第三国为考虑出发点或归宿……而且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变化自然而然会对第三国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即使三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并不以第三国为目标或对象,这种关系也会对第三国和它们的相互关系发生作用
——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田夏礼对中日战争和清朝政权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戴高乐提出的法国外交的目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外交目标提出的背景。
(3)运用有关史实说明材料三的观点。综合以上材料,指出影响国家外交的决定性因素。
材料一 美国驻华代办田夏礼说:“应该让战争顺着自己的道路走下去,如果干涉带来和平,那种和平是不能持久的。惟有使用武力才能使这个国家和世界融洽共处,只要清皇朝不致受到威胁,中国的战败倒是一个有益的经验
——《华声论坛•甲午海战110周年祭》
材料二 1962年年中,戴高乐到法国中部视察期间,在利莫日发表讲话强调说,法国在履行其对北约义务的同时,不会让任何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它将在联盟内部实行自己的“意愿”、“行动”和“政策”;法国的目标是“建设我们的欧洲”,而不再是“两个大国”的欧洲
——敢峰主编《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戴高乐》
材料三 由于特别的地缘政治原因,中美俄之间一直存在一种特殊的相互关联性,此不仅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发展常常以第三国为考虑出发点或归宿……而且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变化自然而然会对第三国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即使三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并不以第三国为目标或对象,这种关系也会对第三国和它们的相互关系发生作用
——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田夏礼对中日战争和清朝政权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戴高乐提出的法国外交的目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外交目标提出的背景。
(3)运用有关史实说明材料三的观点。综合以上材料,指出影响国家外交的决定性因素。
2.单选题- (共18题)
4.
雅典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在公民大会上,凡公民认为某人的行为有损公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如被写名的人数超过6000,就意味着多数通过,那个人就要被流放国外10年。该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
A.民主集中制 |
B.公平公正 |
C.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
D.三权分立 |
6.
罗马法之《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材料表明
A.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B.《查士丁尼法典》协调了奴隶与平民间的关系 |
C.罗马法只维护贵族的财产权益 |
D.《查士丁尼法典》加强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 |
7.
德国法学家胡果1805年依据罗马法已经阐明的权利主体和各种“适法行为”的必备条件、原则概括出法律行为的概念,这成为现代民法学最追遵循的概念。据此可知
A.罗马法中部分理念得以传承 |
B.罗马法中的民法仍被应用 |
C.现代民法以罗马法为主体内容 |
D.现代民法完全源于罗马法 |
8.
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在《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中写到:“……社会的全盘重建是必要的,而这一伟大任务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坚定且无情的政府才能完成。……美国的政治发展……并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试图保持并完善这种遗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联邦政府的职能相当于英国的责任内阁 |
B.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都必须对国会(议会)负责 |
C.美、英两国都通过颁布宪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
D.美国和英国一样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
10.
“但令(北洋水师)游弋北海内外,作猛虎在山之势,倭尚畏我铁舰,不敢轻与争锋。”李鸿章的这一判断
A.正确评估了中日双方舰队的实力 |
B.高估了中方的战斗力 |
C.导致黄海海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
D.与战斗发展情况相符 |
11.
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斗争中,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A.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
B.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途径 |
C.夺取中心城市是取得政权的正确道路 |
D.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取代 |
13.
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它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A.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
B.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方法 |
C.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
D.指导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
14.
马克思说:“无产阶级要求否定私有财产,只不过是把社会已经提升为无产阶级的原则的东西,把未经无产阶级的协助就已作为社会的否定结果而体现在它身上的东西,提升为社会的原则。”下列巴黎公社的措施中与马克思这一观点相符的是
A.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
B.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
C.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
D.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
16.
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这是因为新政协会议
A.由全国各族人民选举产生 |
B.有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参加 |
C.中国共产党起领导作用 |
D.参加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
17.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这段话反映出
A.中国面临亡党亡国的危险 |
B.党的工作中心要转移 |
C.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
D.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性 |
18.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的5年中,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行政案件近50万件,已受理的行政案件几乎涉及所有行政管理领域。全国法院行政案件受案数从1992年的27125件,增加到2001年的100921件,原告的败诉率从35.93%下降到28.61%,材料主要说明我国
A. 民主法制建设日趋完备
B. 政治腐败案件不断增加
C. 法制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 民主法制建设亟待完善
A. 民主法制建设日趋完备
B. 政治腐败案件不断增加
C. 法制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 民主法制建设亟待完善
19.
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972年2月,《中美联合公报》签署。由此可见在这二十多年间,新中国的外交
A.从实行“一边倒”到主张“另起炉灶” |
B.从实行结盟政策到奉行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 |
C.从反对霸权主义到主导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
D.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到逐步走向务实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