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7595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4/5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法律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是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
材料二 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
——引自《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岳麓版)
(2)根据材料二,归纳罗马法与世界资本主义法制的关系。
材料三 近现代世界各国立国法律
时间
国家
法律文件
政体
1689年
英国

君主立宪制
1787年

《联邦宪法》

1912年
中华民国

民主共和制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据所学知识,请填写表格中的相应空格。

2.单选题(共17题)

2.
公元前594年,梭伦进行了伟大的改革,它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属于其措施的是。
A.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B.设立“五百人会议”
C.设立陪审法庭
D.提升平民的权力和地位,全面抑制贵族
3.
雅典的民主政治在世界政治史中占重要地位,主要是因为它。
A.实行直接的民主
B.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
C.民主的范围广泛
D.奠定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础
4.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二条“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与(受害人)和解,则他本身应遭受同样的伤害”。该材料反映出《十二铜表法》。
A.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B.掺杂一些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C.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D.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5.
17—18世纪资产阶级代议制先后在英美等国家确立。下列是它们共同特点的是。
A.议会立法
B.代议制民主,直接参政
C.内阁成员由议会任命
D.国家元首直选,但有任期
6.
20世纪初,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得出了“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的结论,其直接原因是。
A.扶植清政府统治中国
B.义和团运动的英勇反抗
C.太平天国运动的斗争
D.辛亥革命
7.
纪录片《走近***》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9年有一天,警卫员从***头上拔下一根白发,***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此时中国人民解放军。
A.取得了战略大决战的胜利
B.攻克南京,结束国民党统治
C.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D.千里跃进大别山
8.
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标志是。
A.五四运动爆发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红军长征的胜利
D.香港回归
9.
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当时的国际格局,这主要是指。
A.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B.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
C.建成了社会主义国家
D.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10.
彼得格勒爆发了罢工暴动,原因是运输工具不充足,从而导致了食品和燃料的极度缺乏。沙皇当局命令军队前去维持秩序,但士兵们却同示威者亲近起来。以上事件引发了
A.七月流血事件
B.彼得格勒起义
C.二月革命
D.《四月提纲》
11.
社会主义理论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的历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世界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其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发表
C.工业革命的完成
D.工人运动的兴起
12.
列宁在分析巴黎公社失败原因时指出:“胜利的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对上述材料理解最为全面的是。
A.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B.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C.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
D.不具备革命成功的客观和主观条件
13.
下列属于中国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成就的是。
A.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C.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成立中央文革小组
14.
以下两张图,从图一发展到图二,反映了中俄(苏)之间。
A.由关系恶化到关系友好
B.由不平等关系到平等关系
C.由友好结盟到不结盟
D.由军事互助到经济合作
15.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1955年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其依据在于这次会议。
A.超越了意识形态并加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
B.号召亚非国家采取团结起来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使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打开外交新局面
D.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16.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欧盟成立,俄罗斯走出低谷,“东方巨龙”腾飞,第三世界国家不断壮大,……结合以上史实,我们可以判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A.大国力量保持均衡
B.“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C.群雄并起
D.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
17.
美苏冷战对世界局势影响巨大,其中积极影响的有。
A.造成了德国、朝鲜、中国等的分裂
B.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C.美苏两国实力削弱
D.造成了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18.
二战后,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大国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采取和平与中立的对外政策,为此兴起了。
A.民族独立运动
B.不结盟运动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和平外交运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