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初,他担任雅典第一执政官,创立了陪审法庭,规定司法案件须由一定数目的陪审员陪审,其能杜绝徇私舞弊,使法治趋于清平。他还在贵族会议之外设四百人组成的议事会向公民大会准备提案,限制贵族的权利。打一个不是十分恰当的比喻,这四百人类似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议会的议员。
材料二 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举行2-4次,解决城邦的一切重大事情,……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中都有选举权,每个公民都有可能被选为“议事会”成员,每个公民都要轮流参加陪审法庭。
材料三 古代罗马人相信,在人类之外客观上存在着一种必须服从的力量,这就是约束人类的自然法则。法律的目的是保证人类“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
(1)材料一中的“他”是指谁?列举其改革中采取的两项措施?他的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述罗马人制定法律的依据、目的分别是什么?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初,他担任雅典第一执政官,创立了陪审法庭,规定司法案件须由一定数目的陪审员陪审,其能杜绝徇私舞弊,使法治趋于清平。他还在贵族会议之外设四百人组成的议事会向公民大会准备提案,限制贵族的权利。打一个不是十分恰当的比喻,这四百人类似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议会的议员。
材料二 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举行2-4次,解决城邦的一切重大事情,……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中都有选举权,每个公民都有可能被选为“议事会”成员,每个公民都要轮流参加陪审法庭。
材料三 古代罗马人相信,在人类之外客观上存在着一种必须服从的力量,这就是约束人类的自然法则。法律的目的是保证人类“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
(1)材料一中的“他”是指谁?列举其改革中采取的两项措施?他的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述罗马人制定法律的依据、目的分别是什么?
2.单选题- (共20题)
2.
据学者们推测,梭伦改革后雅典成年男性公民约为10000人,贵族可能是2000人。只要有一半甚至1/3的平民出席公民大会,就足以在公民大会中形成多数。梭伦改革后的公民大会
A.基本铲除旧贵族政治特权 |
B.利于制约和抗衡贵族权力 |
C.极容易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
D.调动了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
3.
史学家钱乘旦认为:“人们从来都把雅典看作西方民主制度的起源,可是在‘民主’的源头上,我们就看到了金钱的力量。有钱人不一定是血统上的贵族,但他们是金钱上的贵族。”他的说法
A.否定了雅典公民政治的民主性 |
B.肯定了雅典打破血缘政治的进步性 |
C.揭示了雅典城邦体制的阶级性 |
D.指出了雅典划分财产等级的局限性 |
4.
恩格斯在论梭伦改革时,曾经写道:“……有产阶级既然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这主要指改革中的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
B.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
C.颁布“解负令 ” |
D.鼓励发展工商业 |
6.
一位古罗马政治家说:“未经考验的人们,完全没有经验的人们,支持了有害的战争,让那些制造麻烦的人负责公共事务,从城邦中驱逐最能为它服务的公民。”由此可知,这位政治家
A. 反对罗马法 B. 赞同君主制
C. 批评了民主制 D. 主张扩大公民权
A. 反对罗马法 B. 赞同君主制
C. 批评了民主制 D. 主张扩大公民权
7.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记载有埃菲比亚军训制度,参加军训的雅典青年,政治、经济和法律权利受到一定限制。他们的誓词中有:“我将永远服从那些合理地进行统治的官员,服从现行法律和将在未来被制定出来的合理法规。”材料反映的实质是古代雅典
A.民主政治的范围狭窄 |
B.对外扩张战争比较频繁 |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约束 |
D.国家利益高于个人权利 |
8.
《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 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 | 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
9.
“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
A.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
B.确保了罗马境内居民权利的平等 |
C.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 |
D.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
10.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罗马帝国于是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形成了
A.《十二铜表法》 |
B.公民法 |
C.万民法 |
D.自然法 |
11.
《全球通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法律条文的文字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A.规范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
B.条文明细且直接受行政官意志的影响 |
C.虽有随意性但又有很强的实用性 |
D.继承了习惯法的传统 |
13.
德国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最为持久的征服。”此处“最为持久的征服”主要指
A.万民法内容 |
B.成文法 |
C.民主选举制 |
D.自然法思想 |
14.
“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由此可见,万民法对公民法的突破体现在
①简洁灵活而实用有效
②注重调解经济和民事纠纷
③注重国家行政和诉讼程序
④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①简洁灵活而实用有效
②注重调解经济和民事纠纷
③注重国家行政和诉讼程序
④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15.
某学者评价古罗马某部法律时指出,“几乎所有残存的文本看起来都具有土生土长的特点,这同留传下来的传统说法相一致;平民们所寻求的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律。”据此推断这部法律()
①应为《十二铜表法》 ②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
③是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④有利于保护平民利益
①应为《十二铜表法》 ②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
③是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④有利于保护平民利益
A.①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④ |
18.
《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反映了罗马法
A.保护私有财产 | B.维护贵族的利益 |
C.保障平民的利益 | D.维护法律的权威 |
19.
①在公元前44年的罗马牧神节上,执政官安东尼两次把王冠戴在恺撒的头上,都遭到了人群的抗议。
②于是恺撒取下王冠,把它存放在朱庇特神庙。
③在那一天,他没有获得皇帝称号。
④事实上自公元前49年起,恺撒己成为罗马的最高统治者,共和制名存实亡。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②于是恺撒取下王冠,把它存放在朱庇特神庙。
③在那一天,他没有获得皇帝称号。
④事实上自公元前49年起,恺撒己成为罗马的最高统治者,共和制名存实亡。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20.
英国经济学家阿弗里德·马歇尔曾有如下评说:“我们今天经济制度的得失,间接受罗马思想之影响不少;个人有勤治其事之精神为今天经济制度之所长,过于注重权利观念为今天经济制度之所短;二者皆与罗马法律制度有极深关系。”那么能体现古罗马法精神的评价是
A.主张消灭一切阶级压迫 |
B.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D.反对私有制基础上的人人平等 |
3.选择题- (共5题)
2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合成1-丁醇,查阅资料得知一条合成路线:
CH3CH=CH2+CO+H2 CH3CH2CH2CHO CH3CH2CH2CH2OH
CO的制备原理:HCOOH CO↑ + H2O,并设计出原料气的制备装置(如下图所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