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77556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5

1.材料分析题(共5题)

1.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叶剑英同志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粉碎“四人帮”过程中,叶剑英发挥了重要作用。1977年3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叶剑英提出让邓小平出来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叶剑英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不容置疑。他还提出我们应当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有利形势,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快地搞上去。在担任人大常委的工作中,主持通过了《告台湾同胞书》、《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等一批重要法律。80年代,叶剑英提出和平统一祖国这种思路,并以“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民族统一的精神基石,唤起人民对祖国的热爱。邓小平在谈到“一国两制”时说:“叶剑英委员长对台湾问题发表了九点声明,虽然没有概括为‘一国两制’,但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
——陈弘君《叶剑英对开启中国改革开放大业的历史性贡献》
(1)根据材料,简述叶剑英对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叶剑英关于祖国统一的思想特点,并分析其对祖国统一的意义。
2.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唐宋之后,“盐茶”专卖取代了“盐铁”官营,茶叶成为国家战略物资,通过以茶易马,即所谓的“茶马贸易”,中国获得了紧缺的马匹。西北少数民族茶叶依赖中原地区供给,从某种意义上,中央王朝因茶叶而掌握了“华夏边缘”地区的命脉。明初政府为了垄断茶马贸易,在产茶区设置茶课司,还建立茶叶的专卖制度,商人贩茶,必须持有“茶引”或“茶由”,“私茶出境者斩”。

——杜君立《历史的慰籍》

材料二:1517年,最早来到中国的葡萄牙人将茶叶带回欧洲。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从1815年起,公司每年在茶叶贸易中的获利都在100万英镑以上,占其商业总利润的90%。中国茶叶大量出口英国,英国为了扭转与中国的贸易逆差,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同时,从中国引种,在其殖民地试种茶叶……印度茶叶生产实现机械化并通过铁路、轮船运至目的地,而中国依然是手工制造且主要靠人力挑运至通商口岸……茶叶生产国的茶叶被英美等国家廉价收购,并加以包装宣传,售以高价。1886年以后,中国茶叶贸易终于衰落下来。

——据盛敏等《近代中国茶文化向西欧的传播构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至明初茶叶贸易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从古代到近代以来茶叶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子产,春秋时期郑国人,辅佐郑简公、郑定公。子产当政后积极改革,首先改革田制,取消井田制,承认私田归个人所有;对下层人民的管理上,将居民编成“什伍”制,削弱了领主对农奴的控制权,促进农奴向自由民转化;军事改革方面,国家用统一征收的丘赋购置军需物资,军队归国家统一管理,平民同贵族一样要交田税、军赋,改变了过去战时兵力从领主那里征用的方式,使贵族失去了对平民的控制权。春秋时期,诉讼案件的判定几乎以执政者的主观判断为标准。为改变这种状况,子产将有关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之于众。在外交方面,子产通过努力为遭受晋、楚两国压榨的郑国争取到了“轻赋”,提升了郑国在诸侯国中的威望。
——王新利《春秋贤相子产的弱国强政之道探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子产改革的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子产改革的意义。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0年12月17日,罗斯福总统发表讲话,提出美国可以借出军火,并用生动的比喻加以说明:假设邻居失火,我只能把浇园的水龙带借给他去灭火,而不应让他事先付钱买这条水龙带,待火灭后邻居原物送还即可。他还说:"美国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1941年3月11日,参、众两院通过的《租借法案》经罗斯福签署后正式生效。法案授权总统可以以出售、交换、转让和租借的形式向被认为其防御对美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提供武器、军用物资、粮食等任何军需品。该法案的通过埋葬了中立法,是美国由孤立主义走向参战的决定性重要步骤。据此,美国共向英、苏、法、中等几十个反法西斯国家提供500多亿美元的物资。
——摘编自刘子靖《罗斯福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通过《租借法案》时欧洲和亚洲的战略态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租借法案》的意义。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杰里·本特利的《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该书沿用了将世界划分为不同文明的历史编纂法,但是他的着力点并不在于描述各种文明的兴衰,而在于说明不同文明间的互动以及互动过程中各个文明的变型。
围绕材料,结合中西方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单选题(共8题)

6.
梭伦司法改革前,只有受害人才能提起诉讼。改革后,授予了任何人自愿代替受害人要求赔偿的权利,即赋予了雅典所有公民可以代表他人起诉的权利,为保护雅典的一些弱势群体(妇女和外邦人)提供了法律依据。这
A.表明雅典法律仅保护雅典公民
B.有利于城邦内部稳定团结
C.表明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
D.标志着雅典成文法的诞生
7.
1936年9月20日,法国巴黎成立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以“联合全欧侨胞,不分党派、职业、阶级、信仰,实行全民团结、抗日救国并增进华侨福利”为宗旨,率先实现跨国家、跨地区华侨抗日团体的统一,救亡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反映了
A.日本全面侵华,华侨积极支援抗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国际社会支持,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全民族抗战思想被广泛认同
8.
对人民日报上相关词汇使用频率进行计量分析,“一边倒”在1949年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到了1951和1952年开始下降,到60年代,降到个位数,甚至为零。1950至1952年,“帝国主义”一词呈下降趋势。“独立自主”和“和平共处”使用频率从1953到1956年出现迅速增长趋势。这说明
A.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中国放弃“一边倒”政策
B.中美关系逐渐缓和,中国开拓外交新局面
C.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积极融入第三世界
D.中国从革命外交向民族外交转变
9.
洋务运动办洋务需要大量资金,李鸿章1887年与美国人合办的华美银行被朝廷喝止,政府没有钱只能加捐加税。而日本于1882年设立日本银行发行信用货币,推动工商业的发展。这表明洋务运动
A.清政府没有充分重视洋务运动
B.洋务运动缺乏近代金融体系支撑
C.外国侵略加剧阻碍洋务运动发展
D.社会矛盾加剧不利于工业化
10.
14世纪以后,无论是佛罗伦萨、威尼斯,还是米兰、罗马,城市中教堂及其他宗教性建筑退居次要地位,大型的世俗建筑成批出现,如大型城市广场、图书馆、博物馆等。这一变化说明
A.新航路开辟,使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
B.宗教改革,封建教会势力被打击
C.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D.商品经济发展,完成城市化进程
11.
1953—1957年,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第二次革新。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特别注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反映了
A.我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改革适应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C.标志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形成
D.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
李世民死后,其武才人被李治纳入宫中,封为昭仪,最终成为皇后。其实整个唐代妇女改嫁非常普遍,包括皇家公主、达官贵人,皆无禁忌。这反映了唐代
A.否定了儒家纲常伦理观念
B.男女平等观念被认同
C.市民文化开始影响婚姻观
D.自由开放的时代风貌
13.
20世纪以前的历史著作每当论及美国,都赋予赞歌般的评价,历史研究者们相信宪法是美国全民的杰作和天才创造;20世纪初,历史学家认为关于召开制宪会议的提议,并未经过直接或间接的人民表决,大量没有财产的人民始终未曾参与制宪的工作。据此可知
A.历史解释受时代背景影响
B.多角度客观的反映了历史事实
C.美国宪法本身具有多样性
D.刻意追求历史结论而进行创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