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2.单选题- (共38题)
4.
马克思对某国的政治进行如下的评价“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该国是指( )
A.英国 | B.美国 | C.法国 | D.德国 |
5.
有人说,英国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实际表明
A.革命前后,国王地位没变,议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
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掌国家大权,二者是平等的 |
C.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地位而且发生了质变 |
D.革命前后人们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都处于无权地位 |
6.
在华盛顿纪念塔内的一块中国人赠送的石碑上,有这样一段文字:“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浸浸乎三代之遗志。”碑文对华盛顿的贡献最为赞赏的是
A.雄才伟略胜过了许多中国人 |
B.发表《独立宣言》 |
C.创立了美国的总统共和制度 |
D.领导美国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
7.
下列《1787年美国宪法》的条文中明显体现“制衡”原则的是
A.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
B.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 |
C.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
D.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 |
9.
在《马关条约》的内容中,对我国民族工业冲击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 |
B.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
D.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
10.
著名作家魏巍写过一部名为《地球的红飘带》的小说,描写了中国近代一支军队转战南北的英雄事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里的“红飘带”应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游击战 |
B.红军长征 |
C.八路军的敌后抗战 |
D.抗美援朝 |
11.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的历史条件是
A.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与发展 |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发 |
C.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
D.马克思、恩格斯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
12.
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人民政权通过的决定中,最能反映当时人们对“社会主义”认识水平的选项是
A.同德奥集团达成协定,退出战争 | B.建立人民委员会取代临时政府 |
C.土地国有,劳动者使用 | D.选举列宁担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
19.
史书记载:“开元、天宝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太仓委积,陈腐不可较量。”这段材料反映出
①唐前期开辟出大量荒田
②劳动人民创造出大量的财富
③生产工具大有改进
④社会经济十分繁荣
①唐前期开辟出大量荒田
②劳动人民创造出大量的财富
③生产工具大有改进
④社会经济十分繁荣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23.
《齐民要术·序》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作者的意图是
A.发展商品经济 | B.重农抑商 |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 D.告诫人们要因地制宜 |
27.
鸦片战争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下,中国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其中“解体”的含义是
A.手工工场规模扩大,资本主义萌芽 |
B.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
C.出现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民用企业 |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
28.
中国近代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红金龙香烟广告,其主要文字表述为:“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之权利……”对该广告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表明民族资产阶级大力提倡国货
②洋烟开始传入中国
③民资资本主义经济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④外国垄断中国经济的局面彻底改变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①表明民族资产阶级大力提倡国货
②洋烟开始传入中国
③民资资本主义经济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④外国垄断中国经济的局面彻底改变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29.
“乐圣”贝多芬的许多作品表达了对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赞颂。他曾把拿破仑当成建立共和国的英雄人物,并为他谱写的音乐作品是
A.《蓝色多瑙河》 |
B.《小夜曲》 |
C.《英雄交响曲》 |
D.《茶花女》 |
30.
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分别指的是
A.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 B.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 |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
38.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来的( )
A.魏源《海国图志》 |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
C.容闳《西学东渐记》 | D.洪仁玕《资政新篇》 |
3.选择题- (共4题)
4.多选题- (共7题)
49.
反映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社会各阶层对“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的作品有
A.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 B.拜伦的《唐璜》 |
C.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 D.莫泊桑的《项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38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3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