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2019 年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7443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5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仁者,爱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摘自《论语》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张。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2)根据材料二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4)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觉得应该怎样正确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5年,中亚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带兵入侵新疆,他先后攻下天山以南的喀什噶尔、叶尔羌(今莎车县)和阗(今和田县)等地。不久,阿古柏在喀什噶尔建立了所谓的“哲德沙尔汗国”,自立为汗,占据了南疆。1870年,阿古柏又向天山以北扩张,占领了乌鲁木齐等地,新疆几乎沦为异域。1871年,沙俄趁火打劫,出兵强占伊犁。英国也加强了对南疆的渗透,力图把阿古柏政权纳入自己的控制范围。新疆绝大部分地区沦陷,出现了严重的边疆危机,震动朝野。恰在此时,日本又从海上入侵台湾,西北、东南狼烟并起,海防、塞防同时告急。
1866年8月,左宗棠从外国订购造船机器,聘请西方工程技术人员,创办了福州船政局。同时,设立福州船政学堂,以培养本国的造船和驾驶人才。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委以筹兵、筹饷以及指挥西征军的全权。经过一年的积极备战,1876年3月,左宗棠离开兰州挥师西进,一年半,终于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全部失地。1880年5月,左宗棠率亲兵千余人“抬棺出征”,把大营从肃州(今酒泉)迁到哈密,既表示抗俄的决心,也做好了捐躯沙场的准备。
1881年2月,中俄新签了改订的《伊犁条约》,由于谈判代表曾纪泽的外交努力和左宗棠的积极备战,伊犁地区的大部分回归祖国怀抱。
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及新疆重归版图后,左宗棠力图“为新疆谋划久安长治之策”,他强调平等对待汉族和少数民族,“只分良匪,不分汉回,为久远之规、制贼之本”,在经济上,他着力于减轻赋税,修筑道路,兴修水利,推广蚕丝,还推出屯田政策,让军队自己生产,减轻了新疆民众的负担;在文化上,他兴建义学,让各族百姓读书识字,还下令刊刻《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等启蒙书籍,传播中原儒家文化;在政治上,他提出“设行省,改郡县”,先后五次奏请在新疆建省以巩固国家统一。

——摘编自《左宗棠全集》等

材料二 同治十三年(1874年)李鸿章上《筹议海防折》,提出朝廷应向海防倾斜,“海防与塞防之争”渐渐演变成各派之间的“爱国与卖国之争”。其实,此次大论战的实质,是国力日益衰微的大清帝国,如何在东部沿海与西北边疆两个战略方向上,分配有限战略资源的政策大讨论。李鸿章力主加强海防,目的在于防范强势崛起的日本,左宗棠强调塞防与海防并重,反对削减西北战费,也是着眼于解决阿古柏入侵的燃眉之急,遏制觊觎新疆的沙俄及英国的气焰,以后的实际历史演进,固然证明左宗棠收回相当于六分之一中国领土面积的新疆,功在千秋,但李鸿章所担忧的东部沿海危机,最终也全面爆发。

——摘编自吴胜《左宗棠和李鸿章30年恩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左宗棠的历史功绩。
(2)材料二中李鸿章力主加强海防,左宗棠强调塞防与海防并重,你赞同谁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欧洲大陆各国混战一片的时候,在大西洋彼岸的北美发生了一件震惊整个欧洲的事情:英国美洲殖民地严词拒绝参与欧洲列强之间的纷争。这些殖民地对发生在欧洲的阴谋和冲突既没有参与,也不觉得那与自己有什么关系。这些竞争给美洲殖民地带去的只有难以承担的赋税……从英国殖民体系中独立出去——这绝不是北美英国殖民地人民在刚与母国产生纠纷时就已经抱有的想法……所以北美洲人民竖起反叛英国的大旗的最初的原因不过是对英国政府实行的外交政策和纳税政策不满罢了。

——摘编自(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世界史纲》

(1)材料一中的“从英国殖民体系中独立出去”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的最初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美国为了谋求世界霸主地位,于1947年召集包括中国在内的22个国家在瑞士日内瓦创立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组织,企图重建世界贸易秩序,消除各国关税壁垒。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组织就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与1945年成立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为全球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材料三  2018年美国对加拿大的钢铝制品加征惩罚性关税。同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针对进口中国的价值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2019年5月9日至10日,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举行之际,美方宣布将对价值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使中美经贸磋商进程遭到严重挫折。美方竟然还同步抛出一个“加征关税有利论”来掩饰此举对美国经济的严重冲击。2019年5月17日,美国政府正式取消土耳其贸易最惠国待遇,这意味着后者对美国部分出口商品不再享受免税优惠。

——摘编自《人民日报》相关报道

(3)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美国政府或相关组织在不同时期对关税采取的不同态度。你如何看待这种行为?

2.选择题(共16题)

4.
唐代有一位诗人,他的诗反映了动荡时代人民的苦难,表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被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A.屈原
B.杜甫
C.辛弃疾
D.关汉卿
5.
在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课上,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了“文成公主入藏”“安西都护府”“唐蕃会盟碑”“宣政院”“驻藏大臣”等史料和信息,这一专题复习的主题应是
A.经济发展史
B.科技成就史
C.民族关系史
D.文学艺术史
6.
“这部著作详尽地记述了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著作是
A.《史记》
B.《齐民要术》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7.
李鸿章说:“台湾已是贵国的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却说:“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这段对话内容涉及的条约应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代表顾维钧先生说:“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这份“丧权辱国的和约”直接导致了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辛亥革命的爆发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9.
1940年9月6日《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社评中的“大规模的运动战”应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会战
10.
“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不仅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也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一个典范。下列选项中属于成功运用此方针的“典范”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澳门回归
11.
他的研究被国际水稻研究所长斯瓦米纳森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联合国粮农组织曾授予他“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他”是
A.袁隆平
B.邓稼先
C.钱学森
D.黄伯云
12.
古巴比伦国王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缓和社会矛盾,命人编写了一部内容丰富的法典。它是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它”是
A.《查士丁尼法典》
B.《汉谟拉比法典》
C.《民法典》
D.《1787年宪法》
13.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是一所世界著名的大学,它成立于公元 1209 年,最早是由一批为躲避械斗而从 University of Oxford 逃离出来的老师建立的。英文 Cambridge 发音“坎布里奇”,bridge 是桥的意思,Cam在闽粤方言中音如“剑”。这所大学是
A.巴黎大学
B.牛津大学
C.博洛尼亚大学
D.剑桥大学
14.
提出“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的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5.
历史学家罗英渠在《美洲史论》中写道:“他所指挥的军队解放的国土十倍于西班牙的国土,比西、法、德、英、意五个国家加在一起还大一倍半……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拿马六个国家的奠基者”。“他”是
A.华盛顿
B.章西女王
C.甘地
D.玻利瓦尔
16.
下图再现了俄国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对上层社会的风俗进行改造的一次改革。此次改革是
A.彼得一世改革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
17.
下图中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航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
某校九年级学生在中考复习时摘录了四件历史大事,下列选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欧共体成立
②联合国建立
③非洲年
④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④②①③
D.④②③①
19.
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个煤矿工人家庭的父子有这样一段对话:子:“家里为什么不生火?”父:“因为我们买不起煤。”子:“为什么买不起?”父:“因为爸爸失业了。”子:“爸爸为什么会失业?”父:“因为煤生产得太多了。”这段对话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它最能出现于
A.1861年的俄国
B.1868年的日本
C.1921年的苏俄
D.1930年的美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9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