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其中包含了对公文权力运行的审查与监督,驳正违失指对中央及地方官员的权力监察。北宋前期通过银台封驳司主管公文的传递、审查、新闻发布和档案的整理留存等,是公文传递审查权和封驳权的合一,机密公文必须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发送,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宪法设计权力制约的理论依据,并分析宋代封驳制度与美国权力制约的主要不同点。
材料一 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其中包含了对公文权力运行的审查与监督,驳正违失指对中央及地方官员的权力监察。北宋前期通过银台封驳司主管公文的传递、审查、新闻发布和档案的整理留存等,是公文传递审查权和封驳权的合一,机密公文必须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发送,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过此机构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
——孟宪玉《宋代封驳制度权力制约的精神的当代价值》
材料二 美国宪法设计了一个不允许任何权力分支部门掌握全部政府权力,同时又能整体而有效地推进政府工作的权力关系模式。它规定国会有权要求总统条陈政策以备审议,有权建议、批准总统对其所属行政官员的任命,有权批准总统对外缔结的条约等,从而体现了国会对总统的制约。……同时,美国宪法还规定了总统对国会的制约。表现在:总统有立法发掘权,副总统兼任参议院议长,对立法机关的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论权力制约原则》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封驳制度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宪法设计权力制约的理论依据,并分析宋代封驳制度与美国权力制约的主要不同点。
2.论述题- (共1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表为近代英、法、美、德四国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围绕四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国家 | 事件 | |
英国 | 1688年,光荣革命 1689年,《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确立 1701年,《王位继承法》 1721年,沃渡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 1747年,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760~1830年,工业革命 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19世纪中叶,两党制度形成 |
法国 |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1791年,颁布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 | 1830年,七月王朝建立 1848年,第二共和国建立 1852年,第二帝国成立 1870年,第三共和国成立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美国 | 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 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草拟新宪法 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 1810年,明确了最高法院有权宣告州的立法违宪 | 1861——1865,南北战争 1865、1868年,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至上 1900,美国工业生产能力位列世界第一 |
德国 | 19世纪30年代,德意志开始工业革命 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对丹麦战争 1866年,对奥地利战争 1870年,对法战争 | 1871年,镏意志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颁布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 1913年,德国工业生产值超过英法,仅次于美国 |
上表为近代英、法、美、德四国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围绕四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3.单选题- (共12题)
3.
梭伦实行币制改革,将原来1明那相当于70德拉克马改为1明那相当于100德拉克马。货币升值之后,负债的平民手中的货币也相应增值。这一措施从本质上看
A.有利于雅典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中心 |
B.有利于负债的平民偿还债务 |
C.起到了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目的 |
D.奠定了民主政治社会基础 |
4.
古代雅典经常举办戏剧公演,舞台对所有城邦公民开放。在戏剧公演前,评委以抽签方式从雅典各政区中选出代表行使戏剧评判权,等到比赛结束,由他们评出3位获奖者。古代雅典戏剧公演
A.扩大了城邦公民的权利 |
B.照搬了公民大会议事程序 |
C.避免了民主政治的缺陷 |
D.折射出社会生活的政治化 |
5.
格罗特《希腊史》指出:“执政官不仅主持行政,而且执行司法权,判断曲直、解决纠纷、审讯罪案……五百人大会也是如此。”这表明雅典民主政治
A.实现分权制衡 |
B.背离民主原则 |
C.存在权力集中 |
D.具有法治保障 |
6.
在古罗马,法学家几乎都是一身数任,既是法学家,又是医生、律师、政治顾问和参谋;有的甚至直接就是法官,与政治权力紧密结合。据此可以推断,罗马法的制定
A.受到专制政体的制约 |
B.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
C.与社会经验密切相关 |
D.彰显了自然法理念 |
7.
古罗马法规定,不得令亲属相互作证,父亲不宜作儿子的证人,儿子也不宜作父亲的证人;家长有权不向受害人交出犯罪的子女,即可以躲避复仇。这些规定体现了罗马法
A.抛弃传统习俗 |
B.忽视公平公正 |
C.强调等级秩序 |
D.尊重家庭伦理 |
8.
罗马法强调,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使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这主要表明罗马法
A.限制公权滥用 |
B.保障民众自由 |
C.主张法律至上 |
D.追求司法公正 |
9.
在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一些政治家认为,“人民”和“人民的代表”(国会)是不同的;“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的”宪法高于“由政府制定、政府能够更改的”普通法律;国会的立法如果违宪,“自然不能使之生效”。该观点
A.强调法律至上思想 |
B.主张中央集权体制 |
C.体现主权在民原则 |
D.凸显议会至上理念 |
10.
法国《1875年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在1879年发生了变化,格列维总统明确了政府对议会负责的原则,议会则由全体男性公民普选产生。这一规定说明
A.法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
B.法国成为资本主义代议制国家 |
C.议会开始成为法国权力的中心 |
D.法国实现了三权分立政治体制 |
11.
1701年英国国会通过的“嗣位法”规定:英国王位不能传给天主教徒,英国国王必须参加英国国教会,依附国王的人不能担任下议院议员,法官的任免权归议会。据此可知英国
A.权力斗争延伸到宗教领域 |
B.实现了国王“统而不治” |
C.国王和议会斗争仍在延续 |
D.司法权由议会下院掌握 |
12.
16世纪以来,英国的土地继承逐渐普及了长子继承制。长子继承制避免了家庭财产的平均分配,有利于家庭财富的积累,并向资本转化……强大的贵族群体逐渐形成了限制王权的反对派组织。这一制度
A.受到古代中国宗法理念影响 |
B.有利于英国政治制度的转型 |
C.导致了英国中央集权的削弱 |
D.增强了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 |
13.
德意志帝国统治期间,教师们常将自己看做是训练场上的军官,商人们自豪地向人们展示其后备役的军官证,中产阶级则把军事阶层当做是社会的最高层。这反映了德国
A.民主政治的缺失 |
B.军事实力的强大 |
C.历史传统的延续 |
D.对外扩张的企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