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封丘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723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6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王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免首相、召集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否决法律、宣战、媾和和缔约大权。但这些只是例行公事,国王实际上是一个“统而不治”的虚君。然而国王又是不可缺的,除了礼仪方面的作用外,某个政治环节发生矛盾,国王可利用自己的声望进行调节。有人说,国王虽然不再是国家航船的原动力,但却是扬起风帆的桅杆。
材料二:1789年,经过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努力,美国宪法增加了十条修正案(政府不得立法等)——华盛顿当选为美利坚合众国第一任总统,组成了第一届联邦政府。
材料三:据报道,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任期内来华访问时,曾参观西安兵马俑。当他步出展馆时,发现一小女孩站在高处观望他。双方招呼并对话:
克:你为什么站那么高?
孩:可以看清楚美国总统。
克: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
孩:管美国人(民)。
克:(言之有理即可微思索后)准确的说,是美国人民在管总统。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英国的政体是什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它有何突出特点?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美国宪法、选民、议会、总统、政府之间相互关系如何?
(3)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的政体是什么?
(4)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共和政体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材料二:“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发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
材料三:“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的色彩”,“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与停滞对立”。
——马克思《中国纪事》1862年
材料四: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分别指?(写出战争名称和时间,以及签订的条约)
(2)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农民阶级进行了怎样的斗争?材料二、三体现了马克思对该农民运动的评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指出材料四反映的农民运动的特点。这两次农民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
阅读材料:
材料一:一组老照片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民的目前利益为计,……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与哪次侵略战争有关?给中国带来的根本影响是什么?
(2)材料一中图二所涉及的战争,因为***与蒋介石“欢笑言和”而取得了胜利。“欢笑言和”指什么?为什么说这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起点?
(3)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共一大,中共二大的革命目标发生的变化。有何进步意义?
(4)材料一中图三所示人物开创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指出这条道路的中心问题及其依据。

2.单选题(共18题)

4.
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初的雅典公民,要想提高自己的等级位次,其最直接的途径是
A.提高军事才能
B.迅速积累财产
C.锻炼演讲水平
D.培养参政意识
5.
古代雅典的克利斯提尼改革中,打破血缘关系、促进国家体制形成的最主要措施是
A.颁布“解负令”
B.按地域关系划分选区
C.设立“陶片放逐法”
D.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6.
雅典把损害公民利益的人流放国外但不得动其财产。其中渗透出的基本原则与古罗马法律原则相符的是
A.不告不理的原则
B.民主集中的原则
C.人人平等的原则
D.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
7.
列宁指出“在民主共和国中参加选举的是全体,但仍然是奴隶主的全体,奴隶是除外的”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平等民主制
B.除奴隶外其余雅典居民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专政
8.
古罗马颁布的《民法大全》中规定:“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这说明
A.古罗马人认为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
B.罗马法保证人在各个方面是平等的
C.古罗马人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罗马法强调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意识
9.
古希腊民主政治与古罗马法律是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精华。下列有关古希腊民主制和古罗马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雅典所有男子都享有参政议政的权利
B.雅典妇女也可以参加公民大会
C.古罗马奴隶享有与自由民一样的法律保障
D.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10.
“无论是为了罗马人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将外国人完全排斥在法律之外。”为此,罗马人
A.颁布成文法B.完善公民法
C.实施万民法D.提出习惯法
11.
《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果某人挨着他人的土地筑短墙,他不得越界;他如果建围墙,则必须留出空地一尺;如果是建住所,则留出两尺;如果是挖坑道或沟,则留出的尺度应与挖掘的深度同。该规定
A.旨在维护平民的利益
B.有助于稳固罗马帝国的统治
C.利于调解社会矛盾
D.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
12.
沃尔特·白哲特说,英国内阁是“立法机构的一个委员会,它被选举出来成为行政机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内阁是立法机构
B.内阁由普选产生
C.内阁掌握行政权
D.议会对内阁负责
13.
《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总揽国家大权,具有制定法规、缔结条约等权力,不受议会制约。该宪法主要借鉴于
A.《权利法案》
B.《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14.
美国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都是实行共和政体的国家,两国总统的共同点是
A.由议会选举产生
B.掌握行政权力
C.经参议院同意可以解散众议院
D.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15.
有美国学者认为:“我国宪法创立了一种在形式和设计上史无前例的政治体制。它建立了两套政府机构,两者都同创造、维持它们并受它们统治的人民各自发生直接的关联,各自相互知悉并保持默契,各自产生相互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这一政治体制是
A.共和制
B.联邦制
C.邦联制
D.民主制
16.
“在1688年的‘光荣革命’中,英国议会的聪明之处在于:只要权力在议会,保留个国王未尝不可……”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英国
A.首相由选民选举产生
B.国王是国家的象征
C.内阁成员对国王负责
D.议会只限制首相
17.
洪仁玕在太平天国后期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临时约法》
C.《资政新篇》
D.《国共合作宣言》
18.
1925至1927年,南方政府机构几经变化,1927年初国民革命高潮时的政府机构是
A.北京国民政府
B.广州国民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19.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制造的侵华罪行有
①南京大屠杀
②旅顺大屠杀
③潘家峪惨案
④七三一部队用活人做验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
《南京条约》最能体现英国当时侵略需求的条款是
A.英国人在中国犯法由英国人领事裁判
B.强迫中国开放东南沿海五处通商口岸
C.双方商定英商进出口中国货物的关税
D.英商在中国取得居住与租地的特权
21.
有人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是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被东方小国打败”是在下列哪场战争中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选择题(共1题)

22.

读“东北三省示意图”, 图中数字字母标注描述错误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