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鹰城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722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5

1.单选题(共12题)

1.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记载梭伦的诗歌:“我使许多流落外邦的雅典人返回他们为神所保佑的祖国……对那些留在家乡遭受奴役之耻,在主人面前总是因害怕而发抖的人,我也使他们获得了自由。”取得以上效果的梭伦改革的措施是
①推行财产等级制度
②废除债奴制
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④实行陶片放逐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
下列说法最能体现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具有“轮番而治”特点的是
A.国家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
B.所有雅典公民都是公民大会成员
C.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用抽签方式决定
D.任何公民都有权讨论发言与投票表决
3.
1787年宪法的中央集权原则使美国从“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邦联变为“四肢听从头脑指挥”的联邦,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下面对1787年宪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美国的迅速崛起
B.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与统一
C.有利于国防的巩固
D.根除了州权主义
4.
汤因比曾评价说,“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是在评价
A.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 美国联邦共和国的建立
C. 法国共和制战胜君主制
D. 中华民国的建立
5.
民主一直是人类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纵观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进程,我们可以体会到
①民主化的进程是反对专制、争取人和公民权的斗争历程
②不同国情决定了各国人民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的道路不同
③民主力量与封建专制势力的斗争是长期的、曲折的
④反对专制、争取民主始终是少数政治家的历史使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
“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辛丑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
7.
1927年,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下列关于八七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有
A.当时国共合作即将破裂
B.提出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C.事实上确立了***的领导地位
D.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8.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北伐战争失败
B.日军大规模侵华
C.西部急需开辟革命根据地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9.
“蒙马特尔的钟声惊醒了沉睡的巴黎,巴黎沸腾了。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们,立即投入了领导起义的工作。”巴黎人民起义主要是因为
A.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
B.普鲁士侵略者步步进逼
C.临时政府解除人民武装
D.临时政府干涉工人选举
10.
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为
A.宣布推翻资产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
B.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C.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D.选举产生列宁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
1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到:在那动乱的一九一七年的四月,吓得昏头昏脑的小市民,早上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推开窗户,提心吊胆地询问比他起得早的邻居:“今天城里是哪一派掌权?”正确的回答是
A. 罗曼诺夫王朝
B.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工兵代表苏维埃
D. 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12.
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他批评的是( )
A.人民主权的虚假B.轮番而治的弊端
C.直接民主的泛滥D.行政官员的腐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