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四川绵阳南山中学高二3月入学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7719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4/2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第七表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于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第九表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诸八议者(注:八议指亲、故、贤、能、功、贵、勤、宾等),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注:一般死罪可降为流罪);流罪以下,减一等。
——《唐律疏议》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差异。
材料三 “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
——《世界文明史》
(2)材料三反映了人们对“民主”的认识存在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
材料四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其本身就是个世界,一个尽可能不与外界往来的世界。然而,尽管除知识名流外,其他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而到中国传教则成为耶稣会士的荣耀…………作为一个有名无实的闭关锁国的国家,有着甚至更为封闭的儒家思想的明代中国,正在丧失它的自主性,开始依附于一个非它所创造的世界体系。
--阿谢德《中国在世界历史之中》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经济、思想文化方面指出闭关锁国政策下的表现。并从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角度,评述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材料五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
(4)材料五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
材料六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经历了一场非常艰难的过程,实际上在相当程度上,无论中国的政治问题还是经济问题,归根结底都与中国的文化观念有关,某种程度上,正是中国的文化观念延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5)综合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文化观念与中国近代化进程之间的关系。

2.单选题(共19题)

2.
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三位政治家的改革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他们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扩大平民权利,推动民主进程
B.破除贵族世袭,制约公民权利
C.废除债务奴隶,促进经济发展
D.划分公民等级,明确权利义务
3.
“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
A.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B.确保了罗马境内居民权利的平等
C.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
D.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4.
有学者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这说明此时中国
A.经济总量与劳动生产率在增长B.经济总量在世界处于落后地位
C.经济增长以传统的方式来实现D.经济类型和总量实现新的突破
5.
(题文)傅衣凌先生指出:“促成徽州出现有大量的经商者,则系由于封建的低下生产力所造成的人民生计难题……遂使徽商的发展,渐带有一个极落后的性质,把他们对于商业行为的扩大欲求,限于糊口,而不在经济扩张。”此观点是可以说明(   )
A.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B.徽商只是一个消极的谋乡族利益的集团
C.古代商业活动致力于解决民生的难题
D.封建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其落后
6.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不虚传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这场“商业革命”最本质的现象是(   )
A.出现了工商业市镇
B.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
C.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D.海外贸易空前发达
7.
有学者指出:“智者并不是为智慧而教授智慧的思辨家……其目的是培养能够在政治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人。”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与该观点相悖的是()
A.孔子B.墨子C.韩非D.庄子
8.
康熙年间,我国开始系统地大规模地开展全国性的地图三角测量绘制《皇舆全图》时,吸取了欧洲制图理论中考虑大地是球面的优点,实测并采用经纬图法比例,而且还采用了地图投影方法。由此可知()
A.新航路开辟冲击了传统科技
B.西学东渐影响中国传统科技
C.康熙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康熙年间尚未实行闭关锁国
9.
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科学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精神层面近代化的进程。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A.彻底摧毁宗教与迷信的精神枷锁
B.使人从封建愚昧中日益获得解放
C.推动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
D.促进人类民主、科学思想的形成
10.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米兰多拉说:“(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永恒的。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材料表达的主旨是
A.反对君主专制
B.提倡因信称义
C.肯定人和人性
D.否定教皇权威
11.
张岱年教授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了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对“近代社会宣言书”理解最为契合的是
A.冲破了宗教神学的禁锢
B.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C.描绘了“理性王国”蓝图
D.鼓舞了民族独立的斗争
12.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观点分析比较恰当的是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13.
格拉斯在《再见,西方文化》中写道:如果有人问我现在的欧洲需要什么,我会说需要能不依赖他人自己形成想法的人,是能独立思考,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意愿思考的人,是能摆脱惯常的思维轨道,能用新的视角思考周围发生的事情的人。与材料中对“人”的认识持相似观点的思想家是(    )
A.伏尔泰B.薄伽丘C.康德D.马丁·路德
14.
宗教改革领袖加尔文说:“通过永恒的、不变的意图,上帝始终决定着谁可以被拯救。谁将被毁灭。”这反映了宗教改革主张(    )
A.反对教皇B.信仰得救C.上帝永恒D.圣经至上
15.
下列对中世纪西欧天主教会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人民大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国家的臣民,又是教会的子民。
B.14、15世纪的天天主教会得到西欧各国王权的积极拥护
C.天主教会是最大的封建主,他们利用各种手段聚敛财富
D.封建王权服从于教权
16.
苏东坡曾这样评价王维与吴道子的作品:“吴生虽绝妙,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鬲谢龙樊。”他极力推崇王维,誉之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东坡对王、吴的评价(    )
A.改变了王、吴二人在中国画坛的地位
B.彻底否定了写实、形似的主导思想
C.开创了“以形写神”的画风
D.有利于文人画体系的形成
17.
在《午后之死》《老人与海》等作品中,作者把文学创作比做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从中可见作者认为文学应该(   )
A.在表现社会现实中寓含作者对人生的看法
B.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彻底检视社会
C.以嘲讽的态度展示对社会的批判和不满
D.揭露社会黑暗并对之进行深入剖析和批判
18.
赛亚·伯林在《浪漫主义的根源》一书中说:“浪漫主义为人文精神增加了新内容。”下列文学、美术、音乐作品,均属于浪漫主义的是(    )
A.《巴黎圣母院》《自由引导人民》《田园交响曲》
B.《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伏尔加河上的船夫》《蓝色多瑙河》
C.《人间喜剧》《拾穗者》《天鹅湖》
D.《老人与海》《日出·印象》《英雄交响曲》
19.
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年)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对此,后来马丁·路德的回答是(   )
罪名
杀人罪
谋杀双亲或兄弟姊妹
伪造文书
赦免价
8个金币
6个金币
7个金币
 
A.因信称义B.先定论
C.因行称义D.教随国定
20.
苏辙认为: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则恐鞭“棰”意:鞭打)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以下各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中苏辙的观点的是(    )
A.青苗法增加了地方官员的额外行政负担
B.青苗法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C.青苗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青苗法为官吏贪污制造机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