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能力)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717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雅典除将军可无限期连选连任、五百人议事会议员可连任两年外,所有公职任期都在一年以内,不得连任。在其民主政治进程中,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但一个民主的社会对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
——摘编自《历史中的英雄》等
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摘自《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三 第3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材料四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耶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建设中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人物(写出两位即可)。
(2)说明材料二中根据伯里克利的说法,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
(3)为保证民主的实施,伯里克利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4)材料三引自古代罗马的哪一部法律?你如何评价材料三中的法律规定?
(5)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谈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明)宋濂《元史》卷五八《地理志》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封建变为郡县”有何影响?元朝在地方管理上有何制度创新?
材料二  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王位继承法》,被看作是《权利法案》的补充,这两个法案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是迈向君主立宪制度的重要一步,议会逐渐成为***。12月下旬,南京各省代表会议上,多数代表赞成总统制,会议通过《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维持总统制。清帝逊位(1912年2月12日)后第二天,孙中山向南京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推荐袁世凯继任大总统。同年,3月11日正式公布参议院起草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政治的组织形式为内阁制。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5)材料五反映了当时革命党人的争论焦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有何目的?
材料六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政治建设的新时期。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人民版《历史》必修Ⅰ
(6)依据材料六和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后开创了哪些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

2.单选题(共21题)

3.
公元前594年的一天,雅典城外,农民奔走相告“梭伦颁布新法律了,我们抵押的土地可以收回来了!我们再也不会去给贵族当奴隶了!”。让雅典农民兴奋的是哪一改革措施?
A.解负令
B.财产等级制度
C.四百人会议
D.陪审法庭
4.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屋大维的顾问抱怨:“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针对这一问题,罗马
A.协调贵族与平民矛盾的公民法诞生
B.逐步建立起轮番而治的直接民主政治
C.万民法逐步取代了原有的公民法
D.制定成文法取代习惯法以调节国内矛盾
5.
有学者评价近代某国代议制,认为它阻碍了各邦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在国家上层建筑中,依然有大量的“垃圾”,“议会民主”只起到专制的遮羞布作用。学者意在说明该国的政治体制
A.推动国家最终实现统一
B.专制主义色彩十分浓重
C.确立标志是《权利法案》
D.宰相掌握国家实际大权
6.
一场“女婿登陆,丈人逃亡”的宫廷政变以最小的牺牲完成了政权更替,该事件
A.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
B.使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C.迎来了英国新王荷兰执政威廉二世
D.使得国王权力的来源发生转变
7.
《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危害最大的条款是
A.赔款白银2亿两
B.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C.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8.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认为其“失败”的理由是
A.资产阶级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决裂
B.民主革命的观念深入人心
C.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D.中国社会的性质并没有改变
9.
***曾说:“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对此论述理解正确的有
A.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的制度变革
B.五四运动动摇了北洋政府的统治
C.五四运动取得了中国外交的胜利
D.五四运动使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0.
魏巍在《地球上的红飘带》中说: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他所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红军长征
D.挺进大别山
11.
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有“维护鸦片贸易说”“文化冲突说”“商业贸易说”“侵略战争说”。其中,中国人最有可能支持的是
A.维护鸦片贸易说
B.文化冲突说
C.商业贸易说
D.侵略战争说
12.
有人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说明《资政新篇》
A.为中国民主革命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B.是农民革命斗争的产物
C.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超前性
D.在当时有实施的可能性
13.
太平天国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A. 农民阶级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B. 农民阶级不可能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C. 农民阶级的力量是有限的
D. 中外反动势力强大而且狡猾
14.
近代太平天国运动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一制度
A. 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B. 突出反映了农民对社会经济改革和农业近代化的强烈要求
C.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 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15.
1940年7月,***斩钉截铁地指出:“只有抗战到底,才能团结到底,也只有团结到底,才能抗战到底。”***意在强调
A.维护发展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B.抗战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C.抗战胜利能增强民族自尊心
D.正义战争定能得到国际援助
16.
国民政府于1937年8月14日发表《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公告了卢沟桥事变以来事变推演的经过,声明“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该《声明书》的发表,标志中国政府正式进入抗战,实现全国抗战。促成国民政府发表抗战声明书的最直接因素是
A.九一八事变日军侵略东北
B.一·二八事变日军进攻上海十九路军
C.七七事变日军全面侵华
D.八一三事变日军进攻上海威胁南京
17.
从2014年开始,我国有了两个新的法定纪念日一9月3日和12月13日。这两个纪念日
A.与上个世纪的十四年抗战有关
B.与国际工运和社会主义运动有关
C.与建党、建军、建国有关
D.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
18.
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是
A.新中国赢得民族独立
B.中华民族共同愿望
C.“一国两制”的提出
D.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19.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在某次重大国际会议上发言:“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就是要在承认印度支那人民的民族权利的基础上,停止敌对行为,恢复印度支那的和平。”该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不结盟运动成立大会
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0.
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第三次建交高潮。加拿大、日本、联邦德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一时期中国外交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因素是
A.综合国力的提升
B.中美关系的缓和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改革开放的推行
21.
上海合作组织反对任何国家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的恶劣作法,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表明上海合作组织
A.以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为目标
B.有利于打造新型国家关系
C.旨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D.推动了两极格局走向瓦解
22.
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次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二十六届联大
D.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23.
2006年10月8日至9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这次访华被喻为“破冰之旅”。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有一位日本首相对华进行了二战后的“破冰之旅”,他是
A.田中义一
B.田中角荣
C.伊藤博文
D.东条英机

3.选择题(共1题)

24.“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人们创造活动中的一种________思维状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