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公民大会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500人议事会的议员用抽签方式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陪审法庭包括6000名陪审法官,由抽签方式选出,主要从事审判工作。

材料三 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妇女.军人无投票权)。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可任命文武官员,提出法案,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解散众议院。内阁由总统任命,但是对议会负责。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美国政治体制结构示意图”指出美国权力运行体现的原则。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1875年宪法的主要特点。
材料一 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公民大会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500人议事会的议员用抽签方式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陪审法庭包括6000名陪审法官,由抽签方式选出,主要从事审判工作。
——臧嵘主编《历史•必修Ⅰ》
材料二 美国政治体制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 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妇女.军人无投票权)。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可任命文武官员,提出法案,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解散众议院。内阁由总统任命,但是对议会负责。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
——法国1875年宪法的主要规定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美国政治体制结构示意图”指出美国权力运行体现的原则。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1875年宪法的主要特点。
2.简答题- (共1题)
2.
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社会主义终于从理论变为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列举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具体史实。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其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列举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具体史实。
3.单选题- (共24题)
3.
顾准在《希腊城邦制度》一书中描述:“公元前594年,他被选为首席执政官,就任后的第一项改革是拔除债务人份地上的记债碑……禁止人身奴役和买卖奴隶。”材料中的“他”推行的改革措施
A.提高下层公民的参政热情 |
B.奠定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
C.推动雅典民主政治达顶峰 |
D.使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
4.
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产生和演变的发展过程。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
A. 习惯法--习惯总结--习惯--成文法
B. 法律理论--习惯--成文法--习惯法
C. 成文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
D. 习惯--习惯法--成文法--法律总结
A. 习惯法--习惯总结--习惯--成文法
B. 法律理论--习惯--成文法--习惯法
C. 成文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
D. 习惯--习惯法--成文法--法律总结
5.
英国制度规定:任何阁员不能投票反对政府的政策,否则,他必须辞职或被解职;任何阁员不能发言反对,也不能不明确支持内阁的政策;每个阁员必须准备为所有的政策负政治责任。由此可知,英国内阁制度
A.极大限制阁员的个人自由 |
B.要求阁员政治上互相信任 |
C.保证了国王名义上的治权 |
D.能有效减少立法上的失误 |
6.
太平天国时期的歌谣大多用诗体语言和群众口语记述太平天国的光辉历史。如“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这一首歌谣
A.再现了太平天国辉煌的历史 |
B.表明金田是革命志士的圣地 |
C.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权仍是一个封建王朝 |
D.便于传播,可作为研究起义原因的佐证 |
7.
傅斯年是五四游行的总指挥,他在运动后不久说:若说这五四运动单是爱国运动,我便不赞一词了;我对这五四运动所以重视的,为它的出发点是直接行动,是唤起公众责任心的运动。”傅斯年意在说明五四运动
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B.是彻底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
C.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D.具有思想解放和启蒙作用 |
8.
民国元年至民国六年,虽经袁世凯帝制自为、张勋复辞,但只不过是两场短暂的闹剧,并没有使民国中断,更没有像法国那样出现两次帝国、三次共和国的波折。这主要是因为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B.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
C.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与中国国情适应 |
D.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进程逐步加快 |
12.
20世纪初学术界、教育界论及“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的只是少数学者。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三大发明”频繁出现并逐渐成为教科书撰写中必须选择的项目,“四大发明”的说法也已经产生。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科学事业取得重大成就 |
B.振兴提升民族信心的需要 |
C.对传统科技认识的逐渐加深 |
D.政府加强思想控制的要求 |
13.
二月革命发生时,布尔什维克的力量和影响还比较小,但到十月革命时它已得到了民众广泛的支持,主要是因为布尔什维克党
A.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政治目标深得民心
B. 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C. 掌握了国家政权和军事力量
D. “和平”、“面包”的口号深得人心
A.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政治目标深得民心
B. 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C. 掌握了国家政权和军事力量
D. “和平”、“面包”的口号深得人心
14.
***在研究前苏联的政治模式时曾指出,苏联“把其他党派搞得光光的,只剩下共产党的办法,很少能听到不同意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党创立并发展了一种新型政治制度。关于这一制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成为新中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
B.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在野党 |
C.充分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
D.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
15.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为“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而作出的努力有
①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②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③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④与撒切尔夫人就香港回归问题进行谈判
①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②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③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④与撒切尔夫人就香港回归问题进行谈判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6.
1989年8月,邓小平指出,必须革除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存在的弊端,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其主要是鉴于
A.“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
C.中共与民主党派合作状态 |
D.“依法治国”理念的推行 |
17.
周恩来指出:“中国如果釆取联邦制度,就会在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材料反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了
A.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
B.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
C.民族文化双向交流 |
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
19.
20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外交取得一系列成就的时期,下列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日内瓦国际会议的召开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
③“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④《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①日内瓦国际会议的召开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
③“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④《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① |
C.③④①② |
D.④②①③ |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具体史实有
①对联合国事务全面参与
②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③多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④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①对联合国事务全面参与
②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③多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④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1.
有学者认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真正起决定性、直接作用的是中国政府和国际环境。对“国际环境”理解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的瓦解 |
B.中国大国身份的确立 |
C.中美关系的改善 |
D.日本的国际地位下降 |
22.
有学者认为用“冷战”来描述战后世界本质上是“欧洲中心主义”在作祟。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冷战”是西方人提出的概念 |
B.欧洲人将“冷战”政策道德化 |
C.欧洲“冷战”掩盖了亚洲热战 |
D.战后欧洲衰落已非世界中心 |
23.
二战后,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大国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采取和平与中立的对外政策,为此兴起了
A.不结盟运动 | B.亚非独立运动 |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D.和平外交运动 |
24.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表明
A.日本正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 B.日本已经摆脱了美国的控制 |
C.国际格局由“冷战”对峙到多极鼎立 | D.美国逐渐放松了对日本的外交制约 |
25.
对下图历史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186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的“德国造”克虏伯炮王

186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的“德国造”克虏伯炮王
A.德国统一促进了军事工业的发展 |
B.工业化助推了德意志帝国的诞生 |
C.德意志帝国已成为世界军事强国 |
D.德法借助巴黎世博会化解了宿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