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加试题)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深刻影响了西方文明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意大利文艺复时期的文化遗产

材料二 路德的宗教学说虽然是以对上帝的绝对信仰为前提的,但其中蕴含着强烈的人文精神,路德指出“凡不以圣经为可靠启示,为根据的说法都只能算为意见,而没有相信的必要。”“一个基督徒因着信仰,就凡事自由”,信仰的唯一途径就是《圣经》。教徒个人自己有权凭借自己的理性和智慧去理解《圣经》。由此,他强调“我们凡为基督徒的就都是祭司,都是君王”,“在平信徒和神父、贵族和主教以及属灵和属世的之间,确无差别”。
——整理自朱衰《世界上古中世纪史》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①和②建筑圆顶的设计者,说明图①建筑的设计者保持顶牢固的具体方法。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综合上述材料,概述这一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
材料一 意大利文艺复时期的文化遗产

材料二 路德的宗教学说虽然是以对上帝的绝对信仰为前提的,但其中蕴含着强烈的人文精神,路德指出“凡不以圣经为可靠启示,为根据的说法都只能算为意见,而没有相信的必要。”“一个基督徒因着信仰,就凡事自由”,信仰的唯一途径就是《圣经》。教徒个人自己有权凭借自己的理性和智慧去理解《圣经》。由此,他强调“我们凡为基督徒的就都是祭司,都是君王”,“在平信徒和神父、贵族和主教以及属灵和属世的之间,确无差别”。
——整理自朱衰《世界上古中世纪史》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①和②建筑圆顶的设计者,说明图①建筑的设计者保持顶牢固的具体方法。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综合上述材料,概述这一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时期,有关“天下”的一些论述:
《商书·立政》:“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以觐文王之耿光,以扬武王之大烈,”
《诗经・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上,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周礼・夏官・职方氏》“职方氏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荒、七敏、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財用。
材料二 清朝前期真正开启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消除了千百年来自“三北”(东北、北部与西北)的“边患”变成和平的边疆;把一个横行大草原的强悍的蒙古族变为能与其他各族共处的和谐民族,把一个远离中华传统文化的藏民族拉近了距离,密切了与汉满民族的关系,清代继承和发展了秦汉以来的“大一统”思想,以新的民族“大一统”观念为指导,较成功地解决了二千多年来困扰历代王朝的边疆“内患”问题,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空前“大一统”的多民国家至清代最后完成,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数千年发展的一个大结局。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天下”观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从空间角度简述秦始皇开拓“天下”的主要史实。
(2)根据材料二,分析促进清朝前期“大一统”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
材料一 先秦时期,有关“天下”的一些论述:
《商书·立政》:“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以觐文王之耿光,以扬武王之大烈,”
《诗经・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上,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周礼・夏官・职方氏》“职方氏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荒、七敏、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財用。
材料二 清朝前期真正开启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消除了千百年来自“三北”(东北、北部与西北)的“边患”变成和平的边疆;把一个横行大草原的强悍的蒙古族变为能与其他各族共处的和谐民族,把一个远离中华传统文化的藏民族拉近了距离,密切了与汉满民族的关系,清代继承和发展了秦汉以来的“大一统”思想,以新的民族“大一统”观念为指导,较成功地解决了二千多年来困扰历代王朝的边疆“内患”问题,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空前“大一统”的多民国家至清代最后完成,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数千年发展的一个大结局。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天下”观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从空间角度简述秦始皇开拓“天下”的主要史实。
(2)根据材料二,分析促进清朝前期“大一统”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
3.
(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仁人志士是站在代表先进思想和时代精神前沿,在注重重新审视、发现和弘扬古典文学艺术的同时,还以批判、求实的精种,勇敢地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对自然界及其运动规律按其本来面目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取得了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为近代科学革命揭开了序幕。尤其在文艺复兴中后期,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继承了中国古代的三大发明和通过阿拉伯世界得以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古罗马的优秀古典文化成果,使科学技术走出基督教的“神圣殿堂”,成为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重要支柱。
——朝光利《文艺复兴动与近代科学的兴起》
材料二 不同的历史人物对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度是有区别的,例如:①甘地主张“回到纺车去”;②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使科学技术走出基督教的‘神圣殿堂’,成为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重要支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位人物的观点,予以简要评述。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仁人志士是站在代表先进思想和时代精神前沿,在注重重新审视、发现和弘扬古典文学艺术的同时,还以批判、求实的精种,勇敢地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对自然界及其运动规律按其本来面目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取得了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为近代科学革命揭开了序幕。尤其在文艺复兴中后期,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继承了中国古代的三大发明和通过阿拉伯世界得以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古罗马的优秀古典文化成果,使科学技术走出基督教的“神圣殿堂”,成为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重要支柱。
——朝光利《文艺复兴动与近代科学的兴起》
材料二 不同的历史人物对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度是有区别的,例如:①甘地主张“回到纺车去”;②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使科学技术走出基督教的‘神圣殿堂’,成为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重要支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位人物的观点,予以简要评述。
2.单选题- (共21题)
4.
梭伦时期曾规定,“当发生内争之时,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失去公民权利”、“一切政事的决策不以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而由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全体的意志所左右”。这反映出古希腊民主
①突出公民对城邦的义务
②注重保护公民个人利益
③用法律来强化公民意识
④公民大会受理全国案件
①突出公民对城邦的义务
②注重保护公民个人利益
③用法律来强化公民意识
④公民大会受理全国案件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5.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解决了一个人统治国家的问题,但其后100余年间英国仍是被几十个大贵族通过议会进行统治。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宪政体制仍有待完善 |
B.革命成果遭严重破坏 |
C.行政权尚未发生转移 |
D.代议制机构形同虚设 |
7.
***认为,创建中国共产党“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为中国革命运动指明了方向 |
B.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
C.掀起了新一轮中国革命高潮 |
D.是中国革命阶段发展的产物 |
8.
2018年9月15日,在辽宁大连庄河水下12米处的海床上,考古队员发现悬挂于舰舷外壁的木质髤金“经远”名字牌。下列各项关于此的说法正确的是
A.被鱼雷击中后沉没 |
B.该舰管带为刘步蟾 |
C.“松岛号”被其击沉 |
D.该舰沉没于1895年 |
9.
邓小平曾经对***的战略思想作了这样的说明:“他告诉我们,开始必须在内线打,打到一定时候,也就是削弱敌人到相当程度之后,就要打到外线……这时时机成熟了,就应该转到外线,否则就要吃亏。”解放军开始“转到外线”的重大行动是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
10.
“这部宪法明确地规定了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和道路,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这部宪法”
A.初步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
B.正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保障了改革开放顺利进行 |
D.开启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历程 |
11.
如表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21个国家的外长或大使在开罗为即将召开的大型国际会议拟定的入会条件(部分):
①该国应一贯支持民族独立运动
②该国不该参加与大国争夺有牵连的多边军事联盟
③如该国已将军事基地租让给外国,则此种租让不应与大国争夺有任何牵连
④该国应奉行与不同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据此可知,这次即将召开的国际会议
①该国应一贯支持民族独立运动
②该国不该参加与大国争夺有牵连的多边军事联盟
③如该国已将军事基地租让给外国,则此种租让不应与大国争夺有任何牵连
④该国应奉行与不同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据此可知,这次即将召开的国际会议
A.引发战后蓬勃发展的民族解放浪潮 |
B.冲击超级大国主导国际事务的局面 |
C.促进世界各国联合反对新殖民主义 |
D.主导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秩序 |
12.
16和17世纪,英国先后创建了非洲公司,东印度公司、土耳其公司等殖民垄断公司。这些公司在19世纪中后期先后解散。与此同时,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出现。这两类垄断组织都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B.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 |
C.只给广大亚非拉国家带来了灾难 |
D.是政府直接对经济干预的产物 |
13.
“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挂四时名画,装点店面…向绍兴年间,卖梅花酒之肆。以古乐吹《梅花引》曲破卖之。”这主要表明宋代
A.赏画品乐成为社会时尚 |
B.商业经营注重营销策略 |
C.娱乐活动丰富市民生活 |
D.商业发展突破时空限制 |
14.
统计,乾隆二十五年(1760)到道光十三年(1832),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47万余两增加到732万余两,增加了15.6倍;英国从中国输入商品总值年平均额由97万余两增加到995万余两,增加了10.26倍。这反映了
A.海禁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 |
B.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社会动荡 |
C.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英国 |
D.闭关锁国下外贸仍有一定发展 |
15.
《史记·河渠书》对中国古代某水利工程记载道:“渠就,用注填阏(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此水利工程位于如图中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6.
19世纪欧洲工人的工资有明显增长,工人家庭的食品支出下降了25%。工人们既有结余用以订阅报纸,也可以到音乐厅和咖啡厅休闲。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掠夺积累财富 |
B.商品输出获利丰厚 |
C.工人斗争改善待遇 |
D.生产方式发生变革 |
18.
民国初年,《采菲录》记载:“天足萌秀之际,因放足而致夫妻反目者、翁姑虐待者,时有耳所闻。旧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小之足,每致离婚。”这说明
A.近代社会民众的习俗变迁异常缓慢 |
B.妇女缠足习俗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
C.社会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冲突的局面 |
D.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引发社会大变革 |
19.
公权说:“董子虽以言灾异下吏,然观汉书‘天文’、‘五师’两志所述,足知‘天人相与’已成为西京之显学,而仲舒乃其重要之大师。抑吾人当注意,董子言天人,其意实重革命而轻受命,详灾异而略祯祥。”他认为该学说
A.限制君权以防止专制弊端 |
B.迎合君主谋职权位的需要 |
C.遭到了封建士大夫的批判 |
D.鼓吹革命推动反专制斗争 |
20.
梁启超认为,“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欲兴绅权,宜以学会为之起点,此诚中国未常有之事,而实千古不可易之理也。”“兴绅权”不仅是中国“古法之最善者",而且是“今之西人,莫不如是”的善政良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绅”是指当时的资产阶级 |
B.凸显资产阶级的妥协性 |
C.他对西学思想进行了中国化 |
D.维新派争取民众的支持 |
21.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个国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①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研制提供理论基础 |
B.②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推动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
C.③雅可比采用电磁铁做转子,制成第一台实用的电动机 |
D.④马可尼采用电磁波的理论,促成有线电报的发明 |
23.
胡适在《谈新诗》中写道:“初看起来,这都是‘文的形式’一方面的问题,算不得重要。却不知形式和内容有密切的关系。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由此可知胡适的主张旨在
A.打破旧束缚促进思想解放 |
B.废除格律诗推广新体诗 |
C.废止文言文而推行白话文 |
D.推翻旧制度建立新社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