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历史一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后,因经费难筹、管理混乱、销场未广、支持愈久、用款愈多,无法为继。后转由郑观应接手汉阳铁厂。郑观应到厂后,接到一封密函,函中揭发厂内管理者的种种浮开,亦即虚报假冒。1896年8月16日,郑观应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颁布了汉阳铁厂厂规,对用工制度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与此同时,他草拟了《处理公文章则六条》《总文案、提调分别办事管见四条》上呈盛宣怀,从厂规的颁布到公文制度的制定,奠定了汉阳铁厂制度建设的基础,同时,文件还着重强调国家维护对汉阳铁厂发展的意义说:“查美国重税进口钢铁等货,正以保护本国工商自制之货。”鉴于洋工程师种种弊端,郑观应向盛宣怀建议,“聘请上等各工师,必须访其有学问、有历练者方可无误”。郑观应接手汉阳铁厂总办后,把焦炭问题放在首位,“鄙见第一重在焦炭,如焦炭所产近便价廉,则事业可久可大。”总之,在汉阳铁厂的思考、建议以及诸多举措,为汉阳铁厂后来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郭莹、陈锴《郑观应与汉阳铁厂》
(1)根据材料,概括郑观应整顿汉阳铁厂的背景和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观应经营汉阳铁厂的影响。
材料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后,因经费难筹、管理混乱、销场未广、支持愈久、用款愈多,无法为继。后转由郑观应接手汉阳铁厂。郑观应到厂后,接到一封密函,函中揭发厂内管理者的种种浮开,亦即虚报假冒。1896年8月16日,郑观应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颁布了汉阳铁厂厂规,对用工制度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与此同时,他草拟了《处理公文章则六条》《总文案、提调分别办事管见四条》上呈盛宣怀,从厂规的颁布到公文制度的制定,奠定了汉阳铁厂制度建设的基础,同时,文件还着重强调国家维护对汉阳铁厂发展的意义说:“查美国重税进口钢铁等货,正以保护本国工商自制之货。”鉴于洋工程师种种弊端,郑观应向盛宣怀建议,“聘请上等各工师,必须访其有学问、有历练者方可无误”。郑观应接手汉阳铁厂总办后,把焦炭问题放在首位,“鄙见第一重在焦炭,如焦炭所产近便价廉,则事业可久可大。”总之,在汉阳铁厂的思考、建议以及诸多举措,为汉阳铁厂后来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郭莹、陈锴《郑观应与汉阳铁厂》
(1)根据材料,概括郑观应整顿汉阳铁厂的背景和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观应经营汉阳铁厂的影响。
2.
(历史一选修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公元前123年,17岁的霍去病(皇后卫子夫的外甥)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北击匈奴。他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故屡立战功。
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皆加官为大司马,管理军事行政事务。
汉武帝为霍去病修建一座豪华的府第,霍去病拒绝,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是霍仲孺的私生子。其父未曾尽过一天当父亲的责任。霍去病却为霍仲孺置办田宅奴婢,并将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带到长安栽培成材。
“(李敢,李广之子,李广因卫青而死)乃击伤大将军。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射杀敢。”汉武帝为他隐瞒了此事。
“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
公元前117年,卒,年仅24岁。
——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霍去病得到重用的历史背景和条件。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霍去病。
材料:公元前123年,17岁的霍去病(皇后卫子夫的外甥)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北击匈奴。他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故屡立战功。
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皆加官为大司马,管理军事行政事务。
汉武帝为霍去病修建一座豪华的府第,霍去病拒绝,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是霍仲孺的私生子。其父未曾尽过一天当父亲的责任。霍去病却为霍仲孺置办田宅奴婢,并将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带到长安栽培成材。
“(李敢,李广之子,李广因卫青而死)乃击伤大将军。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射杀敢。”汉武帝为他隐瞒了此事。
“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
公元前117年,卒,年仅24岁。
——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霍去病得到重用的历史背景和条件。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霍去病。
2.单选题- (共11题)
3.
喜剧在古希腊早期即已出现,在很长的时间内,它都不能登大雅之堂。但是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喜剧在城邦的节日仪式出现并且发展壮大,政府元首和政府重要部门都是其驳斥和奚落的目标。这表明了当时的雅典
A.民主政治赋予公民思想自由 |
B.人文主义思想滥觞 |
C.商品经济激发公民自我意识 |
D.城邦制度日渐衰落 |
4.
罗马法规定:野兽鸟鱼,即生长在陆上、海里和空中的一切动物,一旦被人捕获,即属于捕获者;无主之物,归属最先占有者。这反映了罗马法
A.运用自然理性界定财产所有权 |
B.认为劳动使人类获得财产所有权 |
C.保障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D.认可变更最先占有者的财产所有权 |
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虽然法律专家们并不认为自然法无形中对罗马民法起了限制作用,但是他们确实把它看作人类立法应当顺从的楷模。这一基本原则是罗马的一个伟大贡献,至今仍在起作用。”这说明罗马法
A.许多原则和制度被近代采用 |
B.为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
C.立法技术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
D.自然法观念对后世影响巨大 |
6.
1787年6月,新泽西代表马丁说:“脱离了大不列颠,就使13个邦处于自然状态……我们加入邦联时是平等的和自由的……如果谁要把我们弄得不平等和不自由,我是绝对不会让步的。”这一主张:
A.有助于推动各州反抗殖民统治 |
B.意味着中央政府权力需要强化 |
C.旨在传播自由平等的思想理念 |
D.推动美国邦联政府的迅速建立 |
7.
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开启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 |
B.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
C.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
D.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
8.
下表是八国联军侵华兵力统计表。此表说明
国家 | 兵力 |
日军 | 8000人 |
俄军 | 4800人 |
英军 | 3000人 |
美军 | 2100人 |
法军 | 800人 |
奥地利军 | 58人 |
意大利军 | 53人 |
A.当时日本是侵华的主谋 |
B.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C.列强侵华达成利益一致 |
D.清政府成为列强代理人 |
9.
汉字传入日本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当作官方文字在使用。明治维新时,日本大举引进西学,围绕汉字出现存废之争。1945年,日本战败后,主持战后对日改造的美国人建议日本废除汉字,使日语罗马字化。该建议的直接动机是
A.彻底摧毁日本的战争能力 |
B.意图孤立打压中国 |
C.清算日本发动战争的责任 |
D.控制日本人的思想 |
10.
有学者研究古代夜市时,引用了东汉应劭《风俗通》的一段记载:“夜籴,俗说市买者当清旦而行,日中交易所有,夕时便罢,无人也。今乃夜籴谷,明痴呆不足也。凡斯不敏惠者曰夜籴。”对此,以下说法最准确的是
A.材料中“夜籴谷”的记载,明确证明东汉已经出现了夜市 |
B.“夜籴”是一种俗语,不能作为东汉已经出现夜市的证据 |
C.结合上下文,“夜籴谷”更多是一种假设而非真实的存在 |
D.历史研究需要对史料详加考辨,并结合多种材料综合考虑 |
11.
1872年湖北织布局开工生产。1894--1898年,续设纺纱、缫丝、制麻三局,与织布局合称“湖北纺织四局”,亦称“纱麻丝布四局”,1902年租给粤商应昌公司经营。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改善 |
B.洋务企业开始近代化转型 |
C.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
D.政治改良运动较为顺利 |
12.
恩格斯说:“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恩格斯所评价的学说
A.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
B.引发了天文学革命 |
C.促进人类认识的飞跃 |
D.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