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2.材料分析题- (共1题)
2.
政治民主化与法治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感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摘自《历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18世纪80年代的美国在政治上是特别得天独厚的:那里既有继承自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有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了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在后一方面,美国人在殖民地时代和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显然起过重大作用,它为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实现对英国的重大超越提供了可能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彼又曰:中国人富于服从权势之性质,而非富于服从法律性之性质。试问无权势可以行法律乎?今日檀岛,若政府无权势以拘禁处罚犯法之人,其法律尚成法律乎?夫法律者,治之体也;权势者,治之用也,体用相因,不相判也
——《孙中山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比较韩非子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的异同。
(2)分析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能够超越英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二中的“重要理念”及其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在法制方面的创新之处。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实现“依法治国”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感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摘自《历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18世纪80年代的美国在政治上是特别得天独厚的:那里既有继承自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又有从法国启蒙运动中吸收了许多英国所没有的有关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在后一方面,美国人在殖民地时代和宗主国之间的矛盾显然起过重大作用,它为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实现对英国的重大超越提供了可能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彼又曰:中国人富于服从权势之性质,而非富于服从法律性之性质。试问无权势可以行法律乎?今日檀岛,若政府无权势以拘禁处罚犯法之人,其法律尚成法律乎?夫法律者,治之体也;权势者,治之用也,体用相因,不相判也
——《孙中山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比较韩非子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的异同。
(2)分析美国在现代民主创制试验方面能够超越英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二中的“重要理念”及其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在法制方面的创新之处。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实现“依法治国”谈谈你的看法。
3.单选题- (共13题)
3.
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由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发展而来,两者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四百人会议与五百人会议的区别是
A.前者按氏族部落选出,后者按地区部落选出 |
B.前者按四个等级选出,后者按十个部落选出 |
C.前者注重家庭的等级,后者注重财产的多寡 |
D.前者适用于所有公民,后者适用于部分公民 |
4.
英国国王的活动总原则之一是“国王不能为非”,即国王永远没有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这一原则
A.意在为国王的行为开脱责任 |
B.违背了《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 |
C.使国王丧失了国家元首地位 |
D.实质是把国王排斥于国家政治决策之外 |
5.
下表是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一条约内容时的摘录,该条约的影响是


A.导致了天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
B.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
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D.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6.
下图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某一时期中共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A. 1921年和1922年
B. 1937年和1938年
C. 1927年和1928年
D. 1949年和1950年

A. 1921年和1922年
B. 1937年和1938年
C. 1927年和1928年
D. 1949年和1950年
7.
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8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B.巴黎公社的建立 |
C.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
8.
有学者认为:“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的依据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 |
D.参加日内瓦会议 |
9.
广告的本质是传播,广告的灵魂是创意。据考证,叫卖广告最早在先秦已出现,到宋代我国的广告中以唱卖为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叫卖配上词曲,曲牌中有《甜水令》《包子令》等,韵味十足。结合材料,你认为造成宋代广告形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市民通俗艺术的兴盛 |
B.商品经济的发展 |
C.商业的时空限制被打破 |
D.市民阶层广告意识的增强 |
10.
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
11.
英国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人。从1786年阿克莱特纱厂的第一个烟筒立起,15年后拥有蒸汽机的纺纱厂发展到50个;1790年人口发展到5万,到1801年猛增至9.5万人,到1841年又增至35万人。曼彻斯特的发展印证了
A.殖民扩张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 |
B.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
C.大企业制度出现激发了城市活力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确立 |
12.
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涌现出许多时代巨人,发出具有震撼力的时代呐喊。下列人物和主张的连线,正确的是
A.普罗泰格拉——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统一的 |
B.卢梭——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
C.薄伽丘——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
D.康德——人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
13.
牛顿临终时曾说:“我所以有这样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缘故”。为牛顿、达尔文、西门子“提供肩膀”的巨人分别是
A.哥白尼、胡克、爱因斯坦 |
B.伽利略、拉马克、法拉第 |
C.伽利略、胡克、爱迪生 |
D.开普勒、拉马克、普朗克 |
14.
《礼记·中庸》中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段话不适合用来形容
A.新文化运动中蔡元培的办学思想 |
B.苏俄1921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
C.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 |
D.杜鲁门主义的实质 |
15.
孙中山曾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对这段话中的“忠”,下列理解中最准确的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
B.要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
C.强调了民族民主意识 |
D.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
4.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