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4题)
2.材料分析题- (共1题)
5.
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而在110年前的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却以战败而告终。这—胜一败的结局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了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的对外扩张战略。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
材料二中日战争前,英国《泰晤士报》驻东京记者布林克莱在一篇题为《朝鲜和他的邻居》的报道中说:“(日本)比中国人自己更清楚地知道(中国)每一省可以抽调多少人出来作战”。
材料三在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而甲午孝钦皇太后六旬万寿庆典,先是修三海,共花费白银600万两,其中挪用海军经费437万两,后又修建颐和国,耗资1000万两,挪用海军军费750万两。
材料四清政府自始即采取求欧洲列强干涉,速行终止中日战争之政策,李鸿章屡求各国代表援助,且电训其驻欧洲各国之使臣,使直接哀求各驻在国之政府。
材料五***在《矛盾论》中有精辟的论述。《矛盾论》说:“两军相争,一胜一败,所以胜败,皆决于内因。胜者或因其强,或因其指挥无误,败者或因其弱,或因其指挥失宜,外因通过内因而引起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必然性。
材料一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了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的对外扩张战略。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
材料二中日战争前,英国《泰晤士报》驻东京记者布林克莱在一篇题为《朝鲜和他的邻居》的报道中说:“(日本)比中国人自己更清楚地知道(中国)每一省可以抽调多少人出来作战”。
材料三在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而甲午孝钦皇太后六旬万寿庆典,先是修三海,共花费白银600万两,其中挪用海军经费437万两,后又修建颐和国,耗资1000万两,挪用海军军费750万两。
材料四清政府自始即采取求欧洲列强干涉,速行终止中日战争之政策,李鸿章屡求各国代表援助,且电训其驻欧洲各国之使臣,使直接哀求各驻在国之政府。
材料五***在《矛盾论》中有精辟的论述。《矛盾论》说:“两军相争,一胜一败,所以胜败,皆决于内因。胜者或因其强,或因其指挥无误,败者或因其弱,或因其指挥失宜,外因通过内因而引起作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必然性。
3.单选题- (共15题)
8.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
A.开放通商口岸,便利列强向中国商品输出 |
B.割地、赔款,使中国丧失了自主权 |
C.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
D.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
10.
下列对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结局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
B.清政府妥协退让,导致丧权辱国 |
C.中国对交战方输华货物的税率给于优惠 |
D.中国答应交战方在规定范围内对华投资 |
11.
甲午中日战争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有( )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②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③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④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形式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②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③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④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形式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3.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这主要是指
A.外国资本主义积极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B.摧毁了中国原有的资本主义萌芽 |
C.刺激了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近代企业 |
D.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
14.
下面是一位同学自编剧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之父”莎士比亚,探讨了但丁的名剧《哈姆雷特》,他们还欣赏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共有几处()
A.1处 | B.2处 | C.3处 | D.4处 |
16.
就下列有关历史文献所反映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① ② ③



① ② ③
A.文献①的核心思想即洋务派的宗旨 |
B.文献②的核心思想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
C.文献③的核心思想是宣传维新变法 |
D.文献②在社会经济方面的主张和社会发展趋势相矛盾 |
17.
关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召开的会议与当时的时代精神相符的是()
A.中共二大——国共实行党内合作 | B.中共七大——确立“***思想” |
C.中共八大——开展“文化大革命” | D.中共十四大——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18.
***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同志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以下文章不属于***思想的是( )
A.《新民主主义论》 |
B.《论十大关系》 |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
D.《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
20.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已成为美国人心中难以擦拭的伤痛,它们的相同点不包括
A.都属于“冷战”中的“热战” |
B.被侵略的国家都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援助 |
C.美国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 |
D.都以美国的失败而告终 |
4.选择题- (共14题)
23.如图,小章利用一张左、右两边已经破损的长方形纸片ABCD做折纸游戏,他将纸片沿EF折叠后,D、C两点分别落在D′、C′的位置,并利用量角器量得∠EFB=66°,则∠AED′等于{#blank#}1{#/blank#}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