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7699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0/11/13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南京“织机愈百张”,繁阜喧盛。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东京出现“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表现。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材料二反映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有什么新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认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不是可持续的。
材料二 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那么亚当·斯密则是挥动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这一切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也迫使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材料三 阿诺德·J·汤因比说:1931年这一年因为一个显著特征而不同于“战后”前几年,也不同与“战前”几年,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认真思考并坦率议论着西方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失灵的可能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英国在1588年至19世纪中期是如何完成内部制度调整和对外扩张的?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科技三方面概括“英国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人们都在认真思考并坦率议论着西方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失灵的可能性”的历史背景。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西方社会是如何避免自身社会制度的失灵的?并概括自己对此的认识。

2.单选题(共13题)

3.
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历史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意义在于
①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统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
②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
③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④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4.
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这次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其主要依据是
A.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B.进攻长沙遭到严重挫折
C.中国的国情和当时的形势D.井冈山具备开辟根据地的条件
6.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阐述了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本质
C.无产阶级斗争的政党学说
D.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7.
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8.
美国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布热津斯基在他的《大棋局》中说道:“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两极格局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当时冲击世界两极格局的新力量是
①西欧的联合 ②日本的重新崛起 
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④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猖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
图为1947年法国共产党人针对马歇尔计划张贴的一张宣传画,其所表明思想是“有偏袒的援助会使欧洲分裂”。其所说的欧洲分裂应是
A.由于援助数额的差别,会造成受援助国之间的矛盾
B.扶植和控制西欧,使之与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对抗
C.制造英法矛盾,以便美国操纵控制欧洲
D.通过援助一些国家的反政府力量,制造国家分裂
10.
“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区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年)建立起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了。”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是指
A.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B.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
D.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
11.
清朝雍正皇帝在上谕中说:“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根据这种思想所制定的政策应该是
A.海禁B.重农抑商
C.闭关锁国D.抑制兼并
12.
阅读下图,判断英国人口结构变化主要得益于()
A.资产阶级革命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海外殖民活动的进行
13.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14.
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文中的“他们”是
A.洋务派
B.顽固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15.
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
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B.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
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D.孙中山防止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3.选择题(共7题)

16.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热稳定性:HF>H2O>NH3

②离子半径:Na+>Mg2+>F

③电子数:H2O>OH>﹣OH     

④结合质子能力:OH>C6H5O>HCO3

⑤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17.

蟋蟀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个发育过程称为(    )。


18.

蟋蟀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个发育过程称为(    )。


19.

蟋蟀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个发育过程称为(    )。


20.

将下列昆虫与其发育方式对应起来:

①蟋蟀       ②家蚕     ③蝉      ④蝼蛄      ⑤蜜蜂


A.不完全变态         B.完全变态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我们要认真对待人生旅途中,出现的岔路口,慎重地进行选择
②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要学会取舍不同的道路
③我们要有勇气自己做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责任
④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相同的后果和责任
22.

玉米田里的白化苗,在长到几片叶时就会死亡。原因是{#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