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乡市安源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693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9/9

1.简答题(共1题)

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深远。请回答:
(1)革命前英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怎样?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建立了哪些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时情况:据统计,被掠和破毁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盒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针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材料二:美国驻华使馆武官欧柏在一份报告中,记述了旅顺大屠杀的情景:
我亲眼看见许多杀人的事情,这些被杀害者……是根本没有武装的。我还看见许多尸体,他们的手是缚在背后的。我曾经看到许多伤痕累累、显然是被刺刀杀死的尸体,而且我可能断定,他们是在无抵抗的情况下被害的。
材料三:联军统帅瓦德西供认: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有因抢劫发生的强奸妇女之残忍行为,随意杀人、无故放火等事,为数亦属不少。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中记载的事件各发生于哪一次侵华战争中?其中火烧圆明园发生于哪一年?
(2)从上述材料中概括出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的罪恶活动。
(3)上述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单选题(共18题)

3.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的是
A.梭伦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
D.特殊的地理环境
4.
下列选项中有关《十二铜表法》的内容说法正确的有
①倡导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③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5.
著名学者钱乘旦先生认为:“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能力。”17世纪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的优势在于
A.海外贸易
B.和平环境
C.地理位置
D.宪政制度
6.
德意志实现统一的方式是
A.和平统一
B.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C.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D.资产阶级革命
7.
下列关于法国1875年宪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总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
B.总统有权解散参议院
C.总统和议会有立法权
D.总统掌握行政大权
8.
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这两种政治体制的相同点不包括:
A.都反映了中央各部门的关系
B.都实行分权
C.都体现了集权原则
D.都具有民主性
9.
有学者认为“如果估计到当时世界上包括欧洲在内正在盛行君主制度的话,……不能不说美国联邦宪法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这一“伟大创举”是
A. 实行政党政治
B. 实行联邦制
C. 实行民主共和制
D. 创立内阁制
10.
下列有关德意志帝国宰相的地位与职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持政府工作
B.是内阁首脑
C.由选举产生
D.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11.
下列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作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B.使美国建立起联邦制国家
C.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D.将地方权力全部收归中央
12.
大卫是英国下议院议员,关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他津津乐道。你认为他的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标志着我国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
B.“我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责任内阁制”
C.“它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D.“它是总统制与联邦制相结合,体现三权分立原则的较为完美的政治体制”
13.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
A.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D.国民有人身等自由
14.
1861年,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谈到这本书时写道:“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西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材料所提到的此书应是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南京条约》
15.
下列城市,在近代历史上开放为商埠的时间最晚的一处应该是
A.南京
B.广州
C.天津
D.杭州
16.
几位同学在排练辛亥革命历史短剧中,出现了一处与史实不符的场景,请你予以指出
A.街头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B.孙中山主持召开第一次内阁会议
C.南京城内插挂着许多五色旗
D.报刊登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
17.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义和团运动
D.黄海海战
18.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正常的发展历程,最主要体现在中国
A.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B.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C.开始向西方学习
D.反侵略斗争此起彼伏
19.
一个侵略者曾经在日记中写道:“庄严华贵之区,且曾为高贵朝觐之殿,经此吞灭一切的火焰,都化为云烟了……园门和那些小屋,也一个不留……我们已经完成这项工作,便再回到北京去……所有年深日久,精美绝伦的建筑和物品,都一齐牺牲了。”据此分析,他参加的侵华战争应该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
《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空想性,其根本原因在于()
A. 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 B. 紧张的军事形势
C. 领导集团的内部矛盾 D. 其代表的小农经济的性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