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梭伦在改革中主张权力制约机制,设立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行使选举官吏、制定法律、决定战争和媾和、处理财政等权力和负责祭祀等重大问题。设立公民大会常设机构——400人议事会,负责向大会提出议案;设立公民大会执行机构,即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监督法律的实施和决议的执行。公民大会、400人议事会、执政官、陪审法庭、长老院等任何机构,其权力都不能无限大,都不能受限制,各种权力的行使,都处于相互制约之中。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三权分立制度与古代雅典权力制约机制有何不同,并说明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主要影响。
材料一 梭伦在改革中主张权力制约机制,设立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行使选举官吏、制定法律、决定战争和媾和、处理财政等权力和负责祭祀等重大问题。设立公民大会常设机构——400人议事会,负责向大会提出议案;设立公民大会执行机构,即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监督法律的实施和决议的执行。公民大会、400人议事会、执政官、陪审法庭、长老院等任何机构,其权力都不能无限大,都不能受限制,各种权力的行使,都处于相互制约之中。
——摘编自孟祥玲《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权力制约机制》
材料二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中很少有三权配合的内容,任何一个权力主体要行使自己的权力,都必须以其他权力主体的协作为前提,因而一旦其他权力主体不愿与之合作,就会出现僵局。如1831年,当最高法院通过对案件审理要求总统保护一个印第安人部落洛契部落的权利之时,在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拒不接受法院的审判理由,还声言:“约翰·马歇尔(最高法院大法官)已经作出了裁定,就让他去执行吧。”——摘编自杜亚玲《对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审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雅典权力制约机制的特点和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三权分立制度与古代雅典权力制约机制有何不同,并说明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主要影响。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白银购买力相当于宋、元时期的两倍,而恰在此时,美、欧正处于“价格革命”时期,欧洲各国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涉及所有工农业商品、持续约一个世纪之久的恶性通货膨胀。在这场通货膨胀中,西班牙、葡萄牙的物价从16世纪30年代到17世纪普遍上涨3倍左右,英国、法国、德国物价从16世纪中期开始上涨两倍左右。这大大削弱了欧洲各国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中后期世界白银流入中国的特点,并说明其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材料一 明代白银购买力相当于宋、元时期的两倍,而恰在此时,美、欧正处于“价格革命”时期,欧洲各国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涉及所有工农业商品、持续约一个世纪之久的恶性通货膨胀。在这场通货膨胀中,西班牙、葡萄牙的物价从16世纪30年代到17世纪普遍上涨3倍左右,英国、法国、德国物价从16世纪中期开始上涨两倍左右。这大大削弱了欧洲各国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摘编自陈昆《明朝中后期世界白银为何大量流入中国》
材料二 白银首先在东南沿海地区流通。“用银始于闽、粤,而闽、粤银多从番舶而来”。到万历年间,白银的使用已相当普遍。万历时给事中郝经说:“今海内行钱,惟此地一隅。自大江以南,强半用银。则钱之所行无几耳”。白银的广泛流通,大大增强了交换手段,对商业的繁荣无疑会有巨大的推动。——摘编自晁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世界白银流入中国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中后期世界白银流入中国的特点,并说明其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2.论述题- (共1题)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于当时欧洲的启蒙运动而言,出版自由带来了言论的表达自由。随着出版的日渐繁荣,各种宣传启蒙思想的书籍、报刊、小册子等印刷品数量激增,一方面从根本上扭转了神权和君权专制统治之下的知识行于上的等级特权局面,知识向平民化的普及得以实现,启蒙思想开始了向普通民众行于下的广泛传播;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启蒙思想在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交融,客观上起到了促进启蒙思想完善的作用。可以说,由出版自由衍生的广泛意义上的表达自由冲破了欧洲中世纪以来思想传播的桎梏,极大推动了启蒙思想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广泛传播,为欧洲、北美,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和思想动员。
材料 对于当时欧洲的启蒙运动而言,出版自由带来了言论的表达自由。随着出版的日渐繁荣,各种宣传启蒙思想的书籍、报刊、小册子等印刷品数量激增,一方面从根本上扭转了神权和君权专制统治之下的知识行于上的等级特权局面,知识向平民化的普及得以实现,启蒙思想开始了向普通民众行于下的广泛传播;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启蒙思想在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交融,客观上起到了促进启蒙思想完善的作用。可以说,由出版自由衍生的广泛意义上的表达自由冲破了欧洲中世纪以来思想传播的桎梏,极大推动了启蒙思想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广泛传播,为欧洲、北美,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和思想动员。
——摘编自郑爱龙《近代欧洲启蒙思想传播的历史考察》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白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3.单选题- (共19题)
4.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在雅典“政事的最后裁断不是决定于法律而是决定于群众”,“公众决议所宣布的命令可以代替法律”。这说明,在古代雅典
A.城邦法律缺少实用性 |
B.群众有尊重历史传统的习惯 |
C.民主观念日趋于淡薄 |
D.国家决策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
5.
罗马法中规定:当事人如因错误而履行债务时,得提出不当得利之诉,请求他方返还已履行的财产。这一规定折射出,古代罗马法
A.注重规范市场贸易秩序 |
B.蕴含了公平正义精神 |
C.反对非法侵占私有财产 |
D.致力于打造诚信社会 |
7.
1871年4月,俾斯麦亲自领导制订完成《德意志帝国宪法》后,最终在新选出的德意志帝国议会上获得原样通过。据此可知,该宪法
A.以维护国家统一为宗旨 |
B.完全被俾斯麦所操控 |
C.体现了政府权力制衡性 |
D.具有形式上的民主性 |
8.
1848年,《共产党宣言》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人类关怀,给人类指明了一条通向世界大同的光明大道。此大道的“光明”之处在于其
A.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
B.首次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 |
C.指明了无产阶级的解放方式 |
D.实现了无产阶级国际联合 |
9.
据记载,巴黎公社存在的72天中,公社委员会及下层机构共颁布了400多项法令和400多条公告。巴黎公社的举措
A.致力于实现以法治国理想 |
B.具有多变性与随意性 |
C.有利于民众了解施政情况 |
D.缺乏民众的舆论监督 |
11.
下表是战国时期有关国家授田的记述。据此可推知,当时
记述 | 出处 |
“故为国分田,数小亩五百,足待一役,此地不任也。” | 《商君书·算地》 |
“魏氏之行田也,以百亩,邺独二百亩,是田恶也。” | 《吕氏春秋·乐成》 |
“农夫分田而耕。” | 《荀子·王霸》 |
A.土地私有制度普遍确立 |
B.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
C.各国重农政策得到落实 |
D.农业生产关系得到调整 |
12.
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东京开封“白五月一日及端午节前一日,商贩沿街贩卖吉祥物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等。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由此可知,当时
A.佛道用品完全走向商品化 |
B.理学已影响到市民价值观 |
C.商品经济已渗人民俗节日 |
D.商业街已成城市商贸中心 |
13.
下表是清初顺治末年,政府为防范台湾反清势力而实行迁海(沿海居民内迁)政策后,沿海地区墟市数量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当时“迁海”
地区 | 迁海前 | 迁海后 |
潮州府澄海县 | 12个 | 6个 |
高州府吴川县 | 77个 | 61个 |
A.达到了经济封锁的功效 |
B.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内迁 |
C.阻断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
D.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
14.
18世纪以前,欧洲人的食物主要来源于谷物的供应,而此后土豆取代了由面包与粥构成的食物体系,而日益成为了餐桌上的新主食。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美洲地区的开发 |
B.香料用品的大量输入 |
C.商业革命的发展 |
D.民众生活的不断提升 |
15.
张家山汉墓竹简《贼律》中规定:“凡市场上出售不合格的肉,市官要尽量全部收获并焚毁;即使是县政府的肉,也要同样焚毁。应当焚毁的,而没有焚毁,市官与出售者同样受到处罚,要按盗窃罪论处。”这反映出汉代
A.注重规范市场的秩序 |
B.极力防范官商勾结 |
C.推行了严厉抑商政策 |
D.政府官营弊端显露 |
16.
对于唐中宗景龙元年(707年)勅令“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通常学者认为“这是只允许在一个县域范围之内设置一个正式市场”;而后有新学者认为“勅令规定所不得置者,并非市场本身,而是指负责管理市场的官员”。这说明
A.历史研究都具有不确定性 |
B.时间性决定着历史真实性 |
C.学者的学识影响历史解释 |
D.后世学者观点更科学准确 |
17.
古代希腊戏剧早期主要是描写神的世界,智者运动时期则转移到对人本身的描写。这一变化反映了
A.戏剧服务对象转向民众 |
B.宗教信仰丧失主导地位 |
C.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 |
D.戏剧创作开始面向生活 |
18.
意大利学者皮科(1463—1494年)说:“人是上帝的密友;人是低等动物的帝王;因为人的感官敏锐,理智聪明,智慧辉耀,所以是自然的解释者。”此观点在当时
A.有利于人性的自由解放 |
B.动摇了封建教会的权威 |
C.使人开始摆脱神学束缚 |
D.推动了自由宗教观形成 |
19.
有学者说,汉赋多以宫室台榭、田猎、祭祀、乐等题材为主,这些题材无不与君主的举止进退有关,体现着“君德”“君威”。这表明汉赋
A.体现了仁政理念 |
B.宣扬了礼治思想 |
C.继承了楚辞艺术 |
D.蕴含了批判精神 |
21.
“正如以往哥白尼的天文学体系废除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中心地位一样,达尔文主义似乎废黜了人类在地球历史上的中心地位。”这是因为“达尔文主义”
A.彻底否定了上帝造人理论 |
B.最早提出了生物的进化学说 |
C.继承了哥白尼反神学精神 |
D.指明了人类与动物的同源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