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92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3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如图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是我国哪个历史阶段的形势示意图?这一时期南方经济有一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哪个政权的建立从而结束了上图中的割据局面?
(3)图中辽政权的建立者是谁?辽最后被哪个政权所灭?
2.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评论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钱钟书先生也说过:“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一向是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数得到宋代。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的探究活动:

(造极于世的文学成就)
(1)写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写出生活与两宋之间的著名女词人
(商业的繁荣)
(2)写出两宋时期称得上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的城市两个。写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名称?
(繁华的都市生活)
(3)写出宋朝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名称。写出我们今天的传统节日,在宋朝百姓就过的传统节日。写出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
(发达的科技)
(4)写出宋时期毕昇发明的科技成果。写出北宋末年中国的航海上开始使用指示方向的仪器。
(四通八达的交通)

(5)宋朝时期陆路和海路交通发达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6)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这一说法流传甚广,不过也有人考证后发现,汤因比本人并未说过这话,汤因比说没说过这话,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个信息:宋朝确是一个令许多学者和名人都心驰神往的朝代。试分析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原因。

2.判断题(共1题)

3.
宋朝实行重武轻文的政策,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判断:
改正:

3.选择题(共14题)

4.
陈寅恪不仅为大史学家,旧体诗亦卓然大家。他佩服陶渊明、杜甫,虽爱好李白及李义山诗,但不认为是上品。他特别喜好平民化的诗,故可以得出他最推崇的唐朝诗人应是
A.白居易
B.李白
C.杜甫
D.王勃
5.
唐朝主要的书法家是
A.颜真卿、吴道子
B.柳公权、阎立本
C.欧阳询、吴道之
D.颜真卿、柳公权
6.
出自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讽刺的是
A.杭州的楼多
B.杭州暖和
C.杭州游人多
D.南宋统治者安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7.
行省制度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明清两朝得到发展,最终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行政体制。行省制度设立始于
A.元朝
B.北宋
C.南宋
D.唐朝
8.
元朝在西藏设立的管理西藏军民各项事务的机构是
A.中书省
B.巡检司
C.市舶司
D.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9.
《资治通鉴》与《史记》这两部作品被称为“史学双壁”,《资治通鉴》是一部
A.纪传体断代史
B.纪传体通史
C.编年体通史
D.编年体断代史
10.
宋朝时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之一就是下列哪种作物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A.粟
B.小麦
C.红薯
D.水稻
11.
我国经济中心完成南移的时间是
A.唐朝
B.东晋
C.南宋
D.北宋
12.
关于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宋朝驿站不发达
B.元代的陆路可以向西通往欧洲国家
C.宋代海路可以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D.元朝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13.
“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反映了宋朝时期
A.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得到改善
B.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C.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
D.重用少数民族官员
14.
关于“瓦肆“(也称”瓦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给城市生活增添了生机  B.出现在宋朝时期
C.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D.散布于广大农村
15.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修订了{#blank#}1{#/blank#}。

16.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修订了{#blank#}1{#/blank#}。

17.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修订了{#blank#}1{#/blank#}。

4.填空题(共2题)

18.
写出与下列史实相符合对应的历史人物。
(1)元杂剧《窦娥冤》的作者﹣﹣________。
(2)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的主编﹣﹣________。
(3)建立蒙古政权被称为“成吉思汗”的蒙古英雄﹣﹣________。
(4)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________。
19.
写出与下列史实的叙述相符合对应的历史事件
(1)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这次宋辽盟约称为﹣﹣________。
(2)唐太宗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为﹣﹣________。
(3)从此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动乱﹣﹣________。
(4)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的治世,历史上称为﹣﹣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