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05年,北宋和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军,宋给辽岁币,此后很长时间双方保持着和平局面; 1044年北宋和西夏订立“宋夏和议”,西夏元昊向北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宋夏边境贸易兴旺;1141年南宋和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材料二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南宋与金“绍兴和议”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元朝为实现对广大疆域的管辖实行了怎样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又设置了什么机构专门管理台湾地区?
2.选择题- (共13题)
2.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年代,唐诗风格名样,题材广泛,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下列诗句最能反映“开元盛世”景象的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D.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
4.
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A.等级森严 | B.重文轻武 | C.重农抑商 | D.商业繁荣 |
5.
某班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下列史实反映“经济重心南移”的是
①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②东京是当时最大城市,商业繁荣
③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④南方的棉纺业、丝织业等手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①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②东京是当时最大城市,商业繁荣
③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④南方的棉纺业、丝织业等手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8.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时代特征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C.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9.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南宋时,我国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主要得益于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③南方相对稳定④国家统一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③南方相对稳定④国家统一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