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壁刻古代活字印刷术石雕

(1)材料一中的“活字印刷术”最早是谁发明的?这一重大发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渺茫天际,水天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夜唯谨,毫厘之差,生死攸关。”
——南宋《诸蕃志》
(2)材料二中的指南针是由什么人传到欧洲去的?
材料三:材料三: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是在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基础上的延续。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两大因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出猛进,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元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两点即可)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
(1)材料一中说,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宋代时,南方手工业中,培养出了什么新的行业,明朝时这种行业从南方推广到了北方?两宋时期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哪个地区?
材料二:两宋时期,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生产水稻的苏州、湖州成为天下的“粮仓”。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了北方。因此,出现了“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说法。
(2)材料二提到水稻,两宋是最优良的水稻品种是从越南引进的什么稻?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最终什么时候完成。
材料三:从东晋开始,北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再加上更北的游牧民族侵扰,居住在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的汉族人开始迁往江淮一带。从南北朝一直到南宋,北方汉人迁往江淮的脚步就一刻都没有停留,共计数百万。
(3)从材料三可知,中国经济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除了材料三的原因,你还知道那些?(答出一条即可)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是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唐朝宰相共有3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士为24人占6.5%,这在历代汉人王朝中是十分罕见的。
(1)材料一表明了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的政策是怎样的?唐太宗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什么
材料二:规定双方为兄弟之国,宋每年向辽纳岁币,绢20万匹,银10万两。之后,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修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2)材料中的辽与朝廷和好年深指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在当时起到什么积极的作用?
材料三: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庞大王朝。蒙古族以其强大的武力,不仅征服了中原及长江以南地区,还将其控制范围扩张至西亚地区,使元朝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疆域最辽阔王朝。
(3)建立元朝的是谁?元朝建立后,为了更好的管理它辽阔的疆域,元朝在地方上设立了什么制度?
(4)为了更好的管理边疆地区,元朝设置什么机构来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天的台湾)?
2.选择题- (共14题)
A.灭亡西夏 | B.建立元朝 | C.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 | D.定都大都 |
A.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
B.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
C.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知州三年一换,设通判,分知州权力 |
D.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
A.岳飞 | B.文天祥 | C.陆秀夫 | D.辛弃疾 |
A.重武轻文 | B.以文驭武 | C.文武兼备 | D.重文轻武 |
①早市、夜市昼夜相连
②乡村“草市”更加普遍
③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④“市”是主要商业区,“坊”是居民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