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76887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9/24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材料一  1787年9月15日,美国制宪会议通过《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副署才能生效。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制定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在内容上的异同点。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

——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

材料二 (16世纪)这些私人的商业贸易垄断公司不但控制某些地区的贸易,进行殖民掠夺活动,也起到了为本国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如英国、荷兰的东印度公司等。这些商业经营上的巨大变化导致了所谓“商业革命”的发生。商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欧商业资本的发展,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

——马世力《世界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第一次、第二次商业革命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业革命的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比较宋代商业革命和欧洲商业革命的异同。

2.论述题(共1题)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沉沦”和“上升”的U字型轨迹。一个是从独立国变为半殖民地并向殖民地演化的过程,一个是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并向资本主义演化的过程。前者是个向下沉沦的过程,后者则是个向上发展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存在着某种关联,但本质上不是互相结合,而是互相排斥。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对观点赞同、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3.单选题(共15题)

4.
让属于第一、第二等级的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平起平坐,掌握国家政权,属于第三、第四等级的小农和小手工业者,也获得了一些权利。从这一点上说,梭伦改革的主要意义在于
A.改善了下层平民的处境
B.打击了贵族的经济利益
C.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D.保障了公民的人身自由
5.
欧美各国先后颁布了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文献,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权利法案》
②1787年宪法
③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④德意志帝国宪法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6.
读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可推知,当时中国下表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统计表
年份
船只数
吨位
广州
上海
广州
上海
1844
306
44
142099
8584
1849
331
133
142357
52547
1863
867
3400
300500
964309
 
A.对外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B.国内经济结构发生变革
C.地区经济差异逐渐缩小
D.新式交通工具广泛使用
7.
1984年6月,邓小平指出:“爱国者的标准是,尊重自己的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据此,邓小平认为
A.尊重历史是治理香港的前提
B.“港人治港”需遵循爱国原则
C.主权统一是香港繁荣的关键
D.“一国两制”的理论核心是爱国
8.
1950年—1956年,中国出口总额由5.5亿美元上升到16.5亿美元,进口总额由5.8亿美元上升到15.6亿美元。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新中国建立实现民族独立
B. 改善了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C. 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9.
当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当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日益强大;当东欧发生剧变,苏联最终解体,而目前新的世界格局却尚未形成,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
A. 以欧洲为中心的发展趋势 B. 两极格局
C. 单极世界的发展趋势 D. 多极化趋势
10.
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相继执政,苏联先后进行了几次改革。这些改革从本质上看都是对
A.生产关系的调整
B.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
C.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
D.斯大林模式的彻底突破
11.
一方面,它不存在一套系列分权的超国家因素机构,而只设立国与国之间平等合作的机构,具有软法特征;另一方面,它是一个在国际贸易规则方面具有较高层次的规则精确性的组织,法律承诺的约束力及多套争端解决机制的启用等又突出了其硬法特征。这种兼具软法与硬法特征的模式选择是与该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目标相吻合的。该组织是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欧洲联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上海合作组织
12.
据中新社布鲁塞尔2017年2月22日电,世贸组织宣布《贸易便利化协定》正式生效,要求各成员提高跨境贸易的透明度,减少货物进出口的程序,促进中小企业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之中。据此可知,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
A.巩固区域集团化
B.消除国际竞争
C.促进国际合作
D.推动贸易自由化
13.
凯恩斯学派认为:“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官办工商业绕过市场满足了社会需求
B.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
C.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需求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和小农经济的存在
14.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主要的耕作方式是
A.铁犁牛耕
B.刀耕火种
C.耒耕
D.轮作
15.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哥伦布)维氏(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句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持久的政府支持
B.中国人缺乏更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C.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制度与经济形态存在巨大差异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16.
阅读下表,在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速最快的五十年,英国正在进行
A.资产阶级革命B.第三次议会制度改革C.第一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
17.
下列属于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是
A.发昌机器厂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湖北织布局
18.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