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685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希腊文化是西方和世界文明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成为近代西方文化的摇篮。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之所以得到如此辉煌的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实行民主制是政体上的表现形式,其根本目的是要保证城邦的独立和发展,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民主制中有不少内容源自原始社会的民主习惯,可以说是对历史的继承和发展,当然也是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雅典公民共同的价值观和亚非文明的影响等内容都推动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繁盛。

——《古代希腊文明》

材料二 一位西方史学家评价古代希腊城邦的成就时说:“不应看它没能做到什么,而应看它能做到什么。”著名思想家伊索克拉底指出:“雅典的学生成为了其他人的老师,雅典已使‘希腊人’一词不再表示一个种族,而表示一种精神面貌”。

——《西方政治制度的起源》

材料三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世界上古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主要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成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对罗马法进行评价。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9年3月,也就是威廉即王位后一个月,国会就通过了《权利法案>,明确规定,今后英国国王必须是新教徒,国王要尊重国会的意志,只有得到下院的同意,政府才能够征收新税和招募常备军。这种由国会制约王权的政体,完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体制,已经是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的雏形。……它大力支持圈地运动,为资产阶级谋求更多的海外市场,推动金融业发展和继续执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联邦议会形式上相当于上院,但它并不代表议员个人的意志,而是由议员所体现的各邦君主的意志。联邦议会的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一般都由保守的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出任。联邦议会是各邦君主权力的集中体现,它是帝国的最高机构,发挥的作用是主权性质而非议会性质的。任何法律和政策,未经联邦议会同意均视为无效。因此,它被视为拥有新帝国君主权力的旧邦联议会的残余,同时它也是掩盖普鲁士霸权的一种伪装。

——陈振昌《德意志帝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德两国议会制有哪些不同并说明其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近代欧洲的君主立宪制。

2.单选题(共9题)

3.
梭伦改革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解决了当时的一些棘手问题。当有人问及他是否能给予雅典人最佳法典时,他答复是最佳法典就是能让雅典所有利益群体都能接受的法典。据说他的格言就是“凡事适可而止”。这说明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雅典所有人的利益
B.缓和社会矛盾
C.寻求各利益群体的支持
D.实现以法治国
4.
古代雅典,“公民大会提出的新议案,如经陪审法庭判决与城邦基本法相抵触,不仅法案要被撤消,而且提案人还要受到严厉的制裁。”此规定
A.剥夺了公民大会立法权
B.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原则
C.防止了独裁政治的产生
D.限制了民主权利的发挥
5.
雅典民主是从公元前508年建立起来的,公元前411年发生了寡头政变,但寡头政府仅仅维持了四个月,民主制就恢复了。公元前404年,斯巴达军队占领雅典后,扶持起一个叫作“三十僭主”的寡头政体也仅仅统治了十个月,取而代之的仍然是民主政体。这两个事例主要说明了
A.寡头政治阻碍了雅典民主化进程
B.落后文明必然会被先进文明征服
C.古雅典存在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
D.雅典民主制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6.
德摩斯梯尼指出,雅典五百人会议中处于多数的一般成员的表现:他们“闭着嘴、不提建议并且他们不惯于进入举行会议的房间”。材料反映了古代雅典
A.高频政治活动导致公民逃离
B.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
C.公民参政的积极性有所减弱
D.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
7.
罗马法中规定:房屋有倾倒可能的,邻居得申请法律救济,以预防不测的损害,建造或折毁房屋,若邻居认为有损其利益的,得暂时阻止其建筑或拆毁,至双方明确其权益时为止。这反映在古代罗马
A.明确了依法治国原则
B.私人权益得到了保障
C.民主行政具有透明度
D.注重调和邻里间关系
8.
早期罗马法规定,丈夫享有特权,妻子无任何权利。共和国后期,产生了“无夫权婚姻”,到帝国时期其广泛流行。无夫权婚姻不再以家族利益为基础,而以男女双方本人的利益为依据。夫对妻无所谓“夫权”,夫妻财产各自独立,彼此无继承。罗马法的这一转变
A.在私法领域体现了自然法理念
B.巩固了奴隶主在基层的统治
C.在公民范围内实现了男女平等
D.承认了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
9.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和《查士丁尼学说汇纂》中都记载了罗马法学家弗罗丁斯为奴隶制与隶农制并存进行辩护的理论:“奴隶制是违反自然法的,因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这是“万民法的一项制度,根据万民法,一个人成为另一个人的财产”。该材料强调
A.罗马法违背了自然法
B.《民法大全》侧重反对奴隶制度
C.《民法大全》体系完善
D.罗马法终究是一部奴隶制法典
10.
罗马《十二铜表法》中提到了“耐克逊”的交易形式,被用来表示契约,其规定:“借用人应尽返还借用物或其代价的义务,借用人不如期履行债务时,贷与人得收为奴隶,使役之,出卖之,杀戮之。”这说明当时罗马
A.已经建立起成熟的借贷制度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对契约概念的表述比较原始
D.法律肆意践踏公民的个人权利
11.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所用的文体称为“八股文”。鲁迅说:“什么代圣贤立言,什么起承转合,文章气韵,都没有一定的标准,难以捉摸,因此,一股一股地定出来,算是合于功令的格式,用这格式来‘衡文’,一眼就看得出多少轻重。”这体现了明清科举制度
A.在评分上具有一定的标准性和客观性
B.已经基本丧失了选拔人才的社会功能
C.严重阻碍了当时文学艺术的正常发展
D.逐步摆脱了传统儒家圣贤思想的束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