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7684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1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摘编自故宫相关文史资料

材料二 在伯里克利执政时代,雅典国家由公民大会管理,公民大会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约每 10 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公民大会,这些机关包括有:“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元老院、各执政官,还有许多公职人员,其中大多数是用抽签方法选出来的。

——摘编自赵恒烈、张鸿祺主编《世界历史资料选》

 

材料三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这种政治制度在中国古代长期沿用的经济基础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以美国 1787 年宪法的内容说明“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

2.单选题(共22题)

2.
雅典城邦的公职人员(如执政官、司库官、公买官等)在离职时需接受审计监察,如果发现公职人员有渎职或贪污行为,将会受到严厉处罚。下列哪一机构会对公职人员进行审查
A.五百人议事会
B.陪审法庭
C.公民大会
D.十将军委员会
3.
克利斯提尼创新十个地区部落,代替四个血缘部落。他把全阿提卡分为三十个区,其中十个区在雅典城及其周围,十个区在沿海,十个区在内地。每三个不同的区,即一个城郊区、一个沿海区、一个内地区,合为一个地区部落。这一举措
A.使工商业奴隶主获得参政议政权B.分散氏族贵族力量摧毁氏族制残余
C.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D.对威胁城邦民主的人具有震慑作用
4.
公元前5世纪,有人曾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雅典,你是一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雅典
A.经济富庶农业发达
B.对外战争大获全胜
C.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D.疆域辽阔国家统一
5.
罗马法分为公法与私法,私法调整的是个人之间的关系,公法是限制、规定公权力,国家公权力不能进入私权利或私人法律关系空间,在司法领域仅仅发挥保障私权的功能即可。这说明
A.罗马法十分完备
B.罗马法私法比公法更重要
C.罗马法注重调整民事关系
D.罗马法维护平民利益
6.
著名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在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西塞罗意在表明( )
A.法律必须体现正义和公正
B.法律必须注重保护自然事物
C.法律必须维护广大罗马人民的利益
D.法律必须与雅典的民主政治相适应
7.
下表是《十二铜表法》的主要内容结构,其核心内容是为了私人之间的商品生产及交换更加方便,快捷和安全。这说明《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A.体观了法律至上原则确立
B.有利于调整民事法律关系
C.以维护奴隶主利益为目的
D.限制了贵族对法律随意解释
8.
万民法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这部法律
A.适用于罗马境内的一切人
B.提高了罗马公民的法律地位
C.是罗马疆域扩大后的选择
D.适应了罗马共和国的发展需要
9.
古罗马正义女神朱斯提提亚在西方社会常常作为法律或司法机构的标志出现,女神高擎的称用以衡量法,手中的宝剑用以保护法,双眼蒙布表示法官审案要洞察事实真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罗马法从条文到断案程序完备B.罗马法神圣庄严不可触犯
C.罗马法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原则D.罗马法需要借助神的权威来维系
10.
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A.A
B.B
C.C
D.D
11.
恩格斯指出,罗马法“作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使得“中世纪后期市民阶级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有了现成的依据。恩格斯意在说明罗马法
A.奠定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
B.影响了近代欧洲的法律复兴
C.维系了罗马帝国的政治统治
D.确立了法律至上的司法观念
12.
学完“欧美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这一章节内容后,一个学生对欧美主要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特点分别用了四个成语加以概括:“循序渐进”“借尸还魂”“循环往复”“独辟蹊径”。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A.英、德、美、法
B.英、德、法、美
C.英、美、法、德
D.美、英、法、德
13.
2018年12月12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保守党对她举行的不信任案的投票中,以200:117票的优势胜出,她将
A.留任英国首相
B.解散议会下院
C.重开议会大选
D.进入二轮投票
14.
某历史研究小组为了研究英国的政治制度,做了下面的示意图。该图主要反映了近代英国
A.君主立宪政体的特点
B.首相可以独揽国家大权
C.国王受到内阁的监督
D.责任内阁制已得到完善
15.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
A.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B.不具有普适性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具有借鉴意义
16.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签署的“禁穆令”(暂停中东部分国家移民入境)被联邦法院裁定为违宪,予以终止。这反映出美国
A.司法权制约行政权
B.民主政治存在严重的缺陷
C.联邦法院权力大于总统
D.分权与制衡机制遭到破坏
17.
下图是有关美国政治制度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反映了美国
A.中央与地方势力均衡B.两大政党的对峙竞争
C.参众两院间矛盾重重D.总统权力受到了限制
18.
法国历史上1875年“一票共和”的主要意义在于
A.建立了拿破仑第一帝国,使法国势力问鼎大半个欧洲
B.使法国通过“光荣革命”实现了政治制度的和平转型
C.共和派战胜了保皇派,保皇派建立“没有共和派的共和国”计划破产
D.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认了法国的共和政体
19.
近代某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任期七年,在规定的颁布法律期限内,共和国总统可以通过一项材料确凿的咨文,要求两院重新审议法律,两院不得拒绝这一要求。”该宪法可能是
A.英国《权利法案》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美国1787年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
20.
一位英国人曾于1890年画了一幅“辞退俾斯麦”的漫画(如图).根据德国当时法律,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
A.德国皇帝
B.内阁成员
C.帝国议会
D.联邦议会
21.
马克思对某国的政治进行如下的评价“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该国是指(    )
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
22.
读下表,该表反映出英国君主立宪制(    )
时间
结果
1832 年以前
5%成年人有选举权,绝大多数是贵族
1832 年
中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
1867 年
城市工人有了选举权
1872 年
施行秘密投票
1884 年
农村工人有了选举权
1918 年
男子 21 岁,女子 30 岁获得选举权
1928 年
21 岁以上的男女公民均获得选举权(除精神病人、国王、正在服刑的犯人)
 
A.将主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B.呈现出渐进性发展的特征
C.民众逐渐主导了政治进程D.积极适应社会习俗的变化
23.
1832年、1867年和1884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19世纪英国的三次议会改革
A.逐渐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
B.使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优势地位丧失
C.意味着英国民主政治的完善
D.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