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7681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2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材料 宋初鉴于唐末藩镇割据,道名存实亡,“藩臣擅有财权,不归王府”之大弊,乃仿唐道制划分地方为路,属一级行政区。路的设置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不设单一行政首长,分别由漕司掌行政财赋、宪司掌刑狱、帅司掌兵事、仓司掌常平茶盐。宋初,路的区域划分大体以交通路线(河流流域)为主干,如沅水流域在唐代分属两个不同行政区,到宋时则将沅水和澧水流域隶属于同一路。宋徽宗崇宁年间,全国共设24路,其中南方15路共1118万余户,北方9路共538万余户。路、州、县的官员由中央朝官兼任,属于差遣性质,所谓“以京、朝官权知,三年一替”。

——摘编自曹尔琴《宋代行政区划的设置与分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地方一级行政区调整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地方行政管理调整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推行盐铁官营,对于食盐的生产,实行“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即由国家统一招募煮盐的户主,盐户负担煮盐费用,官府只提供煮盐的“牢盆”,政府收购和销售煮成的盐。设立“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对地方盐业生产和流通进行指导和监督,完全杜绝私人售卖的可能性。

——摘编自王玉《盐铁官营政策分析》

材料二 明朝,北部军事频繁,军队急需粮饷,政府“召商输粮而与之盐”,“如此则转输之费省,而军储之用充矣”。此后,盐利巨大,私盐贩卖更加猖獗。“清之盐法,大率因明制而损益之”,顺治时对井盐的生产,允许自由开凿,康熙则公开承认百姓自由开凿的盐井为其私产,但盐业生产者所生产的食盐必须卖给清政府特许的商人。

——摘编自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等

材料三 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接管盐场之后,针对场盐壅积、生产瘫痪的问题,各盐务机关以公盐带头赶运、限期催促商运等方式打开销路。对盐场生产,按“劳资两利”的原则,扶持成本低、产量高、质量好的盐滩、井灶恢复生产,在此基础上实行统购包销,提高收购价格,调动盐商的生产积极性。对资本、人员较多及生产设备较好,生产规模较大的私人资本主义制盐企业,在资方提出公私合营的申请后,经政府批准加入公股;对分散、生产规模较小的盐场,先联营,创造条件,再实行公私合营。“一五”期间,共完成盐业基本建设投资8000万元,投资20个项目。1957年产盐827.6万吨,实现盐税收入63100万元。在这期间,盐化工产品也有较大增长,氯化钾产量5846吨,溴素产量286.6吨。

——摘编自程龙刚《新中国盐业生产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到明清盐业政策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50年代新中国盐业改革的特征和意义。
3.
   材料 屠守锷,火箭总体设计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7年,学成回国的屠守锷受聂荣臻邀请参与研究我国第一枚地空导弹和地地导弹。期间,苏联撤走专家,他临危受命,全面主持技术工作。1964年开始,中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连续8次飞行试验取得成功。1965年,中央决定:尽快把中国的首枚远程导弹搞出来,并由屠守锷担任总设计师。面对政治上的困境,周总理发出指示:要在政治上保护这批搞国防科研的专家,必要时可以用武力保护。1980年5月18日,我国专家自行研制的洲际运载火箭试验圆满成功,震惊世界。屠守锷一生从事导弹与火箭总体技术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工作,倡导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火箭打入国际市场,提出了关于导弹与航天科技发展战略的建议。1998年,他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立“宏志清寒助学金”,作为帮助勤奋好学、愿为中国航空事业而学、家境贫困学生的奖励基金。

——摘编自杨建《屠守锷:伏首耕天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屠守锷在国防建设上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同一时期以屠守锷为代表的科学家取得成就的原因。

2.论述题(共1题)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是无一息不变的,人,因其感觉迟钝,或许有感觉而行为濡滞之故,非到外界变动,积微成著,使其感觉困难时,不肯加以理会,设法应付。正和我们住的屋子,非到除夕不肯加以扫除,以致尘埃堆积,扫除时不得不大费其力一样。

——摘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比较图1、图2,从上述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中国史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3.单选题(共10题)

5.
史书记载:周人坚持“尊尊而亲亲”的原则,以礼治天下。周王照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或叔舅。这反映出
A.血缘关系维系王权B.宗法制具有开放性C.周王推行礼法并用D.周王加强中央集权
6.
古代民间认为,科举考中的举人和进士非同凡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还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佛,称考试的贡院叫选佛之场,登记的名册叫千佛名经。材料表明
A.科举及第的都是才德兼备的政治人才B.当时社会对科举及第崇拜的价值取向
C.科举制利于社会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D.佛学经典已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之一
7.
1898年,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继上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1904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经外务部议复,亦获得朝廷谕准。清末自开商埠
A.主要是受清政府洋务运动的诱导B.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
C.表明地主阶级对开埠都大力支持D.符合了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
8.
抗战期间,许多外国人纷纷涌进中国西北,来到中国共产党已经建立的抗日大本营延安,其中美国人是这一时期最多的,有数十人。这一现象最能说明
A.美国政府极力支持国共合作B.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国际普遍认可
C.中共在抗战中地位日益重要D.中国战场是抗击法西斯的主要战场
9.
甲午战败之后,满族人士寿富、盛昱等人的言论已超越“满汉畛域”,呼吁各民族团结御侮;民国建立后,人们有意识使用“中华”一词来命名各种事物,政党、团体等都是如此;五四时期,“中华民族”概念更是贯穿于言论和行动中。这体现了
A.近代思想与社会政治具有联动性B.满汉民族差异已经消失
C.政权变更引发民族认同D.资产阶级政党主导了思想的变迁
10.
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粮票和油票。到1993年底,全国95%以上的市县停止粮票的流通,完成了放开粮价的改革。粮票到1993年才停止流通说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渐进前行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11.
下表为汉代各农耕区劳动生产率比较表,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农耕区域
年人均耕田数
平均亩产量
粮食总收入量
南方农耕区
23小亩
1.37石
32石
中原农耕区
30小亩
1.5石
45石
西北农垦区
74小亩
0.4石
29石
 
A.南方地区田庄经济发展迅速B.西北地区土地集中现象严重
C.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D.地理环境决定农业生产水平
12.
1961年初,***对安徽试行“责任田”的情况表示支持。到8月中旬,安徽省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的生产队占全省的70.8%。1961年底,全国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约占总数的20%。这说明
A.安徽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国家依据经济情况进行小范围调整
C.安徽经济体制改革引起全国性改革D.实行包产到户具有小资产阶级性质
13.
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章“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世界无产者的觉悟,计分二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其意为
A.关注工人运动B.声援五四运动C.促成国共合作D.号召武装暴动
14.
下表是1947年2月上海《大公报》对586位民众政治态度的民意调查统计
问题
赞成人数
反对人数
对美军驻华的态度
4
538
对美国现行对华政策的态度
61
464
对民国宪法的态度
124
381
对内战的态度
34
535
 
该调查说明
A.中共在内战中已占上风B.《大公报》坚决反对国共内战
C.美国实施扶蒋反共政策D.民众失去对国民政府的信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