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唐朝是一个繁荣开放的时代,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七(2)班就盛世唐朝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回答问题:
[励精图治]
材料一: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版饱而身毙。
材料二:“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为君之道的核心是什么?他的哪那些统治措施体现了这思想?
(2)从材料二中唐太宗为什么要引用这句话?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太宗的用人原则。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当时的发展盛况?
[对外交往]
唐代海内统一,国力鼎盛,文化昌茂,日本多次派外交使团和留学生来长安。
材料四: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4)根据材料四,说出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是怎样的?他们主要把唐朝的哪些东西带回国内?
(5)唐朝时期世界各国与我国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
[以古鉴今]
(6)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我们应该借鉴唐朝哪些方面的经验?
两宋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号 | 建立时间 | 都城 | 民族 | 建立者 |
辽 | 10世纪初 | 上京 | ① | 耶律阿保机 |
金 | 1115年 | ② | 女真 | 完颜旻 |
西夏 | 11世纪前期 | 兴庆府 | 党项 | 李元昊 |
北宋 | 960年 | ③ | 汉族 | ④ |
材料二: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
材料三: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1)活动一是红明同学收集并制定的一个表格,请你完成上面所缺内容。
(2)材料二中“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匈奴代指的当时哪个少数民族?两宋军民顽强抵抗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有什么重大意义?
(3)材料二反应了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士族门阀的弟子中选拔,而庶族子弟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做高官,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这制度已经无法进行下去了。
材料二: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三:(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员的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种选官制度?该制度是由谁正式确立的?
(3)材料三反映了该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由此可见该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么?
(4)材料三中该制度的创立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选择题- (共18题)
①外国人购买“唐三彩”
②遣唐使
②进京殿试的学子
②饮茶诵诗的年轻人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