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九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677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7

1.综合题(共1题)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实力成为衡量国家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世界展现出一派崭新的景象:工厂里机器在轰鸣,江河中轮船在航行,铁路上火车在奔驰…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新时代。
材料二:19世纪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理论、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材料三: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现代炸药、现代塑料工业,新的纺织生产领域
(1)材料一中的机器、轮船、火车使用的是哪一种动力机器?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回答19世纪70年代初,发电机、电动机被发明出来,这是电磁学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结果。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提出电磁学理论的科学家是谁?
(3)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明的、以内燃机为动力机器的两种新交通工具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推广的新型能源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什么组织?
(4)材料三中发明了现代炸药的人是谁?现代塑料工业的产生与谁的什么发明有关?

2.选择题(共26题)

2.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A.遣唐使来华
B.文成公主入藏
C.玄奘西行
D.鉴真东渡
3.
下列会议中,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4.
下列关于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都是在内忧外患背景下进行的改革
B. 都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向西方学习
C. 都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都创办了机器化大生产的近代工矿企业
5.
当代美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传统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 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洋务运动
6.
思想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7.
***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A.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D.借鉴苏联经验
8.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是()
A. 创建了自己的军队 B. 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C. 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 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9.
取得全面抗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是()
A. 湘江之战
B. 平型关大捷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10.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
A. 瑞金     B. 太原 C. 延安 D. 西柏坡
11.
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主集中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12.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增强企业活力
C.增强企业活力
D.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13.
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C.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14.
中共十三大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
A.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一国两制”的构想 D. 三个代表思想
16.
19 世纪末的日本人都以穿西装、打领带、吃西餐作为时尚,这是明治维新哪项改革的
结果( )
A.废藩置县B.文明开化
C.殖产兴业D.允许土地买卖
17.
“在1689年的秋天,一群人开始共同统治一个国……它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岛国正式结束了。”该岛国这一历史转折的实现是通过(  )
A.发表《独立宣言》B.发动“光荣革命”
C.颁布《权利法案》D.开展宪章运动
18.
美国的独立战争之所以被称为“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因为?( )
A. 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
B. 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C. 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D. 独立后,美国各州组成了联邦制国家
19.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
A.解除了欧洲对殖民地的控制
B.削弱了欧洲的经济实力
C.造成了欧洲的政治危机
D.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20.
1933年6月1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总统签署了《国家工业复兴法》,揭开了“新政”的大幕。最终,美国得以“浴火重生”。下列对“浴火重生”:理解错误的是
A.“浴火”的“火”是指经济大危机
B.“重生”是以政府干预经济为前提
C.“重生”指恢复和发展了美国经济
D.“重生”后美国的社会性质改变了
21.
随着北约对利比亚军事打击的持续进行,北约组织再次为我们所熟知.该组织产生于
A.一战期间
B.二战期间
C.美苏冷战期间
D.二十世纪末
22.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在于
A.两极格局的终结
B.霸权主义的影响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23.
1944年6月6日凌晨,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经过浴血奋战,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这场战役是()
A.诺曼底战役B.阿拉曼战役
C.中途岛海战D.斯大林格勒战役
24.中国联通引入其他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以达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目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    )

①巩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②增强国有资本的控制力、提高竞争力

③各种所有制资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④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中的主导作用

25.中国联通引入其他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以达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目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    )

①巩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②增强国有资本的控制力、提高竞争力

③各种所有制资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④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中的主导作用

26.
雅尔塔会议奠定了二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基础。下列对会议内容表述有误的是
A.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B.决定成立联合国
C.苏联准备参加对日作战D.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27.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发现视野的左上方有一个白细胞,若将视野中的白细胞向右下方移动,则涂片的移动方向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