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民主、平等、独立、自由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关键词。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通迫下,坠入近代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材料三:在整个历史上,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就会产生两种相反的反应……第一种反应表现为退却和逃避;第二种反应则体现为调整和适应。前者的口号是“返回美好的从前”,后者的口号是“向西方学习,以与西方作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民主和法制,这两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邓小平
请回答
(1)试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材料一中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的主要探索者分别是谁?。
(2)法美三国体现“权利”诉求或“人权”伸张是最大“公约数”的文件分别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期亚洲的哪个国家通过什么事件进行“调整和适应”,成功抵抗了西方的侵略?
(4)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试据材料四归纳邓小平关于民主和法制的主要观点。
2.选择题- (共18题)
A.北京 |
B.南京 |
C.广州 |
D.厦门 |
A.携手合作,推翻满清王朝统治 |
B.建立统一战线,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
C.共同发动,领导“五四运动” |
D.达成“九二”共识,实现大陆统 |
A.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
B.当年受害者、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
C.国际友人当时的记录与评价 |
D.屠杀现场遗迹和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
A.宣扬民主科学 |
B.抨击封建礼教 |
C.提倡文学革命 |
D.追求男女平等 |
A.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车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
B.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 |
C.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
D.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

A.中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
B.帝国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 |
C.中国政府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 |
D.中国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
A.都对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 |
B.都发生在国家面临经济困难之时 |
C.都巩固了新生政权 |
D.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A.中美正式建交 |
B.抗美援朝胜利 |
C.基辛格访华 |
D.中日建交 |

A.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
B.美国没有从全球化获益 |
C.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
D.美国丧失头号强国地位 |
A.城市自治权 | B.人身自由权 |
C.特许经营权 | D.男女平等权 |
A.工业革命加剧东西方之间的矛盾 |
B.殖民地人民不断展开反抗斗争 |
C.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并扩军备战 |
D.20世纪初美苏争霸格局形成 |
A.农奴制改革的利弊 |
B.新经济政策的利弊 |
C.苏联模式的利弊 |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利弊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