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夏河县夏河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59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2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唐六典》记载唐王朝曾与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来到长安。唐王朝设有专门机构(鸿胪寺、礼宾院)负责接待外宾,设置翻译人员,提供各种便利。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对很多国家很有吸引力。波斯(伊朗)曾不断派遣使者前来长安,波斯商人遍布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表现。
(2)简析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中人物被称为“一代天骄”的原因是什么?他是否“只识弯弓射大雕”?说出依据。
(2)图二中人物是元朝历史上少有的有作为的君主,请你依据所学知识,提供史实加以印证。
材料二: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摘自《经世大典序录官制》

(3)元代是否设立了今山东省?为什么?当时今南海地区称为什么?今台湾地区当时归哪一行政机构管辖?
3.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年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东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

——一一《资治通鉴》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有室。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一《资治通鉴》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描述的是谁统治时期的景象?
(2)历史上把他们统治的时期分别称为什么?
(3)根据材料概括他们统治时期的共同特征。
4.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材料二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1)下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

2.选择题(共23题)

5.
被称为“诗圣”的是
A.李白
B.杜甫
C.张仲景
D.吴道子
6.
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担任
B.文臣掌握国家的军事大权
C.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
D.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7.
关于宋朝造船业的论述错误的是
A.宋朝造船业居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B.所造海船设计科学并配有先进的指南针
C.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D.大连、天津、青岛的造船业水平很高
8.
南宋时期,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上铜钱缺乏
B.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
C.纸币比较便宜
D.国家政策规定
9.
下列选项中,元朝实行的哪一项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A.郡县制
B.科举制
C.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
10.
历史上中国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宣政院
B.行中书省
C.澎湖巡检司
D.枢密院
11.
驿站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古代陆路交通发达的重要表现。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的封建王朝的是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12.
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民族政权并立
B.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宋元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明清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
13.
隋朝的历史与秦朝有很多惊人的相似,它们的相似之处有
①都结束了之前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②都因残暴统治而灭亡
③都修缮了京杭大运河
④都对辽东进行征伐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14.
隋朝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统一了全国。隋朝统一的标志是
A.隋文帝灭掉陈朝
B.隋文帝灭掉宋朝
C.隋炀帝灭掉齐朝
D.隋炀帝灭掉梁朝
15.
曲辕犁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是农业生产进步的重要表现。曲辕犁出现于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16.
安史之乱促使唐朝由盛转衰,下列不是引起安史之乱的原因的是
A.皇帝荒废朝政
B.军队战斗力薄弱
C.节度使权力膨胀
D.农民负担过重
17.
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宋代手工业的发展进步
C.宋代商业繁荣,出现了“交子”
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18.
在百度搜索里输入“丝绸之路重镇”“甘肃”“飞天壁画”等词语,会出现下列哪一名词?(  )
A.龙门石窟B.云冈石窟C.兵马俑D.莫高窟
19.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
C.北宋与金对峙D.宋夏和议
20.
《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可容数千人。”《清明上河图》中也有大量熙熙攘攘街头热闹的景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B.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从越南引进了占城稻
C.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北方少数民族内迁,民族融合进步发展
21.
岳飞抗金的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广为传颂。岳飞抗金赢得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
A.他被宋高宗、秦桧等诬陷,蒙受冤屈
B.他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C.他坚持的抗金斗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D.他的抗金斗争,抵御了外来国家入侵
22.
著名学者孙伟祥认为,“宋辽之间的澶渊之战,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不过是两个兄弟之间的纠纷,况且50万‘岁币’只是北宋两个县的收入,伤不了筋骨。……不仅换来了近百年的边境和平,还打开了辽国的市场,向辽国倾销自己的文化和商品……”该学者认为澶渊之盟(  )
①为宋朝赢得了和平的环境
②促进了宋辽经济的发展交流
③岁币加重了宋朝百姓的负担   
④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3.
电视剧《贞观长歌》中有这样的剧情,其中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主人端茶来招待远方的客人
B.市民在瓦子中观看艺人表演
C.日本商人在长安市购买丝绸
D.印度游客回国时带走唐三彩
24.
宋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措施中属于经济方面的是
A.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并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B.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
C.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政收归中央
D.在宰相之下设置若干副宰相,与宰相共同议政
25.
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是在()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
26.
每个时代会有其主流文学形式,宋代的主流文学形式是(  )
A.诗B.词C.曲D.小说
27.
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造纸术、司南、火药、活字印刷B.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司南
C.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司南D.司南、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