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39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0

1.判断题(共1题)

1.
(1)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北魏政权,建立隋朝。589年,隋灭南方的梁统一全国。
错误:  改正:  
(2)唐代白居易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
错误:  改正:  
(3)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错误:  改正:  
(4)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世民。
错误:  改正:  

2.综合题(共1题)

2.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的焦点话题之一。而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则更是事关国家统一、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下面是对我国唐宋时期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关系进行的探讨,请你也参与进来。
(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民族关系)
(1)列举唐朝与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的史实两例。
(宋朝——先战后和的民族关系)
(2)请举出宋朝与少数民族“战与和”的事例各一项
(3)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维持相对和平关系有什么意义?
(深入探究)
(4)通过对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探究,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民族关系?

3.选择题(共5题)

3.
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下列哪一项
A.繁荣与开发
B.文明初露曙光
C.分裂走向统一
D.封建国建陷入危机
4.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局面示意正确的是(  )
A.
B.
C.
D.
5.
“杯酒释兵权”解决大将专权问题,被誉为“最高政治艺术的运用”。宋太祖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武将专权
B.加强地方控制
C.强化中央集权
D.分割宰相权力
6.
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能及矣。”这反映了当时政府:(  )
A.渴望收回幽云地区B.崇武抑文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D.重文轻武
7.
为了写一篇论文,小明同学阅读了《契丹的兴起》《陈桥兵变》《辽、西夏、宋的战与和》等书籍,对此你认为他论文的题目应是
A.民族政权的并立
B.国家的统一
C.民族政权的繁荣
D.中华大家庭的团圆

4.填空题(共1题)

8.
(1)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有东渡日本的僧人  和西行天竺的  
(2)960年,后周大将  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定在上京临潢府。
(4)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澶州城下。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  力劝皇帝亲征,最终打退辽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