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五四学制)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六年级
试卷号:37627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6

1.综合题(共3题)

1.
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不断交融发展,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了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见如图。

(1)材料一中的“唐蕃会盟碑”是唐朝与吐蕃友好的见证。唐太宗时把谁嫁给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立的什么机构由“宣政院”直接统辖?
(2)材料一中的“达赖金印”是顺治皇帝赐予西藏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的金印,顺治帝赐予了他什么封号?康熙帝又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什么封号?
材料二 北宋之东北是契丹所成立的朝代——辽。契丹属蒙古语系,他们活跃于图上之地区已逾300年,即使仿效中国朝代所成立的辽,也比宋早出现53年?……西夏也不是单纯的野蛮人,他们组织的半汉化国家在初唐时即曾活跃于它日后占领的地区,当它在400年后与宋人抗衡时,一个汉化的政府早已存在。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3)材料二中“契丹所成立的朝代——辽”和“西夏”的建立者分别是谁?辽宋签订什么盟约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材料三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连横《台湾通志》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这段话是谁在收复台湾前所说?“贵国”是指哪个国家?元朝时设立的什么机构管辖台湾?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科举考试最高层次的殿试中,明、清两代每科一般取进士200~400名,每科多则四五个县取1名进士,少则八九个县取1名,而文登1科取2名以上的达8科。仅明、清两代,文登就有66人荣登进士榜,是同期全中各县平均数的2.3倍。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文登学子创造了1科7进士的记录……使文登学誉满京城,扬名全国。

——初钊兴《我所知道的“文登学”》

(1)材料一中的“科举考试最高层次的殿试”是在哪个皇帝在位时创立的?进士科是哪个皇帝时创立的?明朝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哪里?
(2)谈谈你看了材料一后对“文登学”的认识。
材料二 明朝大力加强君主专制,一度出现强盛局面……但明朝政治上的僵化和腐败,东南沿海倭寇的骚扰,导致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明朝最终在农民大起义和东北满族进逼的双重夹击下崩溃。清朝入关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励精图治,建立了庞大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面对世界形势的剧变,清朝君臣仍旧固守旧有的对内对外政策,古老的中国巳落后于世界潮流……中国封建社会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逐步解体。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3)说出材料二中,明朝被谁领导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清朝君臣仍旧固守旧有的对内对外政”是指什么政策?
材料三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图一、图二、图三分别是哪个朝代的行政机构示意图?
(5)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三中图一到图三我国君主集权制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3.
中国古代文化灿烂,科技繁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杜甫一生坎坷,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前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 A ”,后人其称他为“诗圣”。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诗推崇备至,文天祥甚至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

——摘自杜甫简介

(1)材料一中A处应填写什么内容?“苏轼”对哪一文学形式的发展有突出贡献?
(2)“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文天样抗击了哪个政权而“坚守民族气节”的?
材料二 见下面的图片。

(3)图一《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图二关汉卿的代表作是什么?
(4)图三《天工开物》被誉为什么?图四《石头记》的作者是谁?
材料三  A 讲述汉末三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军事乱局; B 讲述(宋代)108位绿林好汉为躲避官府压迫,在山泽中安营扎寨,像罗宾汉一样,报复为非作歹的腐败官员。

——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5)材料三中A处作品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该小说是什么?B处应该填写为什么小说?

2.选择题(共19题)

4.
如图是我国古代某个朝代的局部疆域图。依据图片信息判断这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图?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5.
货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下列货币按照其最早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①④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
6.
清雍正帝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秦朝的疆域西到陇西
B.元朝时设立安西都护府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C.清朝的疆域西北至巴勒喀什池
D.元朝和清朝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朝代
7.
下面的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8.
如图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隋炀帝多次沿大运河巡游,示意图中A段是大运河的
A.通济渠
B.永济渠
C.江南河
D.邗沟
9.
中国史学家周一良在《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中说:“奈良的贵族……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这一时期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唐朝僧人是
A.鉴真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郑和
10.
《百家姓》是北宋初年一个书生编损的,是我国流传甚广、影响至深的一本启蒙读物。据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其中为首的姓是赵。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A.赵姓人口当时排位第一
B.《百家姓》编写于战国时期的赵国故地
C.编写者姓赵
D.赵姓是当时皇帝的姓氏
11.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下列在宋朝不可能出现的情景是
A.到开封城内热闹的“瓦子”游玩
B.过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
C.乘坐有指南针的海船到达阿拉伯半岛
D.可以吃到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食物
12.
北宋的开封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最为繁华的是
A.白马寺
B.大相国寺
C.大明寺
D.须弥福寿庙
13.
杭侃在《两宋:在繁华中沉没》中说:“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鼓励海外贸易的机关是
A.枢密院
B.御史台
C.市舶司
D.“广州十三行”
14.
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契丹的兴起”“宋辽议和”“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繁华的都市生活”“发达的中外交通”等资料,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B.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5.
下列图片中,能反映元代社会生活的是
A.
B.
C.
D.
16.
在山东蓬莱有这样一座祠堂,祠柱上悬挂着作家郁达夫所写的对联:“拨云手指天心月,拔剑光寒倭寇胆”的对联。他赞扬的是
A.岳飞
B.渥巴锡
C.戚继光
D.郑成功
17.
如图是《明朝北京城平面图》,下列关于明北京城说法错误的是
A.朱棣对北京城进行了大规模的营建
B.北京城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对称展开
C.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
D.紫禁城即皇城
18.
有人说,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晋商的足迹。下列关于晋商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
B.形成于商品经济发达的宋代
C.是陕西商人组成的
D.与晋商相匹敌的是浙江商人组成的浙商
19.
瓷器凝聚了中国古代高超的科技智慧与东方民族精湛的审美意趣。明朝时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A.景德镇
B.松江
C.定窑
D.越窑
20.
2019年6月7日,广州举行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昆曲、古琴、侗族大歌等项目联袂演出。下列关于“昆曲”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昆曲又称“皮黄戏”
B.明朝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是昆曲的代表作
C.到了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达顶峰
D.清朝时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是昆曲的传世之作
21.
下表为清朝耕地面积变化表,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年代
耕地面积(顷)
1661年
5493576
1685年
6078430
1724年
6837914
1766年
7414495
 
A.商业的兴盛
B.推行垦荒政策
C.手工业发展
D.土地兼并严重
22.
魏源在《圣武记》中写道:“是时,朝廷已平二藩,定陇蜀,收台湾,鄂(俄)罗斯,天下无事。圣祖以噶尔丹势炽,既入犯,其志不在小……六月集大以于朝,下诏亲征”这里的“圣祖”是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9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