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博白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23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25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几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贸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于此。

——《燕翼谋录》

材料二:潘楼街“……南通一巷……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北,门面广闻,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署,白昼通夜。……新封丘门……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瓦肆(即瓦子)中,多有贸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东京梦华录》

材料三: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
(1)北宋都城东京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当时东京商业繁华的重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请写出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所设立的机构是什么?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从政府的态度和航海科技两个方面,总结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反映明初政治改革的漫画

材料二:明朝洪武(明太祖年号)年间,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中宴请宾客。第二天,明太祖问宋濂,昨天请了些什么人?做了些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如实回答。明太祖听后说:“你说的全对,没有欺骗我。”说完,拿出一张图。宋濂一看,是昨天家中宴请宾客的座位情况,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材料三:明代《大明律》规定官吏贪赃枉法处分严重,官吏贪腐铜钱80贯以上处死。如果是执法御史贪腐,加重治罪,对贪赃枉法的官吏“永不叙用”。

——摘编自《朱元璋“重典治吏”与当代反腐败斗争》

(1)据材料一,图中“皇帝”哪一年称帝建立明朝?他对明朝中央官制做了什么重大改革?
(2)请判断材料二中监视大学士宋濂的是什么人?
(3)材料三反映了朱元璋整顿吏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对当前的反腐倡廉有何启示?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雍正皇帝再三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对“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表示深切忧虑。
材料二:清初戴梓发明了一次填发28发子弹的“连珠铣”和威远将军炮。清统治者竟固守“骑射乃满洲根本”,不但不采用,还听信谗言,罚戴梓充军关外。
材料三: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一政策?
(2)材料二中,清朝统治者对科学技术持什么态度?
(3)根据材料三,清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
(4)结合三则材料,谈谈清朝上述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消极的影响?

2.选择题(共15题)

4.
宋元时期,城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其根本原因是(   )
A.政权并立,各民族文化交融B.统治者纵情享乐的影响
C.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D.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的广泛流行
5.
“……我不要半星红血红尘溅,将鲜血俱洒在白练之间……还要你六月里雪满阶前;这楚州要叫它三年大旱,那时节才知我身负奇冤!”这是一部著名戏剧中的台词。请你判断这部戏剧应该是
A.《牡丹亭》
B.《窦娥冤》
C.《长生殿》
D.《桃花扇》
6.
驿站,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更换马匹和休息、住宿的地方。据《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从大都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按照市镇的位置,每条大路每隔大约25哩(英里)就有一座驿站,马可·波罗作为忽必烈的使者,正是通过这些驿站在中国各处旅行的。上述材料反映了
A.元朝战争频繁
B.元朝交通便捷
C.元朝商业繁荣
D.元朝农业发达
7.
在中国的历史上,哪两个少数民族建立过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
A.匈奴族、藏族
B.鲜卑族、维吾尔族
C.党项族、契丹族
D.蒙古族、女真族
8.
西方学者谢和耐说:“直至1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古代哪一技术的发明和普及
A.造纸术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9.
军机处不设官署,除了奉命办事之外,自己不能作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即“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主要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削弱了丞相的权力
B.提高了办事效率
C.使清朝转向封闭保守
D.强化了君主专制
10.
“康乾盛世”中潜伏的危机反映在乾隆中期以后,其表现是
A.统治集团奢侈、吏治败坏
B.大兴文字狱
C.颁布“禁海令”
D.实行八股取士
11.
清朝前期,大的商帮中除了晋商外,另一个能与晋商相匹敌的是
A.徽商
B.鲁商
C.浙商
D.闽南商
12.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这副对联说的名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文天祥
D.司马光
13.
如果你想研究明朝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应查阅的主要文献是
A.
B.
C.
D.
14.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其根本原因是
A.明末土地兼并严重,赋税沉重
B.广大农民觉悟高,拥护起义军
C.“均田免赋”是不切实际的口号
D.“均田免赋”是农民起义的目的
15.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下列史实能体现“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的是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康熙亲征打败噶尔丹
D.雅克萨之战
16.
穿越时空隧道的小明来到明朝,他想参加科举考试,那么他必须准备复习的内容是
A.唐诗
B.宋词
C.元曲
D.四书五经
17.
鲁迅认为,这部小说中“林妹妹整天愁眉苦脸,哭哭啼啼……虽然美,但那是一种病态美”。一句“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更是预示着小说中“林妹妹”的悲剧命运。这部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18.
距离第一次郑和下西洋已经六百多年了,人们仍然缅怀、纪念郑和,主要原因是
A.民族团结,永载史册B.航海壮举,促进交流
C.祖国统一,丰功伟绩D.抵抗外辱,扬我国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