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7623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5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前期经济发展迅速,在农业方面,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在手工业方面,陶瓷器的生产水平很高;在商业方面,出现了一些繁华大都市。

材料二:宋代经济极为繁荣。两宋时期,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制瓷业尤为突出。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随着货币流通的扩大,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产生了。

材料三:清前期耕地面积表

年代

耕地面积(顷)

1661(顺治十八年)

549576

1685(康熙二十四年)

6078430

1724(雍正二年)

6837914

1766(乾隆三十一年)

7415495

 

材料四:据历史学家研究,清朝前期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从国外引进的作物如玉米、甘薯、马铃薯,在清朝时得以普遍种植。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请回答:
问题一:唐朝“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请试举两例。唐朝的“陶瓷器的生产水平很高”,请说出它们中的一个代表。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出唐朝的一个“繁华大都市”。
问题二:“两宋时期,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其中,哪一地区制瓷业发展成为后来的瓷都?“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指的是什么?最早诞生在哪一地区?
问题三:阅读材料三,从1661年到1766年,清前期的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从统治者方面,说说这种变化的原因?
问题四: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说说“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农作物的普遍种植与清前期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
2.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外交流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安是整个丝绸商贸之路的起点。正是有了丝绸之路的沟通,长安拥有了海纳百川般雍容丰厚的文化,留下了众多丝路通商痕迹。经过几百年的西域通商,到唐朝时,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

材料二 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在宋代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 《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材料四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都城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的主要原因。
问题二:唐朝时期有两位高僧曾经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请写出他们的名字及其主要事迹。
问题三: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问题四: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
问题五: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釆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导致“与外界隔绝”?这个政策对中国的不利影响是什么?
3.
读地图回答问题
 

问题一:分析从图一到图四,4幅图所反映的国家发展趋势是什么?
问题二:图一中取代后周政权,实现更朝换代的人是谁?他为防止武将专权在中央采取了哪些措施?
问题三: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这个少数民族是哪一民族?元朝也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时期,为实行对全国的有效管辖,建立和实行的管理制度是什么?
问题四:我国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建立的行政机构是什么?台湾曾在明朝遭受到哪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后来由谁领导的军队收复台湾?哪一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我国的一个行省?

2.选择题(共20题)

4.
宋元时期,城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其根本原因是(   )
A.政权并立,各民族文化交融B.统治者纵情享乐的影响
C.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D.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的广泛流行
5.
唐朝末年以来,武将拥兵自重,致政权更迭、战乱不休。宋太祖接受这一历史教训,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B.禁军将领有领兵之权却无发兵之权
C.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D.设通判节制武将
6.
唐朝时期在文学艺术领域名家辈出。下列连线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诗仙B.杜甫——诗圣
C.吴道子——《送子天王图》D.颜真卿——《步辇图》
7.
下列人物、民族、建立的政权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  西夏B.元昊 党项族    辽
C.阿骨打 女真族  金D.铁木真   蒙古族    元
8.
“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西汉的诸侯王
C.唐朝节度使
D.北宋的通判
9.
中华民族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
A.秦朝 汉朝B.元朝 清朝C.后金 元朝D.宋朝 清朝
10.
“她生活在两宋之交,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阅读她的词作,令人感觉格外清新自然。”上文中这位才女是
A.文成公主B.王昭君C.李清照D.武则天
11.
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乱B.政权分裂与社会倒退
C.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2.
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诗中的“大散关”至淮水为一线划定分界线,是以下哪个历史事件后出现的情况
A.宋金和议
B.辽宋和议
C.夏宋和议
D.金灭辽
13.
元朝疆域辽阔,为进行有效管辖,建立起“行省制度”。但也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对“特殊”地区进行“特殊”管理。下列不能体现这一“特殊”性的史实是
A. 山东、山西、河北直属中书省
B.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C. 宣政院立接统辖西藏各项亊务
D. 行省之下,各地设路、府、州、县
14.
宋朝诗人林升在《题林安邸》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里的“游人”意指(  )
A. 游览风光的游客     B. 南下灭宋的女真人
C. 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   D. 躲避战乱的北方移民
15.
下列是五代、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政权对立的示意图,正确演变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16.
1785年的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特许官办对外贸易的机构。该情况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清朝
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被迫开放五口通商
C.坚持重农抑商政策D.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17.
清朝政府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事件发生在乾隆帝时期的是(  )
A.平定西藏分裂势力,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B.平定噶尔丹叛乱,稳定西北边疆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D.郑成功收复台湾
18.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多荒地被开垦出来,土地面积大大增加。造成下表所反映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
A.官僚、地主、商人兼并土地B.农民变成了地主的佃户或雇工
C.商业发达形成,形成了商业网络D.人口数量的迅猛增加
19.
下列四个选项中其中一项与其它三项不属同一性质,它是
A.戚继光抗倭
B.岳飞抗金
C.文天祥抗元
D.寇准力主抗辽
20.
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军机处、文字狱等确定一个学习专题。则这个专题的标题应该是
A.特务统治强化
B.思想控制加强
C.专制集权的加强
D.文化专制强化
21.
“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张学良先生的这首诗称赞的是
A.戚继光
B.林则徐
C.郑成功
D.郑和
22.
清初接见达赖五世,并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的是
A. 顺治帝 B. 康熙帝 C. 雍正帝 D. 乾隆帝
23.
某历史教材一课中,有“废丞相”“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三个子目。该课的课题应该是()
A.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B. 明朝君主权力的加强
C. 清朝中央集权的强化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