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扬州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605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4/24

1.综合题(共3题)

1.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又引河通于淮海,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四年,又发河北放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这河,北通涿郡。   
——《通典》卷十《遭运》
材料二:隋炀帝特别喜欢外出巡游,从东都到江都的运河刚刚完工,隋炀帝就带着二十万人的庞大队伍到江都去巡游,为了满足船队大批人员的享受,隋炀帝命令两岸的百姓,给他们准备吃的喝的,叫做“献食”。
材料三: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四: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请回答:
(1)隋朝开凿大运河除为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外,还有其它目的,请根据材料一、二加以概括。(2分)
(2)材料三中的江都指的是现在哪座城市?(1分)该城市位于此河哪一段(1分)今天的运河是否只剩旅游价值?(1分)请阐述你的理由(1分)
(3)材料四的内容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1分)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交流促进发展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2分)
(4)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国家在建设大型公共工程时应注意什么?(1分)
2.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1年2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强调说:“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怒,并且一般情况下只会给整个国家,特别是给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张建华《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与反动》
材料二 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年代。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
——帕尔默·科尔顿
材料三 俄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

材料四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摘编于《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上述四则材料中哪些改革使该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 
(2)根据材料三俄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可以看出,l921年后俄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21年前后其经济政策有何变化?
(3)材料四中罗斯福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就任总统的?凯恩斯所说的“现行制度范围内的明智试验”指的是什么? 
(4)上述改革给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3.
(7分)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但战争造成的创伤依然存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条约签订后德国国内反应
一军人:“我放下武器是为了赢得体面的和平,败军不可辱。但这个条约侮辱了军人的尊严,如果可能的话,我将继续战斗。”
一政府官员:“我们接受停战和进行媾和谈判,是为了给新德国带来和平,但是,实际上我们给新德国的第一个礼物竟然是一个被强加的屈辱和约。”
一工人:“我期待着战争的结束,我盼望着过上和平和安定的生活,但是和约毁掉了我的愿望,它迫使我为巨额的赔款而工作,难道这就是我为和平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吗?”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的内容判断材料中的某条约是在哪次国际会议上签定的?(1分)请用史实说明该条约能否真正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1分)
(2)材料二中的漫画反映了美国在二战中的态度有何转变?(2分)“全力以赴,摧毁日本”这幅漫画最早可能是在哪个历史事件后创作的?(1分)
(3)材料三反映了纳粹势力的灭亡,出现该结局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4)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你认为当今世界各国如何才能避免重蹈覆辙?(1分)

2.选择题(共18题)

4.
某班同学准备排演孔子的话剧,其中一个场景是孔子编写《春秋》。下列场景设计有历史知识性错误的是
①孔子在查看《史记》等文献资料 ②考证到鲁国来源于西周的分封制
③桌上有本《兰亭序》 ④在研究赤壁之战发生的背景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汉书·宣帝纪》中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顾炎武也曾说过“今日贪取之风,所以胶固于人心而不可去者,以俸给之薄而无以赡其家也。”“禄重而吏多勉而为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6.
元朝创设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主要是指:
①完全继承了秦汉的郡县制度    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③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基础 ④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②③D.②③④
7.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B.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C.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的基础D.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8.1936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期间,国民政府针对长江部分航道堵塞情况严重的问题,花大力气对长江从道进行了疏理,炸毁了威胁船只的暗礁,清理淤积的河床,扩大了长江的航运量。以上举措(    )
9.
新航路开辟和丝绸之路开通的共同影响是
A.开始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B.促进了沿途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D.促进了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的交往
10.
2011年4月29日英国女王出席威廉王子的盛大婚礼,受到世人普遍关注。根据《权利法案》,下列对英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国家的象征B.在英国人民心中仍有较高的威望
C.仍享有统治国家的绝对权力D.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11.
以“瓦特”为功率计算单位是为了纪念某位发明家。下列与他的成就无关的是( )
A.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B.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C.火车机车的发明D.蒸汽轮船的发明
12.下图是美国“1992~1998年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相互关系的变化示意图”。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3.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里的“新”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走过的传统工业道路和我国过去的工业化道路而言。世界上最早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是 ( )
A.日本B.英国
C.美国D.德国
14.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描述道:“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旗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对材料中所说的“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描述准确的是(    )
15.周幽王欲立妾褒姒之子为王。大臣申侯上疏谏曰:“王今宠信褒妃,废嫡立庶,既乖夫妇之义,又伤父子之情。……望吾王收回乱命,庶可免亡国之殃也。”意在说明嫡庶关系的确立(    )
16.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废除农奴制;1861—1865年美国爆发内战,奴隶制废除;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进入快速的经济和政治变化的时期。这说明
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开始到来B.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C.资本主义的时空发展在加大加快D.资本主义统治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17.1640—1660年革命期间,尽管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处死了国王、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建立了共和国,但仍有学者认为,与前者相比,从历史的视角来看,1688年“光荣革命”的革命性更强。这是因为(    )
18.
思想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思想解放运动能准确反映出当时社会现实是
A.百家争鸣——人们普遍赞同各家学派B.文艺复兴——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C.启蒙运动——追求民主与自由D.马克思主义——资产阶级革命的武器
19.
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其所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被誉为打开第一次工业革命大门的钥匙。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B.爱迪生
C.牛顿D.爱因斯坦
20.
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是
①在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进行
②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
③都取得了成效
④目的是为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1.近代以来,世界经济逐步发展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形成篇】

材料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挫折篇】

材料二:西方国家极力把祸水引向他国。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把关税平均提高了20%以上。其他各国也相继提高了关税,进行报复。除关税战外,各国还展开了货币战。从英镑贬值开始,56个国家相继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中国债权的启示》

【调整篇】

材料三:美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垄断地位,使三大国际组织(如下图)在调节国际经济关系时必然倾向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而……三大国际组织又规范着国际经济秩序,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起着促进作用。

——张雷声《三大国际经济组织与经济全球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