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海南思源实验学校九年级中考模拟联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605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6/17

1.综合题(共3题)

1.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人口(户)
西汉
2470685
9985785
唐代
3920415
5148529
北宋
11224760
6624296
 
材料二 国家根本(赋税),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三 1992年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并给予大量的优惠政策。2004年度统计数据表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口占全国5.8%,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
(1)从材料一中看出了什么变化?(2分)出现材料一、二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分)
(2)材料三中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究其原因是什么?(3分)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有哪些?(3分)
2.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次,742年,鉴真准备东渡日本,被淮南采访使阻扰。第二次,飘至舟山。第三次鉴真被越州僧人挽留。第四次鉴真被淮南采访使截回。第五次鉴真到了崖州。753年鉴真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形式上是一个僧团,实际上却是一个文化技术顾问团,鉴真一行人到达日本后日本的雕刻、铸造、绘画等都有了较快的发展。
——《百度文摘》
材料二甲午战争后,日本不断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据统计在日本近代史上发动的14次侵略战争中,有10次针对中国。中国损失无数,仅抗日战争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给中国造成的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人员伤亡在2000万人以上。
——《百度文摘》
材料三战争状态的结束,中日邦交的正常化,两国人民这种愿望的实现,将揭开两国关系史上新的一页。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
——《1972年中日联合公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鉴真多次东渡日本,其中第五次到达的崖州地区在什么时候正式列入我国版图?(2分)鉴真一行在哪些方面对日本的发展起到了突出作用?(2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哪两次侵华战争?(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战争中国多败绩,日本却频频得手的根本原因。(4分)
(3)材料中的“反省”对于日本右翼来说是否真正得到落实?(结合事例说明)(2分)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3分)
3.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为非法权力。2、以国王权威废除法律,为非法权力。3、凡未经国会准许,国王征收税超出国会准许之限或方式者,为非法。4、除国会同意外,平时王国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权利法案》
材料二宣言痛斥了英国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民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言宣告北美13州脱离英国独立。
——《独立宣言》
材料三  1、人们天生就是自由、平等的。2、所有政治联合的目的是保护人们自然和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对压迫的反抗。
——《人权宣言》
(1)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判断三则材料分别诞生于哪些事件?(3分)
(2)上述三则材料体现了什么思想?(2分)请在材料中找出关键词来支撑你的观点。(3分)
(3)上述三则材料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2分)
(4)通过上述学习,你认为应该如何分析材料?(2分)

2.选择题(共23题)

4.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书法作品属于书圣王羲之的是( )
A.兰亭序B.颜氏家庙碑C.玄秘塔碑D.多宝塔碑
5.
2014年2月达赖再次提出“大西藏”高度自治,企图变相分裂祖国。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西藏正式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是在()
A.秦朝B.汉朝
C.唐朝D.元朝
6.有学者认为:“这个初时不受欢迎的意外诞生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现在博得了绝大多数法国人民的忠诚。……共和主义向来都是最好斗的革命运动之一,如今在法国却已经显示出与秩序、法律、议会政府和经济繁荣的和谐性,以及一种阶级间的相互容忍。”这反映出(    )
7.
中国自古就是航海大国,郑和七下西洋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他的船队最远到达()
A.马六甲B.日本
C.印度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8.a34 = 827 (a>0),则 log23a ={#blank#}1{#/blank#}.
9.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是一首清末著名的写实诗歌,诗中提到的“往事”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D.抗日战争
10.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初等教育发展简表

时代特点

初等教育

代表人物

17-18世纪,国家无力也不重视教育,教育通过国教教会管理.

1校:面向贫民的宗教团体慈善机关私立收费学校,设备简陋,师资缺乏,教学质量差,学校与入学入教严重不足;学校课程的设置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

2.家庭教育:富人阶段的启蒙和升学教育,通常是在家学习阅读、写作等基本技能,宗教伦理道德及社交技巧。

培根

弥尔顿

洛克

19世纪,国家逐步干预教育,设国家教育委员会

1870年《福尔特法案》:成立免费学校,实行强制性的世俗教育,强迫初等教育,标志国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式确立;到1900年,基本实现了初等教育普及。

斯宾塞

赫胥黎

20世纪前期,中央与地方共同管理教育

1918年《费舍教育法》;14岁以前,完成初等义务教育


——摘编自顾明远等《世界各国教育近代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变宜局”,中国近代教育也经历了一个由传统步入现代,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转型过程,而完成这个历史性转变的时期正是民国。与清末教育相比,民国变革体现在:清未的教育宗旨是传统的“忠君”、“尊孔”。民国元年所公布的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并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其次,清未的中央教育行政机关是学部,民国元年共和政府成立后改为教育部。后来通过改革,省县教育行政体制确立,各省设教育厅,各县设教育局。再次,民国元年所公布“民主学制”即”壬子学制”,系修订1904年清未所颁布的“癸卯学制’而成,全部学程仍分三级,仅年限较为缩短,初等小学、高等小学及及中学各减少一年,大学院不定年限。此外,在教育立法机构的建立、义务教育立法等方面也有重大的变革。

——摘编自秦凌《民国时期的教育立法研究1912-1949年》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站在系统演化的角度,社会的根本变迁就意味着社会系统从一种稳态演进到另一种稳态,它将同时要求“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子系统发生相应的转变,并伴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力水平的变化。

根据材料,提炼其中的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证。(答题提示: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站在系统演化的角度,社会的根本变迁就意味着社会系统从一种稳态演进到另一种稳态,它将同时要求“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子系统发生相应的转变,并伴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力水平的变化。

根据材料,提炼其中的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证。(答题提示: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站在系统演化的角度,社会的根本变迁就意味着社会系统从一种稳态演进到另一种稳态,它将同时要求“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子系统发生相应的转变,并伴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力水平的变化。

根据材料,提炼其中的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证。(答题提示: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

14.
近日传出朝鲜准备实验新型核弹,全球局势骤然紧张。回想朝鲜战争我志愿军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抛头颅、洒热血,踊跃出了许多优秀的中华儿女,其中有代表性的是()
A.王进喜、雷锋B.黄继光、邱少云
C.焦裕禄、雷锋D.邱少云、雷锋
15.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我国点、线、面的逐步开放格局是分不开的,其中点指的就是建立经济特区。我国设立的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A.深圳B.海南
C.厦门D.珠海
16.
1999年,五星红旗在澳门上空冉冉升起,我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与此同时结束了对澳门殖民统治的国家是(  )
A.西班牙B.葡萄牙
C.英国D.法国
17.
宏伟的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这一文明发源于()
A.亚马孙河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
18.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2 3 ,b=2 2 ,A=60°,则B等于(   )
19.
穆罕默德·吉德每天都要读《古兰经》、参拜真主安拉,他信仰的是()
A.道教B.伊斯兰教
C.佛教D.基督教
20.
2014年1月有报道指出名画《最后的晚餐》有望被全面修复,这幅名画创作于()
A.达芬奇B.米开朗基罗
C.拉斐尔D.莎士比亚
2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成就中不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是( )
A.史蒂芬孙的火车 
B.贝尔的电话
C.卡尔·本茨的汽车
D.莱特兄弟的飞机
22.
在两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中都扮演了“墙头草”角色的国家是()
A.德国B.法国
C.意大利D.日本
23.已知(xlnx)'=lnx+1, 1a(lnx1)dx=2 ,则实数a等于(   )
24.已知(xlnx)'=lnx+1, 1a(lnx1)dx=2 ,则实数a等于(   )
25.
看右图他是《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许多人称他为“天才”,他本人却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这里的他指的是()
A.西门子B.卡尔·本茨
C.莱特兄弟D.爱迪生
26.
美国巨片《风雨者》以太平洋战争中的塞班岛战役为背景,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诗篇。那么太平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德国突袭波兰B.诺曼底登陆战
C.日本偷袭珍珠港D.不列颠之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