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 12分)2014年,又一个甲午年。120年前的甲午战争,是一场令近现代中国人永远无法忘却的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
——《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2014年04月13日06版
材料二:在历史上多次制造事端对中国打响“第一枪”日本,这次是还要制造事端打响“第一枪”呢,或是制造事端逼迫中国打响“第一枪”呢?
——中新网2014年1月2日电
材料三: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1)阅读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2分)。请用史实说明“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1分)
(2)请用20世纪30年代的两个史实说明日本在历史上多次制造事端对中国打响“第一枪”。(4分)
(3)为什么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在12月13日?(2分)
(4)请结合抗战胜利的意义谈谈为什么要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3分)
材料一: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
——《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2014年04月13日06版
材料二:在历史上多次制造事端对中国打响“第一枪”日本,这次是还要制造事端打响“第一枪”呢,或是制造事端逼迫中国打响“第一枪”呢?
——中新网2014年1月2日电
材料三: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1)阅读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2分)。请用史实说明“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1分)
(2)请用20世纪30年代的两个史实说明日本在历史上多次制造事端对中国打响“第一枪”。(4分)
(3)为什么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在12月13日?(2分)
(4)请结合抗战胜利的意义谈谈为什么要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3分)
2.
(13分)阅读图片:


请回答:
(1)请写出图1所示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这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导致了哪场战争的爆发?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4分)
(2)图2反映了哪场战争后出现的什么世界格局?这种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3分)
(3)图3反映出当前怎样的政治局面?由图2向图3变化的标志是什么?欧俄中日与美国的关系如何?这种局面发展的趋势是什么?(4分)
(4)图3所示时期,世界经济出现了什么新的趋势?这种趋势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2分


请回答:
(1)请写出图1所示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这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导致了哪场战争的爆发?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4分)
(2)图2反映了哪场战争后出现的什么世界格局?这种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3分)
(3)图3反映出当前怎样的政治局面?由图2向图3变化的标志是什么?欧俄中日与美国的关系如何?这种局面发展的趋势是什么?(4分)
(4)图3所示时期,世界经济出现了什么新的趋势?这种趋势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2分
2.选择题- (共13题)
3.
圆周率日是一年一度的庆祝数学常数π的节日,时间被定在3月14日。通常是在下午1时59分庆祝,有时甚至精确到26秒,以象征圆周率的近似值3.1415926。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首先会想到
A.王羲之 | B.祖冲之 |
C.司马迁 | D.蔡伦 |
5.
“清军没有守住一座该守住的城池,没有攻下一个该攻下的阵地。丰岛海战、平壤之战,乃至大东沟海战,日军无一战有十足胜算,但清军却总是无一战不一触即溃。”这些言论议论的是
A.鸦片战争 | B.甲午战争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D.抗日战争 |
6.
红军翻越一座叫党岭的雪山,很多人因为缺氧和劳累死去了,被埋在雪堆里。后继部队上来后,发现有一只胳膊伸出雪堆,拳头紧握。他们掰开这只手一看,里面是党证和一块银元。党证里写道:刘志海,中共正式党员,1933年入党。此事发生在
A.井冈山会师过程中 | B.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 |
C.长征过程中 | D.挺进大别山期间 |
7.
“***与蒋介石见面了。他们至少有十几年没有见过面了。上一次见面可能是在广州,那时蒋介石是北伐军总司令,***则以国民党员的身份代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与蒋介石这次见面地点是
A.南京 | B.重庆 | C.延安 | D.北京 |
13.
二十世纪初,日本打赢了日俄战争。日本天皇说,赢了这场战争,他最应当感谢的是日本的小学教师,因为日本士兵绝大多数都受过小学教育,而沙俄士兵则大多数是文盲。这得益于日本在 中努力发展教育
A.大化改新 | B.废除农奴制改革 |
C.明治维新 | D.戊戌变法 |
14.
贝多芬曾经一度把拿破仑看作自由之神,希望他能在法国建立一个英雄的共和国,把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传遍欧洲,怀着这一崇高的理想,他创作了
A.《义勇军进行曲》 | B.《国际歌》 |
C.《英雄交响曲》 | D.《马赛曲》 |
3.填空题- (共2题)
16.
(10分)南京有着超过2500年的建城历史,随处可见时代的年轮……让我们踏上一段穿越时光的旅行,去寻访那古老的辉煌,下一站,南京!走起!
![]() | ![]() |
(1)夫子庙是纪念儒家创始人______的地方。自______朝创立科举制以来,儒家学说一直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 (2)梅花山,孙权墓。______年,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击败曹操,为__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 | ![]() |
(3)明孝陵神道上的石像。______建立明朝,他在中央废除______,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 (4)南京______宝船厂遗址公园。明朝时期,这种船只满载着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______,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 |
(5)古代南京的辉煌,随着《南京条约》的签订黯然落幕,根源之一是清朝实行______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抚今追昔,漫步南京城头,你有什么感受?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