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江苏南京市六合区中考第一次模拟测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597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10/21

1.综合题(共3题)

1.
(10分)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下表,完成有关古代中华民族文化的探究活动。
(思想文化篇)
材料一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
(1)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一中的思想观点。(1分)这个观点属于哪一学派?(1分)这个学派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怎样的地位?(1分)
(文学艺术篇)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一是谁的作品?(1分)它的体例有何特点?(1分)图二书法作品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其作者是谁?(1分)他被后人称为什么?(1分)
(科学技术篇)
材料三

祖冲之毕升
(3)材料三所示人物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请你任选一位,举例说明他的主要成就及成就的地位?(2分)

(4)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中华民族有哪些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1分)
 
 
 
 
 
2.
(12分)近代以来,中国在列强的侵略下饱受屈辱,许多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不断抗争,使中华民族取得独立,走向富强。请仔细阅读下列时间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阅读时间轴,把相应的空格处补充完整。(7分)
             
         
(2)观察时间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①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一步步沦为什么性质的国家?(1分)哪一重大事件改变了这一社会性质,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1分)
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进入什么历史新时期?(1分)这一时期形成了哪一重大理论?(1分)
③你从上列时间轴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中得出什么认识?(1分)
3.
(13分)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不断增添新的活力,对世界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让我们沿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共同探究下面问题。
材料一:从15世纪末开始,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探险活动拉开了著名的地理大发现的序幕。各大洲联系日益密切,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大象版《历史》必修Ⅱ
材料二:

材料三:现代科技发展还使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由高物耗高能耗型转变为节物节能型;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变.发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材料四:
iPhone手机部分零部件生产情况简表
厂商/合作者
苹果(美国)
东芝(日本)
三星(韩国)
英飞凌(德国)
富士康(中国)w
产品/服务
设计
闪存、触摸屏
应用处理器
相机组件GPS接收器[
组装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1分)在此事件中哪位航海家率领船队完成环球航行?(1分)
(2)材料二中图1所示瓦特的重大贡献是什么?(1分)从此,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图2交通工具的动力是什么?(1分)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次科技革命的什么影响?(2分)
(4)根据材料四表格信息和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如何应对这一趋势?(2分)
(5)请依据以上材料,概括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因素。(2分)

2.选择题(共19题)

4.
如果把“锦衣卫”“削藩政策”“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特务统治的强化B.思想控制的加强
C.地方管理的加强D.君主集权的强化
5.
下列自然科学成就中,其影响远超学科范围,已扩展到社会经济思想领域,并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
A.相对论B.力学三定律
C.进化论D.克隆技术
6.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并肩作战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与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是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C.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D.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7.
历史学家章开沅说:“1895年中国曾有三个人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选择了实业。”“××”应为
A.严复B.魏源C.鲁迅D.张謇
8.
照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之一。下图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证
A.洋务运动的开展B.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C.辛亥革命的成果D.新文化运动的产物
9.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现在
A.颁布了《共同纲领》B.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D.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0.
下表为1921——1925年苏俄(1922年改为苏联)农业发展状况,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年份
项目
1921
1923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22.13
34.55
44.24
 
A.《土地法令》开始实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B.新经济政策提升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斯大林模式突出了农业发展
D.赫鲁晓夫改革卓有成效
11.
下图反映了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家庭人均收入不断增长的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逐步开展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兴起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2.
祖国统一,是包括海峡两岸人民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新时期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B.坚持不动用武力的原则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13.
1955年的万隆会议,不仅取得了圆满成功,还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主要是因为周恩来提出了
A.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求同存异”的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拥护社会主义的主张
14.

定于2015年“五一”结婚的王某到超市购买了结婚用品,到婚纱影楼租了婚纱和礼车,并用按揭付款的方式购买了住房。下列正确反映王某消费过程的消费类型是(   )

15.
下面是古代亚非文明地图,雅利安人创造的种姓制度出自于图中哪一国家
A.AB.BC.CD.D
16.
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对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使得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
B.瓦解了西欧封建制度
C.加强了教会和封建主统治的力量
D.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17.
17世纪末,有一场女婿登基、岳父逃亡的革命,被称为“光荣革命”。你知道它发生在哪个国家吗(  )
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
18.
亚历山大二世在审查某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该材料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1861年改革B.明治维新
C.南北战争D.第一次世界大战
19.
1922年,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方便的条约是
A.《九国公约》B.《凡尔赛和约》
C.《四国条约》D.《五国条约》
20.
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国家工业复兴法》是“新政”的中心措施
②开创了资产阶级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③“新政”使美国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④“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1.
下列内容与雅尔塔会议有关的是
A.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B.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C.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D.法国收回了阿尔萨斯
22.
王祥在“百度”搜索中输入“一个声音说话”、“欧元”、“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等关键词,他查找的国际组织应该是
A.“欧共体”B.欧洲联盟
C.世界贸易组织D.亚太经合组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