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历史预测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7588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8

1.综合题(共4题)

1.

   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华民族对外交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依据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和平友好

(1)自古以来,我国外交就十分频繁。请举出中国古代历史上对外友好往来的典型事件一例。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举出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所取得的外交成就两例。

探究二:屈辱抗争

(3)近代中国备受欺凌,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侵华战争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请写出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及影响。

(4)近代中国不懈抗争,终于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请说出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的事件是什么?

探究三:大国风采

(5)改革开放以来,前进中的中国,正以崭新的形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你知道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历程的是那次会议?你认为今天的中国应如何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2.
思想解放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所最终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
(1)据材料一,指出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的哪两种“和谐”?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请再举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家关于和谐的一种观点。
材料二 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革命党人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
(2)材料二中的“改良”和“革命”这两次历史事件在思想上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材料三中的这次会议指的是哪一次会议?它确立的正确思想路线是什么?
材料四 18世纪,欧洲大陆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近一个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启了民智,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4)材料四中“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指什么运动?该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5)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3.

   大欧洲一直是欧洲人的梦想,近现代以来,曾有无数欧洲人为实现这一梦想而努力探索。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拿破仑的欧洲梦)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2)曾有思想家称赞拿破仑是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灵魂”,请结合材料一的两段论述说说拿破仑为统一欧洲所做的努力。

(希特勒的欧洲梦)

材料二  1933年5月10日夜,德国柏林国家剧院门前,成千上万的图书被人们投入熊熊的烈火之中,……戈培尔在一旁狂叫:“一个革命者应该无所不能的,在毁坏和重建中,他应该是同样伟大的。假如你们有权利把一大堆知识分子的垃圾扔到火堆里去的话,那么你们也有责任为真正的德国精神开辟出一条道路来。”

(3)材料中所谓“德国精神”的实质是什么?为践行这种“精神”,完成统一欧洲之梦,希特勒是如何做的?

(走向联合的欧洲梦)

材料三(二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Ⅱ》

(4)据材料三指出促使欧洲人产生“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这一意识的因素是什么?在此思想意识引领下,战后欧洲人是如何推进欧洲统一进程的?

(5)当前欧洲的联合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写出一点即可)

4.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我们沿着科技发展的轨迹,完成下面探究任务。

(一)感知历史

(1)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类别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主要标志

 

 

 

 

(二)感受历史

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2)请举第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各一例,说明上述材料所表达的观点。

(三)感悟历史

科技是一柄双刃剑,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3)以上四幅图片,反映了人类在利用科技成果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不利因素?

(4)结合四幅图片所反映的内容,请你谈谈如何从自身做起,为地球大家庭的健康作贡献。

2.选择题(共13题)

5.
“南山出泉水”“水有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如凝膏,燃极明”。这一记载出自(  )
A.《伤寒杂病论》B.《水经注》C.《齐民要术》D.《天工开物》
6.
明清两朝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B.抵抗外族入侵
C.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D.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
7.
“1937年 8 月 22 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该事件的背景是(  )
A.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D.国共达成和平建国协定
8.
《同治夷务》中写道:“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观点并付诸实施的是 (  )
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9.
以下改革没有涉及“土地私有” 问题的是 ( )
A.商鞅变法B.1861年改革C.新中国土地改革D.戊戌变法
10.
《近代中闰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 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
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C.公车上书D.新文化运动
11.
小华收集了一份叫《捷报》的图片,上面有徐州宣告解放的消息,它报道的消息与某一战役有关,该战役是(  )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12.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 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香港、澳门回归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13.
2017年4月26日中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也是首艘国产航母正式下水,标志着我国科技强军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50年前我国取得的国防成就是(  )
A.我国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B.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D.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4.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是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法律文件。其中《人权宣言》与其他两部文件相比,突出特点是
A.在法律上限制了君主的权利
B.提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C.强调了人人生而平等和自由的权利
D.宣布脱离殖民统治而获得独立
15.
“世界近代史上风云人物的他,在革命暴风雨中崛起,他为法兰西的新生产下了赫赫战功,也曾给欧洲留下了难以抚平的战争创伤。”文中的“他”是( )
A.克伦威尔B.华盛顿C.罗伯斯庇尔D.拿破仑
16.
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B.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C.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D.导致了垄断组织的最终形成
17.
1960年,联合国通过了《关于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该宣言通过时,仍未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或地区是(  )
A.印度B.埃及C.民主德国D.纳米比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