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阅读下面大事年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8月,南昌起义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2年9月15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图剿
1935年秋,昊起镇会师
1935年12月17日,中共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5年12月9日,中共在北平举行大学生示威游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
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国共两党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请回答:
(1) 大事年表反映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战略大转移,成功转移后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目标有了什么新变化?导致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2) 从大事年表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从哪些方面影响了“西安事变”的发生?
(3) 从大事年表中,可以看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什么变化?中国革命的发展新趋势
是什么?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8月,南昌起义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2年9月15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图剿
1935年秋,昊起镇会师
1935年12月17日,中共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5年12月9日,中共在北平举行大学生示威游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
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国共两党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请回答:
(1) 大事年表反映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战略大转移,成功转移后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目标有了什么新变化?导致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2) 从大事年表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从哪些方面影响了“西安事变”的发生?
(3) 从大事年表中,可以看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什么变化?中国革命的发展新趋势
是什么?
2.
阅读下列两段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七年电影”特指新中国成立后的前17年(即1949年至1966年)的中国电影,这一时期的电影与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电影可以单一依从政策要求而没有市场压力。……这一时期的许多电影都是有相当思想、艺术质量的好作品。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涉及电影更多的话题集中在改革、票房、策划、档期、市场等等。大众文化占据主要位置的时代,纯粹艺术的口吻显得软弱无力。……娱乐成为自觉追求,多元文化成为电影的基本状况。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影在观念上发生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电影观念发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一:“十七年电影”特指新中国成立后的前17年(即1949年至1966年)的中国电影,这一时期的电影与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电影可以单一依从政策要求而没有市场压力。……这一时期的许多电影都是有相当思想、艺术质量的好作品。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涉及电影更多的话题集中在改革、票房、策划、档期、市场等等。大众文化占据主要位置的时代,纯粹艺术的口吻显得软弱无力。……娱乐成为自觉追求,多元文化成为电影的基本状况。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影在观念上发生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电影观念发生变化的原因。
3.
史料是我们认知过去的主要证据,文字是历史文明传承的重要方式。阅读下
列史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观察上述四幅图片,请按史料的载体和可信度分为两类,并指出分类标准。
(2)这两类史料在史学研究中有什么联系?
(3)从图三所显示的文物中,我们可以直接了解的文字是什么?除了图三外,你还可以从以上史料中获取什么历史信息?(选一幅图片)
列史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观察上述四幅图片,请按史料的载体和可信度分为两类,并指出分类标准。
(2)这两类史料在史学研究中有什么联系?
(3)从图三所显示的文物中,我们可以直接了解的文字是什么?除了图三外,你还可以从以上史料中获取什么历史信息?(选一幅图片)
5.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西欧地位一落千丈,受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和控制。西欧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道路,最终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重塑昔日的辉煌。
材料二:2016年6月24日,英国通过公投决定退出欧盟。这次公投不仅决定着欧盟整体的命运,也会对中英乃至中欧关系带来诸多影响。英国的脱欧,可能迫使中国被推到与美国阵营直接对抗的最前线。但欧盟绝对不会心甘情愿走这条路,中国也不允许让欧盟退出世界政治舞台,继而把自己推向风口浪尖。因此,无论是欧盟,还是中国,都有意愿让欧盟重新强大起来,这样更有利于中国把“一带一路”战略推向欧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有哪些?
(2)1993年欧盟正式诞生,欧盟的成立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有什么影响?
(3)结合材料二分析英国脱欧对中国带来什么机遇和挑战?
材料一:二战后西欧地位一落千丈,受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和控制。西欧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道路,最终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重塑昔日的辉煌。
材料二:2016年6月24日,英国通过公投决定退出欧盟。这次公投不仅决定着欧盟整体的命运,也会对中英乃至中欧关系带来诸多影响。英国的脱欧,可能迫使中国被推到与美国阵营直接对抗的最前线。但欧盟绝对不会心甘情愿走这条路,中国也不允许让欧盟退出世界政治舞台,继而把自己推向风口浪尖。因此,无论是欧盟,还是中国,都有意愿让欧盟重新强大起来,这样更有利于中国把“一带一路”战略推向欧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有哪些?
(2)1993年欧盟正式诞生,欧盟的成立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有什么影响?
(3)结合材料二分析英国脱欧对中国带来什么机遇和挑战?
2.选择题- (共15题)
8.
有一位美国汉学家曾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杰出人物”不包括( )
A.李鸿章 | B.左宗棠 | C.洪秀全 | D.曾国藩 |
9.
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B.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 |
C.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始 | D.是中国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11.
民国时期,西装在沪上极为流行,银行职员,大的百货公司店员,再穷也要“淘”一件二手西装。而头戴礼帽,手拿手杖,眼戴金丝眼镜,西装革履……已成为“摩登先生”的标准装束,这说明了( )
A.社会性质的改变 | B.习俗风尚的变革 |
C.辛亥革命的成功 | D.人们生活的富裕 |
12.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新中国的成立 | B.抗美援朝的胜利 |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
13.
下图是小岗村18户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


A.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
B.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
C.农民拥有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
D.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 |
14.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共八大上,提出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③中共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④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中共八大上,提出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③中共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④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15.
以下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一组图片。分析这组图片你认为该同学探究的主题是( )


A.新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 | B.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
C.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 | D.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
16.
公元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公元1500年左右,它变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迪亚士的探险活动 | B.哥伦布的成功远航 |
C.欧洲的殖民扩张 | D.郑和下西洋 |
17.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意识处在一层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这层纱幕”在意大利最先消散是由于( )
A.罗马共和国崛起 | B.新航路的开辟 |
C.文艺复兴的兴起 | D.殖民扩张活动 |
19.
观察1933-1937年美国经济活动指数表(1923-1925年月平均指数为100),出现表
中所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中所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罗斯福新政的实行 | B.对外战争的刺激 |
C.第二次世界大战 |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