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7届中考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7587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6

1.综合题(共4题)

1.
假期同学们往往会到一些旅游景点参观游玩,请你观察下列历史景点,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前三幅图片反映了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他们代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文明成就。请你按历史先后顺序用图片名称排序。   
(2)导致图四成为一处遗址的罪魁祸首是谁?   
(3)保护历史遗址,请你设计一条保护历史遗址的宣传语。
2.
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或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的史实或史料做出正确的推论。
(1)史实:商鞅的经济和政治改革无疑远比他的武功更为重要……公元前350年,“开”(废除之意)田之阡陌……他废除了旧的固定的占地制度(井田制)……而代之以单位面积可以不同的更为灵活的制度。
——《剑桥中国史》
推论:
(2)史实:“法令出一’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主独裁而天下无所制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推论:
(3)史实:所载的货物包括上等丝绸、刺绣和其他奢侈品,作为在航程中赠送给当地统治者的礼物……但是就朝廷而言,在这种交往中政治利益高于经济利益。郑和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跨越了半个地球,把明帝国的声威最大限度地远播到海外。    
——《剑桥明史》
推论:
(4)史实:辛亥革命对徐州(当时的行政称谓多以铜山县为代表)的影响是巨大的,武昌城头炮响的第二个月,徐州的同盟会会员周仲穆等人便积极响应。12月3日。 以同盟会会员、铜山县自治研究所所长王少华为代表的先进人士,召开了铜山县各界代表会议。决定铜山独立,成立铜山县政府, 宣布铜山光复。
——《徐州简史》 
推论:
(5)史实:“罗斯福把赞同和反对的两派代表请到白宫开会……企业家们和他们在国会里的代言人之所以同意,是因为他们当中有人认为,一切自由竞争都应该停止……他们完全相信,要复兴和繁荣,就非限制竞争不可。”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推论:
(6)史实:“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国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集团或外来压力所试 图的征服活动。”“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我相信, 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美国总统杜鲁门  
推论:
3.
情境分析: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情境一:1902年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教 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
分析:该情境发生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它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情境中 ”成为外国人的朋友”的实质含义是什么?
(2)情境二: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了周恩来头像图片,图片的右上角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
分析:情境中“中国人来了”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之后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上述两个历史事件的发生说明了什么?
4.
综合探究: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某校九年级学生就这个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了系列探究.请你参与。
[世界篇]
材料一 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一—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动力革命”和“运输革命”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分别有何具体表现? 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 对英国社会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的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
(2)新经济政策的哪一内容为哈默在苏俄的投资经商提供了有利条件? 新经济政策有何突出特点?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技术在5年中对荚国GDP的贡献率为30%左右。信息技术的 发展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世界近现代史》
(3)20世纪90年代,美国步人了什么时代?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中国篇)
材料四(见下图)

(4)据材料四,指出图中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材料五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 面……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5)针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我国进行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当时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改变”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的状况?
(综合篇)
(6)综上所述,归纳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因素:

2.选择题(共12题)

5.
2010年1月25日,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咱在澳门科学馆举行,咱出超过100件展品,涵盖天文、火药与武器、造纸、印刷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科技制品。如果按这些科技成就出现的时间顺序咱出,正确的一组是( )
A.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B.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火药、造纸术D.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
6.
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学习历史的必备素养之一。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公元前3世纪早期秦统一全国B.康熙四十年时康熙皇帝40岁
C.辛丑年过后十年是辛亥年D.中华民国三十三年抗日战争胜利
7.
学者齐卫平认为,中共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有三个主导因素:第一,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发源地;第二,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第三个主导因素应该是上海(  )
A.最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B. 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地方
B.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D. 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地方
8.
教育部在2017年1号函件中明确要求,将教材中“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这样做的意义包括 (  )
①全面反映日本的侵华罪行 ②完整体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③体现抗日战争史实的完整性和民族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9.
今年是西安事变爆发80周年。小明同学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后,写道:“一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方的五个大字‘历史的转折’。”(见下图)“历史的转折”是指
 
A.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人民解放战争转为战役进攻
D.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10.
下图反映的是我国某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它主要表明
A.封建传统等级观念已彻底废除
B.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国民人格平等的观念逐渐形成
D.新文化运动推动习俗改革
11.
下列观点属于魏源的是( )
A.然则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译夷书始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C.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D.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12.
1997年6月30日午夜12点,香港回归中英双方防务交接仪式上,中方指挥官高声说到:“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这一瞬间标志着(  )
A.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诞生 B. 中国结束半殖民地社会
C. 香港进入“港人治港”新时代 D. 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13.
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该突破可能是(  )
A.
B.
C.
D.
14.
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雅典,可能遇到的场景是()
A.观看楔形文字铭刻的法典B.国王任命陪审法庭官员
C.妇女参与公民大会的表决D.公民大会决策重大事务
15.
17-18世纪,欧洲兴起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让真理来代替迷信,让正义来代替偏私,让平等来代替强权,让人权来代替压迫。”这股思潮的杰出代表是(  )
A.莎士比亚B.但丁C.达·芬奇D.伏尔泰
16.
二战后西欧地位一落千丈,受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和控制。西欧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道路,最终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重塑昔日辉煌。为此,1967年西欧国家建立了( )
A.欧洲共同体B.世界贸易组织C.欧洲联盟D.亚太经合组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