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统一的第一个时期,大体上是西周到秦。西周有一个中央集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与周代的制度相比,秦汉所形成的统一否定了周这个政治制度,但是又不是绝对否定。
——田余庆《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
(1)材料一中,西周政权依靠什么政治制度开发了黄河流域的东部地区?秦朝统一后否定了这一制度,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二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初为吸取秦朝灭亡教训实行的政治制度造成怎样的社会问题?其后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采取了什么有效措施?
材料三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3)材料三解决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哪一矛盾?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
材料四: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这种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使政策不断失误。
——摘自互联网
(4)根据材料四概括君主专权的弊端。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一 统一的第一个时期,大体上是西周到秦。西周有一个中央集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与周代的制度相比,秦汉所形成的统一否定了周这个政治制度,但是又不是绝对否定。
——田余庆《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
(1)材料一中,西周政权依靠什么政治制度开发了黄河流域的东部地区?秦朝统一后否定了这一制度,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材料二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初为吸取秦朝灭亡教训实行的政治制度造成怎样的社会问题?其后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采取了什么有效措施?
材料三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3)材料三解决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哪一矛盾?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
材料四: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这种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使政策不断失误。
——摘自互联网
(4)根据材料四概括君主专权的弊端。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
2.
全球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交往。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失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三 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通用汽车(公司)的庞蒂克汽车时,3000美元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付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用来购买台湾和新加坡的各式零件,250美元付给美国的广告与营销服务,余下近4000美元是给底特律与纽约的银行家、保险公司的……这代表了当今全球产业的复杂关系。
——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在此之前东西方交往的主要贸易通道是什么?
(2)材料二认为开创世界历史的因素是什么?在近代,哪一事件把中国纳入到了世界历史的发展中?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领域怎样的发展趋势?列举出中国顺应这一历史发展潮流的一个事例。
(4)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举两例说明?
材料一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交往。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失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三 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通用汽车(公司)的庞蒂克汽车时,3000美元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付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用来购买台湾和新加坡的各式零件,250美元付给美国的广告与营销服务,余下近4000美元是给底特律与纽约的银行家、保险公司的……这代表了当今全球产业的复杂关系。
——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克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在此之前东西方交往的主要贸易通道是什么?
(2)材料二认为开创世界历史的因素是什么?在近代,哪一事件把中国纳入到了世界历史的发展中?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领域怎样的发展趋势?列举出中国顺应这一历史发展潮流的一个事例。
(4)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举两例说明?
3.
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自称大清“裱糊匠”,他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1)结合所学回答,李鸿章“一辈子”“勉强涂饰”、“裱糊”大清的用意何在?客观上说,他的“裱糊”活动并非完全“虚有其表”,这是为什么?
【材料二】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提出)皇帝仿效亚历山大二世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
(2)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二中的“亚历山大二世和明治天皇”的“变法”分别指什么事件?后来在康有为推动下,皇帝终于“宣布变法”,这次变法有何积极作用?
【材料三】……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事件,“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而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
【材料四】:“在挽救民族危亡过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历史使命。……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4)写出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国近代抗争和探索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和认识?
【材料一】李鸿章自称大清“裱糊匠”,他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1)结合所学回答,李鸿章“一辈子”“勉强涂饰”、“裱糊”大清的用意何在?客观上说,他的“裱糊”活动并非完全“虚有其表”,这是为什么?
【材料二】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提出)皇帝仿效亚历山大二世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
(2)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二中的“亚历山大二世和明治天皇”的“变法”分别指什么事件?后来在康有为推动下,皇帝终于“宣布变法”,这次变法有何积极作用?
【材料三】……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事件,“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而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
【材料四】:“在挽救民族危亡过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历史使命。……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4)写出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国近代抗争和探索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和认识?
2.选择题- (共16题)
4.
古代中国科技和文学艺术成就辉煌。下列搭配都正确的是( )
A.蔡伦:造纸术/施耐庵:《西游记》 | B.毕昇:指南针/李时珍:《天工开物》 |
C.王羲之:《兰亭序》/曹雪芹:《红楼梦》 | D.顾恺之:《洛神赋图》/司马迁:《资治通鉴》 |
5.
下面有关西藏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唐朝时的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②元朝时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
③清初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封号
④清朝设置伊犁将军代表清政府管理西藏地区
①唐朝时的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②元朝时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
③清初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封号
④清朝设置伊犁将军代表清政府管理西藏地区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7.
在l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你知道“开颅洗脑”指什么事件吗?( )
A.洋务运动 | B.新文化运动 | C.戊戌变法 | D.五四运动 |
8.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 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
9.
“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所以我们学界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护公理,务望全国工商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与该宣言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 B.北伐战争 | C.南昌起义 | D.土地革命 |
10.
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的“许多伟大人物”包括( )
①但丁 ②莎士比亚 ③达·芬奇 ④伏尔泰
①但丁 ②莎士比亚 ③达·芬奇 ④伏尔泰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②③ |
11.
16世纪,来自美洲的玉米、烟草,亚洲的香料、茶叶,非洲的黄金、象牙等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市场,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新航路开辟 | B.英国的殖民扩张 | C.轮船的出现 | D.工业革命的推动 |
13.
《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杰斐逊曾说:“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他自己的国家和法国”。杰斐逊这么说的主要理由是
A.美国在独立战争中曾得到法国帮助 |
B.法国大革命鼓舞了美国的民族革命 |
C.起源于法国的启蒙思想影响深远 |
D.美国人大多是法国人的后裔 |
14.
亚历山大二世、列宁、戈尔巴乔夫都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对当时面临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改革。下列对他们所领导的改革评价正确的是()
A.三次改革都使国家性质发生了变化 |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C.列宁的改革,形成了后来苏联的经济模式 |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使苏联焕发了生机 |
15.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为维护民族利益制造了有名的萨拉热窝事件,但是我们对他的行为却持否定的态度。其原因在于( )
A.他的刺杀没能挽救民族危机 | B.维护民族利益应求得大国谅解 |
C.点燃了世界战火,属恐怖主义行为 | D.与国家外交政策未能保持一致 |
16.
某学生要完成一篇有关二战人物的作业,在搜集史料。下列属于第一手材料的是( )
A.《斯大林传》 | B.(电影)《大独裁者》 |
C.《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丘吉尔) | D.(小说)《二次大战三巨头》 |
18.
某事件发生后,希特勒欣喜地说“现在我们不可能失败了,我们有了一个能给我们带来惊喜的盟国。”丘吉尔有了一种解脱的感觉“胜利终究属于我们。”蒋介石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此处的“某事件”应是( )
A.突袭波兰 | B.偷袭珍珠港 | C.突袭苏联 | D.中途岛海战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